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理论视域下抗战时期小说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空间理论视域下抗战时期小说研究

61.74 6.3折 98 全新

库存4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谦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607 6-29

上书时间2024-06-28

邹鲁文化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谦芬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2
  • 版次 1
  • ISBN 9787522813042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260页
  • 字数 211.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空间理论作为视角,考察抗战时期文学空间与小说创作的互动关系。民族战争改变了文学活动的外部空间,也改变了文学场域的内部组成。抗战时期中国各区域文学空间隔而不绝,文艺政策、出版制度有同有异。文化人在不同空间中聚合、星散,动荡辗转中的文化对流重造了作家、也重造了文学。救亡语境的深化、民间文化的融入、五四精神的沉潜,促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作者简介】
张谦芬,教授,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长,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着重研究抗战时期文学。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课题、江苏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江苏省“333工程”特别资助项目等多项,曾获江苏省高校哲社成果奖、南京市哲社成果奖、江苏省文学评论奖等。2014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独著《上海与延安:异质空间下的小说民族化》。
【目录】
绪论抗战记忆与文学书写的研究与思考

第一章空间理论与抗战时期小说研究

第一节隔与徙:抗战时期的文学空间

第二节分与合: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

第三节禁与奖:抗战时期的出版制度

第二章典型空间与抗战时期小说景观

第一节上海:异质空间下的杂色沦陷生活

第二节延安:根据地文学的生活启蒙书写

第三节香港:边缘场域与萧红的创作反刍

第三章战时空间与中国新文学的成熟

第一节救亡语境:抗战时期英雄形象建构的困境

第二节走向民间:抗战时期小说民族化路径探索

第三节五四底色:抗战时期文学在解构中沉潜

结语回望1945:再谈抗战的文学史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