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连不断——特定场域艺术与地方身份/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
  • 接连不断——特定场域艺术与地方身份/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接连不断——特定场域艺术与地方身份/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

50 3.8折 130 九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全美媛 著;张钟萄 译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小Kleine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全美媛 著;张钟萄 译
  •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50325555
  • 定价 1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1页
【内容简介】
  特定场域艺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为回应艺术的日益商品化,以及艺术的自主性与普遍性等主流观念。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特定场域艺术与大地艺术、过程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体制批判、基于社群的艺术和公共艺术相交融,其创作者坚持认为,作品与环境不可分割。但近年来,理查德・塞拉的名言“移动作品就是摧毁之”包含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移动性假设,正受到新的场域特性模式,以及体制与市场力量之变的挑战。
  《接连不断――特定场域艺术与地方身份/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提供了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关于特定场域艺术的批判性历史,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以审查与其许多变化相关的美学前卫主义和政治进步主义的言论。
  《接连不断――特定场域艺术与地方身份/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以城市理论、艺术与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以及关于身份政治与公共领域的辩论为基础,不只将艺术的选址当作一个艺术问题来讨论。它将场域的特性当作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中,地方与身份之间的不稳定关系的复杂密码来研究。
  《接连不断――特定场域艺术与地方身份/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中涉及的艺术家包括:约翰・阿希恩、马克・迪翁、安德烈亚・弗雷泽、唐纳德・贾德、苏珊・蕾西、理查德・塞拉与弗雷德・威尔森等人。
【目录】
致“边界”

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场域特性的谱系
第二章 脱节的场域特性
第三章 公共艺术的选址:融合VS介入
第四章 从场域到新型公共艺术中的社群:以“文化在行动”为例
第五章 (不)稳定的社群
结论 接连不断的地方
注释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