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24 7.4折 32.5 九五品

库存2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向远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312

上书时间2024-06-15

一得书苑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向远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77237
  • 定价 32.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3页
  • 字数 2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是王向远教授的本科生基础课讲义的精炼稿,以“宏观比较文学”的学科概念,对以往的本科生基础课的内容与体系作了大幅度的改造与更新。“宏观比较文学”是对各民族文学,各区域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之间的差异性与相通性的研究,是一门描述和揭示各民族文学、区域文学,世界文学形成、发展规律的概括性,理论性、前沿性的课程,其基本宗旨是引领,帮助本科生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对已经修过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含东方文学、西方文学)的课程知识加以整合和提升。这个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和步骤:第一、在平行比较中提炼、概括有代表性的国别文学的民族特性;第二,在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的横向联系与历史交流中,弄清各国文学逐渐发展为“区域文学”的方式,途径与特征:第三,在了解民族文学特性、区域文学共性的基础上,把握全球化的“世界文学”的形成趋势。全书一改普通教科书的面目,以富有个性,逻辑张力与学术浓度的、要言不烦的讲演风格写成,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王向远,1962年生,山东人,文学博士。1987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0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抗战史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职,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研究基金项目5项,主持、主编国家重点图书(丛书)出版项目2项,发表文章110余篇,出版论著17种(含合著4种),文学译作4部,主编丛书4套50余册,编著若干部。学术上的反响文章大多收于《初航集:王向远学术自述与反响》(重庆出版社,2005)一书,主要学术著作收于《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曾获首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宝钢教育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师一等奖、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等;有关论著曾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与2002年度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二等奖,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一等奖,入选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比较文学与宏观比较文学
第一讲什么是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与阐释
二、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影响
第二讲宏观比较文学的方法与功能
一、宏观比较文学与微观比较文学的区分
二、宏观比较文学的学科内容及三个层次

第二章从宏观比较文学看中国文学的特性
第三讲中国文学的文化特性
一、官吏作家化与作家官吏化
二、现世主义态度
二、非个性主义倾向
第四讲中国文学的审美特性
一、诗歌独具意象之美
二、小说追求史传之真
三、戏剧保有讲唱之趣

第三章从宏观比较文学看各国文学的特性(上)
第五讲印度文学的特性
一、文艺内容泛神化
二、文艺形象泛众生化
三、文艺形式泛音乐化
第六讲犹太-希伯来文学的特性
一、一本书:《希伯来圣经》与文学的一无化
二、一个神:耶和华的文学抽象
三、一个梦:从亡国到复国的题材主题
第七讲阿拉伯文学的特性
一、文化的”沙漠特质”:扩张、包容与吸纳性
二、诗人的“沙漠性情”:多变性与极端性
三、作品的“沙质结构”:颗粒化、松散化
第八讲伊朗(波斯)文学的特性
一、一流诗国:诗人之邦的形成
二、二元对立:袄教精神的渗透
三、四方交汇:文学的“介在性”特征
第九讲日本文学的特性
一、思想构造:皇围观念与“脱政治”的二元结构
二、情感表征:情趣性、感受性的极度发达
三、审美取向:以小为美的“人形”趣味

第四章从宏观比较文学看各国文学的特性(下)
第十讲英国文学的特性
一、帝国叙事是英国文学的首要特性
二、“乌托邦文学”“反面乌托邦文学”是英国文学的特有传统
三、经验主义是英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第十一讲法国文学的特性
一、“爱争吵”、好论战是法国作家的天性
二、游走于“政治夹缝”是法国文学的独特风景
三、追新求奇是法国文学嬗变发展的特征
第十二讲德国文学的特性
一、普鲁士精神:德国文化的心魂
二、“席勒式”风格:文学的哲学化与观念化
三、浮土德原型: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探求
第十三讲俄国文学的特性
一、东方与西方的两面性格
二、“人民性”与“沙皇情结”的悖沦
三、我多余,我有罪,我忏悔
第十四讲美国文学的特性
一、美国文学是多族群化与本土化的统一
二、“美国梦”是美国文学的特色主题
三、个人英雄主义凸显美国文学的性格

第五章从宏观比较文学看文学的区域性与世界性
第十五讲亚洲文学的区域性
一、汉语文是东亚各国传统文学的血脉
二、印度语文是南亚、东南亚文学的母体
三、伊斯兰教是中东文学一体化的纽带
四、“三块连成一片”形成亚洲文学区域
第十六讲欧洲文学的区域性
一、欧洲文学的“二希”源头及其会合
二、中世纪三种文化的融汇与欧洲文学区域的形成
三、近现代欧洲文学的多元统一与连锁共振
第十七讲拉丁美洲文学的区域性
一、拉美文学区域的网状构造
二、外来化与本土化
三、后进性与突进性
第十八讲黑非洲文学的区域性
一、黑非洲文学区域与“黑人特性”
二、共同的口承文学传统一
三、共同的现代文学主题:文化冲突
第十九讲从东西方文学到世界文学
一、东方文学、西方文学两大分野的形成
二、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趋近
三、“世界文学”时代到来的种种迹象
附录
一、治学感言
二、主要著作简介(截至2007年)
三、主要论文目录(截至2007年)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