•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39.98 5.9折 68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 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4 6-29

上书时间2024-06-28

邹鲁文化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 编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8004596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1页
  • 字数 500千字
【内容简介】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纪念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文集》是纪念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的有关资料汇编,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张培刚生平简介和学界同仁及学生的纪念和缅怀文章;第二部分是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纪要;第三部分是胡鞍钢教授和周其仁教授在张培刚经济学纪念讲座上的演讲稿;第四部分是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大会论坛的学术报告,涵括了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观点;第五部分是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论文选编。
【目录】
第一部分缅怀与纪念
一、一代宗师,风范永存——张培刚先生生平简介
二、张培刚对发展经济学的开创性贡献谭崇台郭熙保
三、经济发展的真谛——再为张培刚大哥序张五常
四、师恩如山,辉耀若斗——悼念恩师张培刚先生徐滇庆
五、一个世纪的背影——悼张培刚教授田国强
六、半生遗憾张培刚毛振华
七、先生之风——纪念张培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巴曙松
八、微笑永在,思想常青——祭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徐长生

第二部分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纪要
一、纪念张培刚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二、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三、湖北省委张昌尔副书记的贺信
四、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五、武汉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六、中华外国经济学会发展经济学分会会长郭熙保教授致辞
七、首届湖北省荆楚名家、湖北省社科院原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夏振坤教授讲话
八、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讲话
九、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研究员讲话
十、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陈汉桥在张培刚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十一、武汉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舒炼的讲话
十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谭慧讲话

第三部分张培刚经济学纪念讲座(2013年度)
从工业化到“四化同步”胡鞍钢
经济发展的空间表达周其仁

第四部分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大会论坛学术报告
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大会论坛议程
对新形势下深化改革的若干思考晏智杰
通过对外投资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转型张曙光
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陈宗胜周云波
关于城镇化的几个误区万广华
房产税与经济发展徐滇?
培刚经济学:人文精神与经济范式的完美结合杨建文
新型“四化”协同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张建华
湖北三大经济结构调整辨析王顺华
发展中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政府作用之关系张燕生
发展中的转型经济体大国的市场失效问题陈小洪
略论新型城镇化之中国特色陈文科
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调”简新华杨冕
全面深化改革增加有效供给重构经济增长新动力沈坤荣
中国通胀的宏观成分与宏观冲击王少平
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和减贫:来自中国乡村的证据杜巨澜
农村城镇化探索与实践——一个村庄的真实故事-9初步思考胡必亮
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城镇化新阶段的环境保护问题李佐军
民族地区的劳务输出与经济发展林珏
定居转移:推进城镇化亟待破解的难题殷雄飞
地方政府应逐步淡出经济发展的主角地位方福前
中国的改革红利如何生成卢现祥
张培刚教授的学术精神及启示张治河
中国何时能够发展到高收入水平任群罗
城市化问题的制度反思张卫东

第五部分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论文选编
年会征文摘要汇编
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轨与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下降池振合
结构优化过程中合意发展速度的识别与辨析:历程与评价王展祥魏琳
能耗约束视角下中国主导产业的甄别及其福利效应分析涂涛涛余道先
基于索洛扩展模型的中国地区工业绿色经济增长核算:2003——2011年杨文举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阶段划分赵颖智刘传
空间一经济一入口城市化协调性研究——基于30个省市的比较孙焱林王中林
新型城镇化,信贷扩张与经济增长郑子龙全锦炜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劳动力的错配及其纠正——来自北上广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
证据余静文朱宏飞梁润
通货膨胀下的工业化理论——张培刚金融学说概要钟春平
转型时期中国贫困的动态多维度测量张全红周强蒋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