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 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 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 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书脊斜

230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盛祖杭 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822

上书时间2024-05-14

一得书苑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盛祖杭 著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1
  • ISBN 9787532395149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6页
  • 字数 37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采用了众多彩色图表,不但突出了基本概念的阐述,也对基本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作了介绍,把经典内容和前沿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神经递质释放与跨膜信息的传递及整合是神经细胞最基本的功能特征,对突触传递机制的研究是人类认识复杂神经系统功能的前提,是科学领域近百年来重点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神经科学中极其重要的前沿领域。《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主编盛祖杭教授目前担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神经突触功能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在编写《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时他大量引用了在美国15年从事神经科学研究、教学的成果和创见,以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突触传递为核心,较系统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突触的结构、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系统和物质的合成转运、突触传递及其调节机制等一系列有关神经生物学的核心问题,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详细阐述了神经递质释放与跨膜信息传递及整合的过程以及机制,从而揭示大脑复杂的功能活动。
  《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可作为神经生物学专业教师和有关科研人员的参考读物,也可作为综合性大学生物系和医学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突触传递概述
第一节神经元的形态特点
第二节突触的基本结构及形成
第三节突触传递模式
第四节膜电位和突触传递
第五节突触反应的整合
第六节突触囊泡融合的分子机制
第七节突触后受体介导的信号转换
第二章神经元突触的基本结构及形成
第一节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突触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突触的形成
第三章突触物质转运的细胞骨架系统
第一节微管
第二节肌动蛋白丝
第三节神经丝
第四节微管相关蛋白
第五节神经元微管与肌动蛋白丝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神经元的物质转运
第一节神经元蛋白质的靶向定位机制
第二节神经元物质转运的分子马达系统
第三节神经元的物质运输
第四节分子马达与运输载体间的相互联系
第五节轴质运输障碍与Alzheimer病
第五章突触蛋白的合成
第一节神经元胞体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
第二节蛋白质在树突的局部合成
第三节蛋白质在轴突中的局部合成
第六章神经递质
第一节神经递质概况
第二节神经递质化学
第三节主要神经递质
第七章神经递质受体
第一节离子通道型受体
第二节代谢型神经递质受体
第八章神经元兴奋性产生的基础
第一节离子通道
第二节神经元膜电位和兴奋性的产生
第九章神经递质的释放和调节
第一节神经递质的量子式释放和突触囊泡活动
第二节突触囊泡融合及其调节的分子机制
第十章突触囊泡的再生循环途径——内吞
第一节内吞:突触囊泡再生循环的关键环节
第二节突触囊泡内吞的检测技术
第三节clathrin依赖型内吞
第四节“kiss-and-run”型内吞
第五节刺激强度和钙离子信号调节内吞过程
第十一章突触后可塑性产生机制
第一节突触后受体转运和突触可塑性
第二节突触后支架蛋白和突触可塑性

第三节树突棘的形态变化与突触可塑性
第四节LTP和LTD的突触后表达
第十二章调节突触功能的信号转导系统
第一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及机制
第二节神经元内调节突触传递的信号转导系统的特点及意义
第三节突触传递的短时程调控
第四节突触传递的长时程调控
第十三章突触前钙离子通道对突触传递的启动及调节
第一节突触前钙离子通道
第二节突触前钙离子通道与神经递质释放元件相互作用
第三节Synprint位点对神经递质释放的重要性
第四节SNARE蛋白对突触前钙离子通道的调节
第十四章神经胶质细胞对突触功能的调节
第一节胶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第二节神经元的活动影响胶质细胞
第三节胶质细胞递质和神经元递质间相互作用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