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三卷本,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经典著作)
¥
268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葛兆光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B1712
上书时间2024-09-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葛兆光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2
-
ISBN
9787309090246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1125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中国思想史》第二版。全书以个人的观察角度与理解视野,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进行历史的研究与描述。该书不仅关心古代中国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而且分析这些思想得以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和终极依据,也描述产生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以及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作者改变了过去作为教科书的思想史以人为中心的章节模式,引徵丰富的古代文献,也参考现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与叙述从上古以来到十九世纪的中国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及其连续性历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说明今天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到现代被逐渐建构起来的。论者评此书“突破了以往描述观念的历史嬗变的思想史写法,试图从知识、思想与信仰三者的经纬交错中、从精英与世俗之间观念的互动中揭示中国文明构成及发展的复杂底蕴”。
- 【作者简介】
-
葛兆光,1950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毕业,曾历任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及东亚的宗教、思想和文学史。曾应邀任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获选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第一届PrincetonGlobarScholar,并于2010-2012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1986)、《道教与中国文化》(1987)、《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1995;增订本,2008)、《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1)、《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2003)、《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2005)、《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等。
- 【目录】
-
《中国思想史 导论 思想史的写法》
小引 思想史的写作
思想史的意味——中国哲学史的形成——从谢无量、胡适、冯友兰到任继愈——对“哲学”和“哲学史”的疑问——哲学史真的适合叙述古代中国思想世界么——思想史的中心和边界在哪里——思想史究竟如何写
第一节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关于中国思想史叙述与解释的习惯——对“经典话语系统”中的思想史写法的三个疑问——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思想史的基盘或底线:长时段——文献资料范围的拓展与使用方法——重写思想史的前景与困境
第二节 知识史与思想史
学术与思想:近年来学界的一个争论话题——思想史的知识源头与背景:以数术史与经学史为例——知识的变动与思想的变动之间——知识影响思想的一些历史例证——对历史的体验和理解——关于这一想法的来历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
科林伍德的比喻和马王堆帛画的联想——探寻知识、思想和信仰的历史源头处——天经地义: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合一:不仅仅是环境保护或亲近自然的口号——天崩地裂:终极依据的坍塌以及思想史的变局——处处碰着它:朱熹直觉中领悟到的终极依据
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
思想史、《思想史》以及《思想史》的三种写法——历史的连续性与福柯的疑问——连续性追寻的三种思路——教科书模式与章节的割裂——思想史连续性的三种类型——对于一个思想命题的不断解释——脱魅或理性的排斥,断裂中的连续——对外来思想的回应中重新发掘和解释思想传统中的资源——个人性写作与重写思想史的想法
第五节 无画处皆是画
思想史为何不愿意叙述平庸的时代?叙述的形式、观念和心情——“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传统的思想史写法:思想史是思想家的思想史——思想史不是点鬼簿和光荣榜——无处即有,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变异”和“凸显”,而且要写那些“绵延”和“蛰伏”——盛唐缺席的例子——思想史是在建构“道统”么?——思想史:究竟是思想还是历史——思想的平庸时代是否具有被思想史书写的意义——它应当被省略么:“文革”时代只有一种思想——平庸背后有深刻的内容:洞察力和批评力的消失,难道不是思想史应当讨论的历史现象么——盛唐、明代、清代到“文革”时代的几个例子——两种历史时间——如果思想史还属于历史,那么它不能无视“空白”,因为这里可能有过去的眼光忽略的东西——重新叙述的力不从心——可以在“空白”处描述出思想史的三种情况——需要对过去思想史不常涉及的畛域和文献进行打捞和爬梳,更要用另一种观察历史的立场、视角和眼光
第六节 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
思想史和哲学史真的是“发展史”吗?——历史过程和历史书写中的“减法”(subtraction)——若干例子——葛兰言(MarcelGranet)在颊谷之会中看到的疑问——物官和博物传统的消失说明了什么——道教史中消失的涂炭斋和过度仪——失落的历史的被“发现”——文明推进与被野蛮化的风俗——“加法”和“减法”并不对立反而是一个历史的两面
第七节 历史记忆、思想资源与重新诠释
“影响”:思想史家无意中凸显了“施与”却忽略了“接受”——“影响”是否能够重新浮现,成为新的思想资源,与当下的处境有关——思想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思想资源、历史记忆和重新诠释、再度重构——翻译或者格义:回应外来新知时的本土资源——历史记忆压抑的几种方式——历史记忆的两种不同取向——回溯本原,以向回看的方式进行文化认同——斩草除根,以发掘历史记忆的方式来反省自身传统——保守与激进:两种取向的纠缠——协调两种不同研究思路的冲突——“冲击—回应”与“在中国发现历史”——外在因素与内在理路之间——旧中有新、新中有旧——朱熹的比喻——从张大春《将军碑》说到历史记忆
第八节 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历史资料的变化——思想史为何资料范围没有变化——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刺激——作为思想史的资料(一)历书——作为思想史的资料(二)则例与舆服志等——作为思想史的资料(三)档案——作为思想史的资料(四)类书、蒙书、手册——作为思想史的资料(五)小说话本唱词——过去的思想史为何不能使用这些资料——重新检讨思想史应当怎么写,写什么?
第九节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从甲骨文、敦煌文书、流沙坠简说到最近的考古发现——考古发现的意义:古书的再发现、走出疑古思潮的笼罩以及其他——思想史写法的变化扩大了考古发现在思想史中的使用——注重知识背景的考掘和一般思想的叙述——碑刻、书画、信札、日记、公文、书籍等等也可以作为分析文本进入思想史的视野——图形的考古与文物资料如何进入思想史的研究视野?——以作为思想史资料的地图为例——边界不定的思想史:与其他历史的关系
第十节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左图右书的传统——图像中的“格套”恰恰成为思想史“象征”——图像资料与文字文献的差异所在:构图、变形、位置、设色——道教坛场和幕:宗教仪式的空间布局与悬挂图像——职贡图等:异域人物图像中的变异与想象——《人身图说》和《五岳真形图》:图像翻刻、临摹、转写、抄袭过程中观念影响所导致的变化——图像研究可以给思想史增添新视野
第十一节 从“六经皆史”到“史皆文也”:作为思想史研究资源的后现代历史学
《怀柔远人的争论》与199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历史只是语言的叙述?从“六经皆史”到“史皆文也”——海登?怀特的观点——“叙述”一词中历史与文学的界限的消失——凸显与遮蔽:以思想史叙述中的王通与周敦颐为例——在书写与叙述中区分真伪的意义何在?对过去中国历史学中一个原则的重新考虑——发掘各种真伪“叙述”背后的支持观念系统及其历时性变化——在历史书写中进行知识与思想的考古发掘——权力与叙述:写法中的思想史——詹京斯关于历史书写中的“权力”的论述:对历史叙述中的普遍性共识的质疑——顾颉刚与古史辨:“层层积累的伪史”说——疑古思想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历史性思想的差异——后现代历史学是否能够确立一个最后的限度?——“指向真实”:历史叙述的边界和维度
后记
《中国思想史 第一卷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第一编
引言 遥远的古代
第一节 重构上古思想世界:传统文献、现代理论以及考古发现
大同世界:天下、领袖、村落——回溯式的想象——把时间距离转化为空间差异:人类学家关于“人类出于同源”的普遍主义观念——神秘力量、分类秩序、技术权威——我的三个疑问——过去对考古资料的一般理解——对生命来源的好奇、死后世界的敬畏、美感的追求与用符号表达记录与交流——良渚玉琮、濮阳龙虎、凌家滩玉龟玉版的思想史意义
第二节 卜辞中所见的殷人观念系统
神秘力量的秩序化——祖灵崇拜观念及其与世俗权力系统的匹配——祭祀与占卜仪式中所表现的知识系统的整合——思想世界中的三种基本知识
第三节 周代残存文献与铜器铭文中所见的思想演进
殷周的连续性——“帝”的崇拜与神鬼观念之延续——血脉与亲情及祖灵之保佑与子孙之绵延——宗庙祭祀:对秩序的确认——祝、卜、史、宗以及仪式中的知识系统与思想观念
第四节 作为思想史的汉字
汉字象形与中国思维的具体感性——汉字归类与中国思维的分类原则——汉字句法与中国思维的逻辑特征——怎么想与想什么
第五节 后世思想史的背景:仪式、象征与数字化的世界秩序
绝地天通:“巫”、“史”、“祝”、“宗”与文明——宇宙秩序:作为观念及其在殷周仪式中的体现——仪式:作为秩序的象征性表现及其合理性来源——象征:对人间秩序的传递、暗示与规范意味——数字:世界及其秩序的神秘化——思想史将向何处延伸?
第二编
引言 所谓“轴心时代”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一般知识与思想
一般知识水准与思想状况——历算之学与星占之学——以龟策预言吉凶的知识——仪式的主持与意义的解释——对称、和谐及交互关联的世界:宇宙、社会与人类的一体化——阴阳与五行——思想变化的三种征兆
第二节 “士”的崛起与思想变异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士的崛起:原属王官的知识阶层下移与原为下层士人的上升——思想与权力的分离以及思想与技术的分离——权威知识的失效与思想者的怀疑和思考——思想变化的三种取向——礼仪中制度与意义的剥离——理性依据与价值来源的重新确立——历史作为依据
第三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Ⅰ):儒
“儒”的来源——从仪式中追寻“礼”的意味——从象征中发展出“名”的思想——推寻礼仪的来源与确立“仁”的价值——孔子之后儒者的发展:两个不同的思想取向
第四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Ⅱ):墨
墨学的来源——墨家对儒家的四方面批评——现世的实用思考——变动时代中的两种趋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墨家后学:墨分为三和两种取向——墨家学说瓦解的内在根源
第五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Ⅲ):道
道者:并非后人想象中的一个流派——前期道者的各种取向与思路——黄帝之学:宇宙、天象之理的推衍和运用——宋钘、尹文一系,彭蒙、田骈、慎到一系——杨朱一系的意义——老子及其时代——天道、世道与人道——两种可能滋生的内在理路
第六节 战国时代的精英思想和一般知识:方术及其思想史意味
神秘思想与技术在精英与经典思想中的隐退——大小传统的理论及其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中运用时的修正——天地人:战国方术、数术知识背后的观念系统和神鬼谱系背后的意义架构——宇宙:和谐、对称和整齐的整体,阴阳、四季、五行、八方、十二时等基本要素,天地人鬼的对应关系——作为思想史的知识背景:三类精英思想取自一般知识的思想实例
第七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Ⅰ):宇宙时空
战国时期对宇宙时空的兴趣与追问——天与地的观测、揣摩、玄想与体验——宇宙起源理论的哲理化:天道与一、阴阳、四时、万物的秩序——宇宙结构理论的系统化:大九州的空间与五行循环的时间——最终依据:天道与人道或哲理与道德的分别
第八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Ⅱ):社会秩序
重建秩序的依据——孟子:从性善论证秩序的建立——墨子及商鞅的思考——荀子:从思想学说到意识形态——韩非的法制主义——历史的回溯与虚幻的理想世界:关于道家的乌托邦——道法转换:两极的相通
第九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Ⅲ):个人存在
社会中的个人及其存在价值——生命的永恒——两种思路:保全自然的观念与养气炼形的技术——儒者对个人存在的思索——庄子的思考:人与天一也——无待的自由境界——自然与自在的人——超越价值标准:齐万物一死生——通向自由境界之路
第十节 语言与世界:战国时代的名辩之学
语言与世界:作为表达工具的语言与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孔、墨、老:对语言的不同态度与立场——语言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分离:辩者惠施与公孙龙的“合同异”、“离坚白”——理性主义的语言观念:墨辩的“名实耦,合也”——超越语言:庄子及其后人对“道”的体验——用语言调节及强迫:儒家的社会关怀与文化保守及其变异——名辩之学的消亡
第三编
引言 百家争鸣的尾声与中国思想世界的形成
第一节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背景与一般思想水平
从马王堆帛书帛画说到考古发现中重现的秦汉普遍知识背景——传世文献记载中的一般信仰——帛画与画像砖中的三个世界——铜镜铭文中所见之汉人观念——关于生命、幸福、子孙——天下、海内、四夷:民族国家的确认——秦汉一般思想的总结
第二节 哲理的综合: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
战国末年的综合趋向:庄子、荀子、韩非的学术批评与《尸子》、《鹖冠子》、《吕氏春秋》的思想融合——《吕氏春秋》对各种思想的规范与兼并——天道:自然法则的优先意味——十二纪中的天道世道与人道——秦汉之间黄老之学的不同趋向——《淮南子》中的“道”:置于天地人之上——贯穿自然、社会与人的思路——秦汉之间黄老之学的批评倾向与离心倾向——边缘化与世俗化:历史的命运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
儒者的实用倾向与策略:定汉仪、撰《王制》、设明堂——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春秋繁露》中的根本依据:宇宙秩序和历史经验——《春秋繁露》中的“人”:善恶两端的人性——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德与刑:教育与管理及循吏与酷吏——“天人感应”背后的心情: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盐铁会议与石渠阁会议——光武帝、明帝与章帝时代的思想史——《白虎通》对宇宙秩序、人间秩序的简约化数字化表述——思想一致的时代
第四节 经与纬:一般知识与精英思想的互动及其结果
重新理解与评论纬学——关于纬学起源的说法——纬学的数术知识背景(一):望气、占星、推历、物验等等——纬学的数术知识背景(二):天文与地理——提升知识的文化品格:术士对数术理论化与知识系统化的努力——知识阶层对数术知识的引用:儒士中的神秘化与政治化风气——互动:获得宇宙支持系统和获得经典支持系统——总结:儒家思想中宇宙观念与实用规范的建立及经典解释系统的确立
第四编
引言异 域之风
第一节 汉晋之间:固有思想与学术的演变
知识阶层的边缘状态与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一致——思想与权力的紧张中捍卫真理与人格的理想主义——博学的风气与思想取径的拓宽——从群体自觉到个体超越——作为标志与象征,公元166年的思想世界
第二节 玄意幽远:三世纪思想史的转折
二三世纪之交思想与学术风气的转化——“性与天道”,儒家话题的终点成为玄学话题的起点——从阴阳五行到有无——言与意——自然的追求——正始十年到景元四年——思想史注意的现象——知识结构与思想习惯的变化——玄学思路的变化——玄学的游戏倾向与文学取向
第三节 清整道教:关于道教思想、知识与技术的宗教化过程
关于道教形成的两种思路——道教形成之前来自巫祝史宗的知识与技术——淫祀与妖妄,来自政治与文化方面的批评——经典化过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对理性主义思想的屈服——约束机制:确立严格的戒律与整齐的规范——象征系统:依据古代中国天地宇宙论的整合——道典建设:建立普遍与公开传播的经典文本基础——俗世化过程:确认道教在世俗生活中的意义——与道家的分离——生命、幸福、道德:道教社会价值观念的明确——末世论:宗教的诱惑
第四节 佛教东传及其思想史意义
佛祖西来?——早期一般思想世界中的佛教影响——写本、造像、忏法中所见的宗教意识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变化——四世纪初期佛教在上层的传播——格义与合本子注——中国语境中的佛教思想:心无、本无、即色以及其他
第五节 佛教东传及其思想史意义(续)
四世纪中叶到五世纪上半叶的佛教——从四个象征性现象中看中国思想世界的变化——“空”的意蕴以及表达的思路——人性到佛性及其背后的依据——善不受报与顿悟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理”的兴味以及佛教在中国士大夫阶层中的发展路向
第六节 佛教征服中国?
佛教的渗透:融合与冲突——沙门不敬王者:宗教团体是否能够与世俗国家利益共处并拥有独立存在的可能?——关于孝的问题:宗教信仰是否可以优先于社会的伦理信条和道德规范拥有绝对的地位?——夷夏之争:宗教理想是否可以消泯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拥有普遍的意义?——在中国语境中:佛教立场的挪移以及对传统的迁就——疑经与伪经、数术中的外来因子、教相判释——经典的翻译、选择与炮制——通道:周武帝的政策及其象征意味——征服还是转化?
第七节 目录、类书和经典注疏中所见七世纪中国知识与思想世界的轮廓
目录、类书及经典注疏作为史料在思想史中的使用——《隋书?经籍志》中所见的知识与思想的增长与变化——分类与陈列:《艺文类聚》中的分类次序与价值等级,附说《无上秘要》与《法苑珠林》——《五经正义》:经典是知识与思想的渊薮
主要徵引书目
后记
《中国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第一编
引言 权力?教育与思想世界
“奉天承运”与王朝合法性及合理性的获得途径——唐代初期的文化策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真正实现——统一的国家有了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考试的意义:作为背诵与记忆的知识——承平的时代与平庸的思想——社会生活风气的影响——整个思想世界没有疗救的药方
第一节 盛世的平庸:八世纪上半叶的知识与思想状况
经历了思想与秩序的双重危机之后——八世纪初的中国官方重建思想与秩序传统的愿望:开元礼、历法、封禅与祭孔——失去了洞察力与诊断力的知识与思想世界——知识的教条与简化——教育与考试中的导向——类书、礼仪范本和书信范文背后的思想史意味——思想趋向装饰与表面:从贵族的知识独占到士民的文化普及——礼法为基础的生活模式和传统观念的崩溃——思想的非学术化与文学化——信仰边界的模糊和混乱——道教与佛教入侵思想世界——一个象征:唐玄宗颁布《御注孝经》、《御注道德经》和《御注金刚经》——失去批评能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儒家学说——宇宙空间的象征不再能支持社会秩序的合法性——历史叙述不再能解释权力的合理性——礼法不再能约束道德和收拾心灵——盛唐:失去批评力的思想如何自处?
第二节 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上)
八世纪中叶以后的佛教状况——比“宗”和“派”更重要的:律师、法师与禅师的分野——回顾历史:八世纪之前——唯识学:八识、三性、三能变、五位百法以及转识成智——华严学:“六相圆融”、“四法界”、“十玄门”和“五教十宗”——理论兴趣的衰退与感悟体验的凸显——贵族社会的瓦解与纯粹理论兴趣的失落——中心地域的战乱与都市大寺院讲坛的衰落——宗教对社会的意义的自省与宗教对实际生活的进入——是否伤害了古代中国人对抽象世界的把握能力和哲理语言的创造能力?——元和五年(810)朝廷停止官方译经事业的象征意义——在“佛法”和“道”之间的选择:禅师的崛起
第三节 禅宗的胜利与佛教的失败: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中)
在佛教各种思路中,南宗禅的凸显——八至九世纪禅宗的崛起和胜利——当时禅门的实际状况:北宗、荷泽、牛头、天台和洪州的并峙——普寂、义福之后的北宗——神会门下的荷泽宗——慧忠、玄素以及佛窟遗则、径山法钦为首的牛头宗——八、九世纪中的天台一系——洪州马祖道一系的风靡南北——西堂智藏、章敬怀晖和兴善惟宽的意义——洪州一系在九世纪以后逐渐取得主流地位——九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佛教地图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禅思想向自然和适意的人生哲理方面转化——人性与佛性的关系如何?——修行的方式如何?——趋近了佛性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从印度佛教到中国禅宗的转化——淡出了中国思想与信仰的主流世界
第四节 语言与意义: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下)
九至十世纪的禅门兴衰——语言学转向:生活中的日常语言取代经典中的书面语言,扭曲的艺术语言取代自然的日常语言——佛教中传统的语言形式:转读唱导与章句注疏——禅门对语言文字的态度与策略:从工具到意义本身——不落空的活句:自相矛盾、有意误读、答非所问——参公案:刻舟求剑的危险——禅问答成为艺术语言,再次瓦解了宗教的严肃性与理论的深刻性——大中年间以后:九世纪末至十世纪初的禅宗与佛教的走向
第五节 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
八世纪末到九世纪唐王朝的艰难时期:内忧与外患——国家权威的失坠与思想秩序的混乱——《平淮西碑》:韩愈一流士人对于强大的国家与权力的呼吁——对国家政治权威的诉求与对思想秩序的诉求——离经叛道的倾向与各种知识、思想及信仰的活跃——佛教的入侵——被唤起的民族感情与历史传统——发掘历史资源,重建主流知识、思想与信仰的普遍性权威——“道”自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人性的发掘——经典文本的证明:《大学》与《中庸》的再诠释——虚构的思想历史的系谱:孟子的意义——极端理想主义的思路: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潜伏着的极端主义:一统与优先背后——抵制与批评:来自现实主义思路的——作为一种思想史的可能性而存在的资源:八九世纪之间的激进的理想主义思路及其历史命运
第六节 会昌灭佛与九世纪的道教
日僧圆仁所见到的九世纪武宗灭佛事件——茅山上清系的鼎盛以及可疑的系谱——九世纪前后道教的地域分布和派别存在:南岳系的崛起——武宗时代当红道士的出身——李德裕的态度的象征性及士人的取向: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力——隋唐道教史中四个重要现象中显示的趋向:理论兴趣、《本际经》、上清系与道教撰述——来自佛教的刺激与压力:辩论与融合——来自道教自身的调整:法位阶梯的象征性——道教的分化:以后的趋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