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实物拍摄图,品相如图内页干净

105 九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松冀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浅b2-2

上书时间2024-05-18

浅行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松冀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07295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5页
  • 字数 3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黄庭坚《跋子瞻和陶》)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陶诗”是苏轼开拓的一片诗歌花园的新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把苏轼的“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即通过诗源、诗艺、诗思、诗格、诗道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两位诗人诗歌特质及其异同,探究这两位诗人的心灵奥府,彰显他们伟大的人格与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以此为正在遭受精神无所止泊、灵魂无所皈依的现代人,提供二方宁静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杨松冀,湖南城步人,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曾在中学任教十余年,吉首大学任教数年,现为玉溪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大学任教期间,先后承担对“中国文学史”、“大学语文”、“文献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精读”、“诗歌朗诵”等课程的教学。先后在核心期刊《文学遗产》、《中国韵文学刊》、《理论月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苏轼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诗源篇
第一节体式承袭--源远流长
一、拟陶:缘题取意
二、效陶:专意仿效
三、和陶:精神寄托
第二节东坡和陶--开创新体
一、和陶之始:非始于东坡
二、和陶版本:“黄州本”最善
三、和陶题数:旧说皆非

第二章诗艺篇
第一节语词--常言与珠玉
一、炼字:炼神与炼意
二、选词:古朴与自由
三、造语:常言与活语
四、用典:融典与化典
第二节结构--天工与妙手
一、对偶:自觉性与艺术化
二、句式:常式句与变式句
三、篇章:信手天成与妙构无迹

第三章诗思篇
第一节构思--无思与有思
一、观物:悠然见山与皆由直寻
二、感事:宣舒情感与阐发妙理
三、神思:无心出岫与万途竞萌
第二节表达--无意与有意
一、缘情:自然真切与理性含蓄
二、体物:意会言行与捕风捉影
三、叙事:平铺直叙与夹叙夹议
四、说理:议论自然与议论英爽

第四章诗格篇
第一节风格--俗与雅
一、自然: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
二、平淡:仁者的平淡与智者的平淡
第二节审美--悦神与悦志
一、意象: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
二、意境:澄明之境与灵智之境
三、韵味:简古淡泊与深沉隽永

第五章诗道篇
第一节信仰的危机--精神家园的失落
一、道统:道丧与道裂
二、家国:归家与报国
第二节生命存在的本体追问--精神家园的寻觅
一、人生:体验与过程
二、人格:圣之清者与圣之任者
第三节心灵的诗意栖居--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生命境界:乐天境界与同天境界
二、精神家园:世外桃源与万古仇池
结语
附录:苏轼和陶诗编年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