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
  •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
  •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
  •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

88 九品

仅1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文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124

上书时间2024-06-25

一得书苑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文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93017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4页
  • 字数 1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社会学前沿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八年来的研究总结,它试图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制度建设和理智复兴找寻基础性的概念工具。
  作者构造了学科演化的学科制度视角,揭示了学科知识生产和符号霸权型塑的学科制度基础及其动态网络,解构了社会心理学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和再生产过程,并细致梳理了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复兴,以求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复兴提供有意义的“他者”。
  而社会认同是本书另外一个主题。基于对社会认同论的概要评论,作者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对象,探讨了中国语境下群际符号边界形成的内在机制,力图建构宗教群体资格论的假设体系,并尝试发展社会认同论中的群体资格构念,以期整合认同研究,并为直面中国社会转型的转型心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方文,男,汉族,1966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和《心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并出版专著《社会行动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以及宗教群体。
【目录】
前言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
上编 历史演化:学科制度视角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
一、学科制度:制度精神和制度结构
二、学科制度视角:主流社会心理学的难题分析
三、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制度建构
四、学科演化:理智视角和学科制度视角
第二章 学科制度:以知识行动者为中心
一、知识行动者
二、以知识行动者为中心的学科制度
三、学科制度:理论潜力和现实意义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历史话语:建构和再生产
一、学科史的书写:辉格史或学科制度史
二、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学科制度精英和权威出版物
三、主流历史话语的演化和再生产:权威出版物的符号霸权
四、主流历史话语的内隐机制:社会遗忘
五、结语:单一学科史或多元史
第四章 作为“他者”的欧洲社会心理学:理智复兴及其启迪
一、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前制度化或美国化(1966年之前)
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制度化或欧洲化(1966—2000年)
三、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理智成长:社会关怀和霸权解构
四、霸权解构后的欧美符号霸权联盟:结论和启迪
下编 群体过程:社会认同视角
第五章 社会认同论的基本逻辑
一、社会认同论的逻辑基础
二、社会认同论的核心构念
三、群际和谐:相关策略
第六章 群际符号边界的型塑机制
一、问题的缘起
二、“被流放的”社会行动者:宗教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三、研究逻辑和研究程序
四、社会范畴化:基督徒群体符号边界的建构
五、群际符号边界的强化:社会比较过程
六、符号边界的生产和再生产:行动中的社会表征
七、结语
第七章 宗教认同:一种宗教群体资格论
一、不确定性的处境及人的应对
二、中国宗教共同体的建构
三、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宗教制度
四、行动者的出场
五、宗教行动者:迈向宗教(群体)资格论
第八章 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
一、社会认同事件
二、社会认同事件的兴起
三、中国社会转型的认同嵌入性问题
四、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
五、多元社会认同:以多元群体资格为基础
六、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