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学”探微——吟诵文集
  • “绝学”探微——吟诵文集
  • “绝学”探微——吟诵文集
  • “绝学”探微——吟诵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绝学”探微——吟诵文集

169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秦德祥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B1431

上书时间2024-06-23

一得书苑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秦德祥 著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0-11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33903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常州吟诵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早些年常州吟诵被列入江苏省省级“非遗”,我以为已经“到顶”了)。本人被称作常州吟诵的代表性传人之一,更是意外。现在,擅长吟诵的常州籍八十岁以上老人还有一些,目前他们也在做着吟诵传授的工作。但毕竟很少了。
1983年6月,我写过一篇文章《吟诵的回忆》(发表于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的《万叶散文丛书·丹》,后被多种散文选本收入),谈我母亲(屠时)教我吟诵诗文的经过和我对吟诵的理解与感受。我说:“母亲给予我的一切之中,最使我的心灵震颤的,是她那抑扬顿挫、喜悦或忧伤、凄怆或激越的诗文吟诵的音乐。”如今。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遗”,使我再次回顾母亲对我的吟诵教导和我与吟诵的不解之缘。
【作者简介】
各地音乐界都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会作曲的不会写歌词,会写歌词不会作曲子。两者兼备的凤毛麟角。
他只有高中学历,他只是一名普通中学的音乐教师。1980年,时任省音协主席石林、副主席程茹辛发现秦德祥在音乐理论及文学素养两方面均有建树,建议他由音乐创作转向音乐理论。听从两位专家的劝告,从此,他走上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边缘道路——音乐理论研究。他边教学,边研究,逐渐形成以音乐教育理论尤其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法、音乐教育学为主的个人特色。他接连出版了三种音乐教育专著:1987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外音乐教学法简介》,第一版发行8000册,第二版发行10000册。1989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发行13000册。该书还使他名播海外,奥地利刊物《奥尔夫教学通讯》1990年第45期载文介绍,台湾音乐教育界曾谋求出版该书的台湾版。199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参与合著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概论》,该书系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七0五”重点科研课题成果,被学术界誉为“填补空白”的著作。
1998年11月,秦德祥因病提前7个月退休。退休前夕,他因长期日以继夜,过于劳累,患上了肝硬化,继而肝腹水,一度走近了生命的边缘。那几年,他多次住院,在病榻上痛苦不堪,在与死神搏斗的同时,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计划,经常忍受着巨大的病痛伏案写作。朋友们劝他以生命为重,音乐研究暂时可以搁笔。想不到秦德祥的回答竟然催人泪下:“惟有研究音乐,才能帮我战胜病痛!”
2002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两本书。
第一本是《秦德祥音乐教育论文选》。该书为老秦所发表的音乐教育论文自选集,既是他从事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总结,亦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此书为国内音乐教师唯一的个人音乐教育论文集。
第二本是印数极少而影响极大的《吟诵音乐》。在继续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秦德祥又把目光投向音乐文化更广阔的天地。在原有素材积累的基础上,他以常州方言古诗词吟诵为突破口,潜心于乡土音乐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他寻寻觅觅,走街串巷,采访了上百个年过古稀的诗词吟诵爱好者,并为之录音。通过几年努力,初步完成了常州方言古诗文吟诵的搜集工作,积累了约300分钟、150多个篇目的第一手音响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择要记谱,撰写相关论文,附以CD光盘《吟诵音乐》出版后,该项工作获得国内音乐、教育界若干权威人士的重视和支持。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书日后成为“常州吟诵”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奠基之作。
秦德祥以抱病之躯拯救民族文化遗产的精神感动了许多白发苍苍的旧体诗词吟诵爱好者。其中七十多岁的陆汝挺女士最是配合。第一次录音后,她觉得没有进入最佳状态,又要求老秦再去录音。第二次录音后,她觉得还有几首曲子可以吟诵得更好,又恳求第三次录音。每次录音之前,她总是弄些好菜好饭,以增加营养。以求最佳录音效果。年过古稀的何先生,为人非常低调,藏而不露,恰逢心脏病频发,枕边,沙发旁都放着救心丸。知情者一再告知何老吟得很好,可是他自己总是说不行。秦德祥前后去他家拜访过十多次,踏破门槛,终于感动了何老。他低吟浅唱数首唐诗宋词,果然吟得极佳。
常州宗教音乐研究,是他退休后的又一宏伟工程。十余年来,他不断地搜集、记录、整理、研究本市的佛教和道教音乐资料,在国内宗教音乐研究界小试牛刀。他为被誉为“国书”的《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撰稿,完成了《常州佛教音乐概述》《常州道教音乐概述》和常州天宁寺主要梵呗的记谱。2006年夏天起,他全力以赴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负责申报的“常州吟诵”及“天宁寺梵呗唱诵”两项均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939年出生的秦德祥今年已经72岁,进入古稀之年,身体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肝硬化、糖尿病等数病缠身。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依然不遗余力地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007年12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他与杜亚雄合著的《中国乐理》一书。2009年12月,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他领衔记录整理的《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正在出版的著作有《中国乐理教程》(与人合著)。即将出版的著作还有《高山流水-常州音乐名家》和《“绝学”探微-吟诵文集》。
时下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写书难,出书更难。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本书,出版社总是要你包销数千册,不投入几万元休想出书。秦德祥也是如此,每出一本书,不要说赚钱,自己总要赔上不少老本。因此他不得不东奔西波,求爹爹,拜奶奶,寻求赞助。如《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一书,在多方寻求赞助无果的情况下,老秦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居丽琴副市长汇报了这本书在拯救民族文化遗产方面的价值,终于得到了这位热心扶持文化事业的伯乐的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秦德祥以其坚韧不拔的努力和丰硕的成果,赢得了众多荣誉与桂冠,他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中国民主同盟等组织的成员。曾兼任过中国奥尔夫学会第二届理事、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中小幼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民盟常州市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秦德祥堪称是音乐家中的拼命三郎。
【目录】
常州吟诵千秋文脉(代序)
抢救“绝学”
亟待拯救的民族文化遗产——诗词吟诵音乐
赵元任与吟诵音乐
常州吟诵音乐的采录与初步研究
“常州吟诵”的采录与思考
吟诵综说
解读“吟”与“诵”
释“吟诵”
话说“吟诵”名义
吟诵的本质属性与基本规律
审美视野中的吟诵艺术
吟诵的“文人民歌说”——音乐视野中的吟诵
朗诵、吟诵与古典诗词歌曲——兼与蒋凡先生商榷
音乐形态初探
吟诵音调的节奏形态及其特征——以六首《枫桥夜泊》吟诵谱为例
“尾腔”——吟诵音调的标记性特征
各类文体的吟诵音调(上)——近体诗与词
各类文体的吟诵音调(下)——古体诗与古文
“唐调”简析及其他
赵元任的《小诗》与中国吟诗调——与江江先生商榷
20世纪吟诵艺术的嬗变
中国传统音乐调式刍议——由屠岸吟诵引发的思考
传承浅议
吟诵的价值与传承的疑难
吟诵传承的对象、步骤与方法
吟诵传承中的方言与普通话
吟诵规律和特征的保持与变革
“移步不换形”——关于吟诵发展与“创新”的管见
什杂之篇
吟诵的用谱与传承方式
“有乐谱的自由唱”——关于吟诵用谱的探讨
吟诵的记谱
常州方言与古典诗词音韵
音乐母语教育与诗词吟诵音乐
小议吟诵者的“摇头晃脑”
附录
杜亚雄:数川汇流处探索何惧难——《吟诵音乐》一书读后
尹小珂:秦德祥先生与《吟诵音乐》
陈克刚:致常州秦德祥先生函
钱瑶之:常州吟诵声传远
高青:秦德祥——不让“常州吟诵”成绝响
江江:中国的吟诗调与西洋和声——赵元任《小诗》词曲及和声配置
蒋凡:《唐诗宋词吟唱三法》

正文谱例目录
主要参阅资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