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44 九品

仅1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章春 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962

上书时间2024-05-21

一得书苑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章春 著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7
  • 版次 1
  • ISBN 978710403238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1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北京人艺经典文库
【内容简介】
《的舞台艺术》成书于三十四年前。这是一部经典著作,剧中主人公威利·洛曼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不下于哈克贝利·芬(美国经典作家马克·吐温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或杰·盖茨比(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著名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此剧曾由达斯廷·霍夫曼(美国著名演员,1980年主演电影《克莱默夫妇》,该片获数项奥斯卡金像奖)担任主角。《的舞台艺术》已在世界各地上演过,但直到1983年5月才获准在中国演出。当阿瑟·密勒应邀到北京导演此剧时,他遇到了一连串特殊的问题——语言上、艺术上和政治上的——这一切都由他一一写进了日记。在此之前,中国近几年来上演的美国话剧都是经过挑选用来表现资本主义罪恶的。就连名演员也认为,要演西方人就得涂上白脸,戴上卷曲的假发。在3月开排此剧时,密勒对全体演员说:“要把这出剧演得美国味儿十足,办法就是要把它演得中国味儿十足。”到4月中旬,密勒就开始觉得:“真令人不解……我已经把这些演员当成美国人了。”1983年5月17日,《的舞台艺术》首场演出,中国观众为之喝彩,为之流泪。在一个文化与美国截然不同的国度里,密勒终于使观众懂得了威利·洛曼性格上无伤大雅的缺点——期望得太高了。
【目录】
一、演出剧本
推销员之死——两幕私下的谈话及一首安魂曲

二、作家感言
戏剧要对社会负责——我写《推销员之死》
阿瑟·密勒论剧语录

三、导演日记
在北京的推销员

四、创作感悟
让思想“化”为人物的血肉——参加《推销员之死》演出的一点儿感受
想,要想得深——演出《推销员之死》有感
一次艰苦而愉快的创作——扮演林达的感受
我演查利——《推销员之死》排演札记
我演威利·洛曼B——《推销员之死》排演札记

五、名家点评
“威利,你为什么要这样?——看北京人艺《推销员之死》的演出
意深味涩的《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在香港——记北京人艺演出《推销员之死》
它山之石——《推销员之死》座谈会纪要

六、台前幕后
美国戏剧的良心
连接东西方的一道桥梁
美国名导演阿瑟·密勒印象记
密勒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我在新加坡演《推销员之死》
阿瑟·密勒与中国
《推销员之死》排演侧记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