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冯友兰
  • 解析冯友兰
  • 解析冯友兰
  • 解析冯友兰
  • 解析冯友兰
  • 解析冯友兰
  • 解析冯友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析冯友兰

实物拍摄图,品相如图内页干净

18 5.6折 32 九品

库存2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适;陈寅恪;金岳霖;张荫麟;太虚;贺麟;朱光潜;洪谦;张申府;张岱年;[美]陈荣捷;[英]李约瑟;牟宗三;[美]孟旦;[德]H.G.梅勒;周质年;李慎之;冯契;涂又光;蒙培元;郑家栋;任继愈;金春峰;田文军;李中华;许抗生;黄俊威;汤一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

装帧平装

货号浅b9-5

上书时间2024-05-08

浅行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适;陈寅恪;金岳霖;张荫麟;太虚;贺麟;朱光潜;洪谦;张申府;张岱年;[美]陈荣捷;[英]李约瑟;牟宗三;[美]孟旦;[德]H.G.梅勒;周质年;李慎之;冯契;涂又光;蒙培元;郑家栋;任继愈;金春峰;田文军;李中华;许抗生;黄俊威;汤一介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1
  • ISBN 9787801496331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今年是冯友兰先生逝世十周年。冯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哲学教育家,也是中国二十世纪极少数学术大师和文化巨匠之一。在长达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冯先生呕心沥血地从事于中国传统人文智慧的现代阐释。他早年出版的明卷本《中国哲学史》和创立"新理学"体系,在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的发展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有关冯友兰晚年思想的评价与定位,则成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
围绕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争论,三、四十年代即已展开。进入八十年代后达到一个高峰。迄今为止。海内外已举办五次大型国际研讨会,发表了大
【目录】
试论“冯友兰现象”——代编序

第一编
致冯友兰书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一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
冯著《中国哲学史》略评
冯友兰的新理学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
论《新理学》的哲学方法
《新原人》与《新原道》
评《新知言》
第二编
冯友兰的新理学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与客观性的萌发
冯友兰新理学与新儒家的哲学定位
胡适与冯友兰
第三编
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的历史意义
接着讲·借着讲·通着讲——我们向冯友兰学习什么
“新理学”的理性精神
新理学:理论与方法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冯友兰与近代以来的哲学变革——新理学的基本精神及其限制
第四编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领域里的贡献
冯友兰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启示——兼论哲学与哲学史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史学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超越性诠释——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论魏晋玄学
冯友兰与中国佛教哲学——以“格义”“教门”“宗门”的三阶段说为中心
第五编
冯友兰的《新知言》的“知言”
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
形式抽象的哲学与人生意境的哲学——论冯友兰哲学及其方法论的内在张力
冯友兰先生的形上学
第六编
一次争鸣的讨论会
关于继承问题
对于“抽象继承法”的剖析
对冯友兰先生“抽象继承法”的重新认识
为“抽象继承法”正名
冯友兰“抽象继承法”我见
第七编
哲学家的足迹和沉思——冯友兰先生的两个“自序”和一个“总结”
冯友兰晚年的自我反省与突破
冯友兰关于辩证法思想的反思
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