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壮三门峡
  • 悲壮三门峡
  • 悲壮三门峡
  • 悲壮三门峡
  • 悲壮三门峡
  • 悲壮三门峡
  • 悲壮三门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悲壮三门峡

实物拍摄,见图

3.9 1.3折 31 九品

仅1件

湖北孝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靳怀春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6

上书时间2024-05-22

小丫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靳怀春 著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6368278
  • 定价 3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1960年三门峡大坝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成。早在三门峡规划设计阶段我方专家就提出反对意见,建议修建“低坝小库”以减少库区淹没损失,但是我方专家意见未被采用,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拯救三门峡工程,周恩来总理会同水利专家为“把脉开方”,经过两次大的改建和三次运用方式的调整,三门峡终于重新在泥沙中崛起,起死回生,并尽力承担起防洪、供水、发电等功能。然而,对三门峡工程的争论甚至非议,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止息。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三门峡工程失败的反思,促使人们对治理开发黄河的认识“迈上了新的台阶”,三门峡成了全世界河工的镜鉴、泥沙专家的摇篮。
【作者简介】
  靳怀堾,天津蓟县人,1963年10月生。水文化专家。编过期刊、志书,干过记者,当过办公室主任。现任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副局长,兼任中国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江河志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爱好文史,涉猎广泛,尤其是在中华水文化研究方面用力最勤最深,著有《中华文化与水》、《中华水文化概论》(合著)等,主编《海河志》卷四、《海河三百问》等。其中《中华文化与水》(上下卷,90万字)一书问世后,被誉为“一部水文化的鸿篇巨制”、“水文化的百科全书”,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2007年该书被评为“湖北省100种好书”。

  2007年元月以来,应邀担任《中国水利报-现代水利周刊》文化版专栏撰稿人。2007年5月,应中央电视台之邀担任20集大型文化专题片《水与中华》总撰稿。近年陆续推出“靳怀堾水文化文集”(包括《水之礼赞》、《追寻大禹的足迹》、《智者乐水》、《千里走运河》、《水润名城》等),其中《水之礼赞》、《追寻大禹的足迹》已于2008年出版发行。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千秋梦想

“每年都要溃几个窟窿”的“黄大户”

华夏民族与黄河泛滥抗争了年

毛泽东的“千古一问”

锁定三门峡坝址

“一个战胜自然的伟大计划”横空出世

第二章 二士谔谔

黄万里、温善章说“不一”

一次未能改变历史的讨论会

第三章 悲从中来

高峡出平湖

黄河亮出“泥沙之剑”

殃及池鱼

三秦父老“状告三门峡”

悲情苦涩的移民史

黄万里的坎坷人生

第四章 亡羊补牢

周恩来会同水利专家为三门峡“把脉开方”

起死回生

风雨中担纲

第五章 后事之师

痛定思痛后的反思

治黄认识的一次飞跃

河工的镜鉴

泥沙专家的摇篮

调水调沙一治黄“大合唱”的雄浑乐章

第六章 何必炸坝

渭河洪灾引发新一轮三门峡存废之争

牵动人们神经的潼关高程

渭河洪灾真的“祸起三门”吗?

三门峡大坝非要炸掉吗?

结尾 路在何方

附录 托起理性的太阳

后记 一次难忘的行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