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
  • 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
  • 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
  • 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
  • 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
  • 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
  • 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

实物拍摄,馆藏,见图

2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孝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国恺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5

上书时间2024-05-23

小丫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国恺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2887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4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中国进入“几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救亡图存和实现民族独立的社会变革思想成为时代主旋律,包括严复、梁启超等在内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西方的文明,试图寻求更为有效的社会变革思想实现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通过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这一独特视角呈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贯穿其中的社会变革思想。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进入新一轮的“几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研究社会学在中国的兴起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变革思想,不论对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还是对于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宋国恺,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社会工作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社会结构、中国社会思想等。参加《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60年》(科学出版社2008年)、《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名著20种》(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多部著作研究写作。主编《新时期新型农民自我教育系列丛书》(12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担任《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2011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2011年)等多部著作、报告副主编。曾发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经济社会意义》(合作)、《当前社会建设中着力解决的若干问题》等多篇学术论文,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或摘编。目前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省部级各类课题若干项。
【目录】
导论
第一节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社会思想的基础
一社会思想的基础
二研究述评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西学东渐与社会学
第一节启蒙与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产生
二启蒙与社会学
三社会学与实学思想
第二节西学东渐与群学
一西学东渐与中国学术转型
二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章群学的兴起
第一节作为原生态的荀子的群(学)思想
一“三维”结构理论:君
二荀子群的思想发展及批判
第二节群学的辨析
一群力与群理
二“群学”的含义
三群学的分歧:斯宾塞与孔德
第三节群学治群——群学的兴起
一群学治群
二对“群学”的误读
三以群为体,以变为用
四社会学与明治维新
五作为学理及理论依据的群学

第三章群学:社会进化和群本主义
第一节托古改制
一运会说
二变易说
三三世说
第二节天演与社会变易
一天演:知识和社会进化
二群学:寻求社会进化的规律
第三节合群与保群
一保群与群本主义
二保群:有意误读与无意误读

第四章自强之本:群学与新民
第一节自强与新民
一群学与新民
二亲民与新民: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转向
三新民与群本主义
第二节新民的内涵
一新民的公德
二新民的途径

第五章群学与社会改良
第一节社会学的改良思想
一社会学的改良思想
二社会学的命运:中国和俄国、苏联
第二节群学与社会改良思想
一社会改良思想与社会学走向学术制度化
二社会学走向“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及学术反思
三社会学变革思想与乡村建设运动
结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