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犯罪学与犯罪分析(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环境犯罪学与犯罪分析(第2版)

62.87 6.3折 99.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迈克尔·汤斯利(Michael Townsley) 主编;郭雅琦 译;[英]理查德·沃特利(Richard Wortley);董见萌;陈鹏;侯冬尽;朱冠宇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7 12-23

上书时间2024-12-23

邹鲁文化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澳]迈克尔·汤斯利(Michael Townsley) 主编;郭雅琦 译;[英]理查德·沃特利(Richard Wortley);董见萌;陈鹏;侯冬尽;朱冠宇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2562092
  • 定价 9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776页
  • 字数 432千字
【内容简介】
《环境犯罪学与犯罪分析(第2版)》为一本介绍环境犯罪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是相较于传统犯罪学的新的研究领域。
  《环境犯罪学与犯罪分析(第2版)》从分析犯罪人的成长环境、社会教育等因素转向分析犯罪事件的特征和趋势,为应对犯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理论实践指导。《环境犯罪学与犯罪分析(第2版)》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环境视角下犯罪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犯罪分析的基本模式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和进行犯罪预防。各部分内容均由目前国际上该领域*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所撰写,理论性和学术性强,可读性较好。
【作者简介】
:
    侯冬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馆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硕士,编译发表多篇国外警察学术文献,公共安全智库报告,参与编著《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第3版)》。
【目录】


章 环境犯罪学与犯罪分析:理论、分析方与应用 1

1.1 引言 1

1.2 环境视角的历史起源 3

1.2.1 宏观分析 3

1.2.2 中观分析 4

1.2.3 微观分析 6

1.3 当代环境视角分析方 7

1.3.1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8

1.3.2 情境犯罪预防 10

1.3.3 理解和分析犯罪模式 11

1.3.4 犯罪预防警务 13

1.4 本书的结论和组织结构 15

1.4.1 犯罪事件解析(部分) 16

1.4.2 犯罪模式分析(第二部分) 18

1.4.3 犯罪预防与控制(第三部分) 19

参文献 22

部分 犯罪事件解析

第2章 理选择视角 28

2.1 引言 28

2.2 理选择的核心思想 31

2.2.1 犯罪行为是有目的的 31

2.2.2 犯罪行为是理的 32

2.2.3 犯罪决策是有明确犯罪特的 33

2.2.4 区别参与犯罪和计划犯罪 34

2.2.5 区分参与犯罪的每个阶段 34

2.2.6 犯罪决定计划:犯罪脚本 35

2.3 犯罪决策模型 36

2.3.1 起始犯罪 36

2.3.2 惯犯罪 37

2.3.3 终止犯罪 38

2.3.4 犯罪活动 39

2.4 理选择的特征 40

2.4.1 为实践而理论 40

2.4.2 “足够好的理论” 41

2.4.3 强调人与情境的互动 42

2.4.4 以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所处环境为核心 42

2.4.5 犯罪人的质 42

2.5 评论 43

2.5.1 违者行为的理程度要比理论上描述的少 43

2.5.2 某些犯罪是不理的 45

2.5.3 “理选择是淡乏味、毫无生气、发展缓慢的理论” 46

2.5.4 “足够好的理论”的简单令人不悦 48

2.6 结论 50

内容回顾 51

参文献 51

第3章 犯罪的情境触发因素 59

3.1 引言 59

3.2 对人与情境互动更广泛的看 60

3.3 情境犯罪触发因素的分类 63

3.3.1 提示 64

3.3.2 压力 65

3.3.3 许可 67

3.3.4 激发 69

3.4 触发因素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 70

3.4.1 犯罪人的类型 70

3.4.2 犯罪的类型 72

3.4.3 犯罪环境的类型 73

3.5 启示与结论 75

内容回顾 76

参文献 76

第4章 常活动理论 86

4.1 什么是常活动理论 86

4.2 常活动理论的发展 87

4.3 常活动理论的说明和产生 87

4.4 词语的选择 88

4.4.1 常活动理论发表的阻力 89

4.4.2 没有与“社会失序”理论融合 90

4.5 常活动理论的演化 90

4.5.1 与 clarke 和 brantinghams 思想的融合 90

4.5.2 更广泛的理论应用范围 91

4.5.3 eck 的犯罪三角模型 92

4.5.4 犯罪与常生活 92

4.5.5 犯罪与自然科学 93

4.6 常活动理论的 15 个要点 93

4.7 常活动理论的教学 95

内容回顾 96

参文献 96

第5章 犯罪几何学与犯罪模式理论 97

5.1 引言 97

5.2 犯罪几何学 98

5.2.1 个人犯罪模式 101

5.2.2 个人网络 103

5.2.3 结合目标与受害者地点 104

5.2.4 城市背景环境 105

5.2.5 热点与转移 107

5.3 犯罪模式理论 108

5.4 结论 111

内容回顾 111

注释 111

参文献 112

第二部分 犯罪模式分析

第6章 犯罪脚本 118

6.1 引言 118

6.2 脚本的概念与犯罪脚本的贡献 119

6.3 犯罪脚本的应用 125

6.3.1 犯罪 125

6.3.2 有组织犯罪 126

6.3.3 致命车祸 127

6.4 犯罪脚本关系模式 128

6.5 犯罪脚本的新方向 130

6.6 犯罪脚本的构建 132

6.7 结论 133

内容回顾 133

致谢 133

参文献 133

第7章 犯罪人出行路径 139

7.1 引言 139

7.2 犯罪出行 140

7.2.1 犯罪人选择路径的动机 142

7.2.2 我们对犯罪出行的了解 143

7.2.3 犯罪类型和犯罪人属的差异是否可以解释犯罪出行研究中的所有变量 147

7.3 犯罪地点的选择 149

7.4 结论 152

内容回顾 154

注释 154

参文献 155

第8章 地理画像分析 160

8.1 引言 160

8.1.1 地理画像分析的理论基础 161

8.1.2 地理画像分析的过程 162

8.2 系列犯罪与串并案分析 163

8.3 犯罪人—受害者—环境相互作用的检验 165

8.4 犯罪人搜索模式的形成 166

8.5 绘制地理画像 167

8.6 地理画像分析的评估 168

8.6.1 地理画像分析的作培训 168

8.6.2 地理画像分析的多样应用 169

8.6.3 案例研究 170

8.7 结论 173

内容回顾 173

注释 174

参文献 174

第9章 重复受害现象 179

9.1 引言 179

9.2 两起本可避的犯罪 180

9.3 预防重复受害的机遇与挑战 181

9.3.1 重复 185

9.3.2 证据、判断和困难 186

9.3.3 标志目标和经验积累:一个很小的理论 188

9.4 路在何方 189

9.4.1 未来研究方向 189

9.4.2 promap 的实践 191

9.5 重复受害的属 193

内容回顾 194

注释 195

参文献 195

0章 犯罪地图与空间分析 200

10.1 引言 200

10.2 犯罪的空间集中 200

10.3 犯罪热点定义的方论 201

10.4 犯罪数量与犯罪率,哪个更好 203

10.5 网格和核密度估计 205

10.6 确定热点的统计学意义 207

10.6.1 分析单元 210

10.6.2 了解犯罪模式:空间分析 211

10.7 溢出效应 212

10.8 了解未知空间的影响 213

10.9 多层级流程 214

10.10 预测未来犯罪地点 215

结论 218

致谢 219

内容回顾 219

注释 220

参文献 220

第三部分 犯罪预防与控制

1章 问题导向警务 228

11.1 引言 228

11.2 标准警务模式 229

11.3 对警务活动目标和工作模式的重新思 229

11.4 问题导向警务定义 231

11.5 问题导向警务的应用 240

11.5.1 解决问题的过程 241

11.5.2 问题三角形理论与环境犯罪学 243

11.6 问题导向警务的实施 246

11.6.1 问题导向警务的实施方式 246

11.6.2 问题导向警务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挑战 248

11.6.3 北欧在问题导向警务方面的实践经验 250

11.6.4 美国的问题导向警务实践:以辛辛那提市为例 251

11.7 结论 253

内容回顾 254

注释 254

参文献 255

2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262

12.1 引言 262

12.2 什么是 cpted 263

12.3 cpted 的原则或要素 264

12.3.1 可防御空间和领地 265

12.3.2 通行 266

12.3.3 监控 271

12.3.4 物理安全 273

12.3.5 管理和维护 275

12.4 cpted 的应用 276

12.4.1 英格兰和威尔士 276

12.4.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 278

12.4.3 荷兰 278

12.4.4 可迁移 279

12.5 关键注意事项 281

内容回顾 282

注释 283

参文献 283

3章 情境犯罪预防 289

13.1 理论背景 289

13.1.1 犯罪源于动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 289

13.1.2 犯罪是一种选择 290

13.1.3 机会在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 290

13.2 情境预防原则 292

13.2.1 关注很好具体的犯罪类别 293

13.2.2 了解如何犯罪 294

13.2.3 使用行为研究模型 295

13.2.4 虑各种解决方案 295

13.3 情境预防的有效 297

13.3.1 替代 298

13.3.2 利益扩散与预期利益 299

13.3.3 适应 300

13.4 社会和道德问题 301

13.5 结论 303

13.6 内容回顾、练 304

13.6.1 犯罪问题描述 304

13.6.2 你的任务 304

参文献 305

4章 产品设计预防犯罪 308

14.1 引言 308

14.1.1 古今历史 311

14.1.2 产品与犯罪:面向未来 313

14.2 设计原则 314

14.2.1 什么是设计 314

14.2.2 扩展视野 — 在预防犯罪过程中汲取设计经验 315

14.3 产品与犯罪 316

14.3.1 犯罪中的产品特征 316

14.3.2 风险因素 — 哪些产品在犯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17

14.3.3 它是如何工作的?产品设计如何预防犯罪 318

14.3.4 设计具备固有安全的产品 319

14.3.5 增加安全产品 321

14.3.6 稳定处在风险中产品 321

14.3.7 通过远程干预确保产品安全 322

14.4 设计预防犯罪的挑战 324

14.4.1 适当的设计:如何权衡 324

14.4.2 预期风险 326

14.4.3 犯罪人的反击 327

14.4.4 设计预防犯罪设计师的参与 327

14.5 设计预防犯罪:影响的证明 331

结论 332

内容回顾 332

参文献 333

5章 “破窗理论” 340

15.1 引言 340

15.2 “破窗理论”概述 340

15.3 “破窗理论”的初想 345

15.4 八大核心理念 346

15.4.1 混乱与对犯罪的担忧紧密相联 346

15.4.2 警察应对街道规则进行协商 348

15.4.3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规则 349

15.4.4 无意识的混乱导致社区控制力的瓦解 350

15.4.5 社区控制力失效的地区容易滋生犯罪行为 351

15.4.6 警察在维持秩序方面的作用实质是加强社区本身的非正式管理机制 351

15.4.7 问题的产生与其说是由于个别的扰乱秩序之人,不如说是由于大量扰乱秩序的人的聚集 352

15.4.8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处理混乱的能力 352

结论 353

内容回顾 353

注释 354

参文献 35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