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
  • 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
  • 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
  • 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

写划特别多

40 8.9折 45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一果 著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062

上书时间2024-05-27

一得书苑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一果 著
  •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4707755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7页
  • 字数 35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文化的定义作为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探讨对象,大概是从19世纪的人类学家开始的。在他们眼中,“文化”表示一个部落或民族的所有信念模式和行为模式。而在具有博雅意识的人文学者眼中,“文化”可能是通过智识和精神所产生的思维所形成的兴趣或能力的展现,逐渐成为他们学术探究的一个话题。
【作者简介】
  曾一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院长助理,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委员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委员会常务理事;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文学评论》《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等著作6部;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主要从事媒介文化、城市传播、影视文化研究和中国当代文艺评论。
【目录】
导论 关于西方媒介文化理论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文化变革
一、关于文化的观念变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
第二节 媒介文化理论的形成
一、何为媒介文化
二、西方媒体文化的发展概要
第三节 我国媒介文化研究现状
第四节 媒介文化理论研究的当代意义

第一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一、文化保守主义的传媒批判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三、《启蒙辩证法》对“文化工业”的反思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媒介的批判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体文化批判
二、技术统治时代的来临
第三节 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批判者和抒情诗人
一、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化反思
二、震惊体验与新美学的建立
第四节 今日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性问题
一、批判理论的发展
二、当代批判理论的新特征

第二章 文化研究学派的媒介文化研究
第一节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
一、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背景
二、文化研究的文化观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媒体文化
一、文化与社会
二、意识形态的再发现
三、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
第三节 英国文化研究理论的发展
一、文化研究的发展路径
二、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研究
第四节 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
一、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二、文化霸权与协商性政治

第三章 美国的媒介文化研究
第一节 芝加哥学派的媒介文化批评
一、传播与共享:芝加哥学派的媒体观
二、符号互动理论下的个人与社会
三、移民报刊的作用
第二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媒体研究
一、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形成
二、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分歧
第三节 美国的媒介与文化研究
一、作为文化的传播
二、理解大众文化
三、流行文化的媒介实践
第四节 建构批判性的美国媒介文化理论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批评
二、构建批判的美国媒介文化研究

第四章 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理论
第一节 哈贝马斯和他的公共领域理论
一、公共领域与交往理性
二、政治的解放和人的解放
第二节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一、公共舆论的形成
二、理想的共同体与终极标准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传媒和知识分子
一、自由的公众与理性交流
二、媒体的启蒙与控制
三、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衰落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民主”
一、公共领域理论的局限性
二、互联网政治与电子民主
三、全球化与“流离公共领域”的出现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的媒介文化批判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理论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二、对现代理论的批判
第二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
一、世界的“拟像化”
二、拼贴与怀旧风的泛滥
三、建构一种认知绘图关学
第三节 波德里亚和费瑟斯通的消费社会批判
一、西方消费观念的变迁
二、仿真——超现实的幻象
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第四节 融合文化与数字乌托邦
一、媒介融合的时代
二、迷思在赛博空间

第六章 女性主义的媒介文化理论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性别再现与媒介文化
一、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
二、女性与媒介
第二节 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凯奇的“封面女郎”研究
一、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
二、不断变化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穆尔维的电影批评与卡普兰的电视剧研究
一、视觉利比多:窥视欲望的起源
二、父权社会体制下和“窥视的幻象”
三、摄影机前后的女性
第四节 批判的社会理论与批判的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与批判的社会理论
二、新兴的数字科技与社会性别建构
第五节 电子人宣言——赛博女性主义的兴起
一、人机合体美女出现的可能
二、“电子人”与未来社会图景

第七章 大众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理论
第一节 从青年文化到青年亚文化
一、芝加哥学派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研究
二、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一、大众传媒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
二、仪式的抵抗与符号的游击战
第三节 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的“媒介镜像”
一、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二、大众传媒与青年学生的政治运动
第四节 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
一、反主流与主流的合流
二、数字乌托邦的建立
第五节 全球消费与数字时代的“后亚文化”
一、后亚文化时代的来临
二、新媒介环境下的“虚拟亚文化”

第八章 全球化语境下当代媒介文化问题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一、何为全球化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
第二节 流动的全球文化与媒介帝国主义
一、大众传媒与全球化
二、媒介帝国主义的兴起
第三节 去西方化媒介研究的诉求
一、超越全球化理论
二、去西方化的媒介实践
第四节 香港和台湾的媒介文化研究
一、香港的媒介文化研究
二、台湾的媒介文化研究
三、超越西方文化霸权
结语重建批判的媒介文化理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