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哈尔滨史料】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 伪满洲国“开国纪念日”当天 滨江省五常县山河屯警察署长王昆林偕当地道士、僧人举行“九一八”纪念慰灵祭捧读祭文时合影照一张 背面有驻五常县日军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亲笔题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的赏识,1935年出任山河屯警察署长。)

2500 八品

仅1件

山东滨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拍摄者不详

年代1936-09

尺寸10 × 14 cm

类别黑白

上书时间2024-05-22

史料影像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邢台旧影】抗战时期 河北省宁晋县驻扎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小行李”部队的士兵 原版老照片一枚(“小行李”是指旧日本陆军中运送战斗必要的弹药等小型军用物资的部队。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联队本部驻河北省宁晋县。)
【邢台旧影】抗战时期 河北省宁晋县驻扎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小行李”部队的士兵 原版老照片一枚(“小行李”是指旧日本陆军中运送战斗必要的弹药等小型军用物资的部队。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联队本部驻河北省宁晋县。) ¥120.00
【邢台旧影】抗战时期 河北省宁晋县驻扎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机构建筑屋顶上的河本氏与三村氏 原版老照片一枚(可见远处的宁晋县古城墙和牌坊等地标建筑。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联队本部驻河北省宁晋县。)
【邢台旧影】抗战时期 河北省宁晋县驻扎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机构建筑屋顶上的河本氏与三村氏 原版老照片一枚(可见远处的宁晋县古城墙和牌坊等地标建筑。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联队本部驻河北省宁晋县。) ¥240.00
【邢台史料】抗战时期 河北省宁晋县伪“宁晋县青年训练所”大门前景象 原版老照片一枚(门前有两名站岗的哨兵,门上挂有“寧晉縣青年訓練所”竖牌。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占领区各地设立了青年训练所,强迫要18至25岁的男青年进行轮流训练,并灌输要共同建设东亚新秩序,要强化治安,修好道路等奴化教育,为以后要兵,执行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方针,使中国作为亡国奴。)
【邢台史料】抗战时期 河北省宁晋县伪“宁晋县青年训练所”大门前景象 原版老照片一枚(门前有两名站岗的哨兵,门上挂有“寧晉縣青年訓練所”竖牌。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占领区各地设立了青年训练所,强迫要18至25岁的男青年进行轮流训练,并灌输要共同建设东亚新秩序,要强化治安,修好道路等奴化教育,为以后要兵,执行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方针,使中国作为亡国奴。) ¥450.00
【邢台史料】抗战时期 河北省宁晋县日伪机构墙壁上“宁晋县治安维持”发布的布告前日军步兵第10联队第3大队第12中队藤原氏等人合影照一枚(可见布告上的“不剿滅…不能安居…”、“歡迎我們…剿匪的毛利聯隊長 寧晉縣治安維持”等字样。1938年7月,毛利末广出任步兵第10联队长,同年8月,毛利末广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会战结束后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联队本部驻河北省宁晋县。)
【邢台史料】抗战时期 河北省宁晋县日伪机构墙壁上“宁晋县治安维持”发布的布告前日军步兵第10联队第3大队第12中队藤原氏等人合影照一枚(可见布告上的“不剿滅…不能安居…”、“歡迎我們…剿匪的毛利聯隊長 寧晉縣治安維持”等字样。1938年7月,毛利末广出任步兵第10联队长,同年8月,毛利末广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会战结束后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联队本部驻河北省宁晋县。) ¥240.00
【邢台史料】抗战时期 河北省巨鹿县警备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士兵 原版老照片一枚(士兵手拿的步枪上绑有出征旗,依稀可见旗上的“祈武運長久”字样。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
【邢台史料】抗战时期 河北省巨鹿县警备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士兵 原版老照片一枚(士兵手拿的步枪上绑有出征旗,依稀可见旗上的“祈武運長久”字样。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 ¥200.00
【石家庄史料】抗战时期 照相馆布景拍摄 河北石家庄驻扎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士兵小高次雄肖像照一枚(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
【石家庄史料】抗战时期 照相馆布景拍摄 河北石家庄驻扎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士兵小高次雄肖像照一枚(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 ¥150.00
【石家庄旧影】抗战时期 河北石家庄“日本居留民街”之街景 原版老照片一枚(相纸较厚。可见“日本堂 軍人用百貨店 ここが”、“大學眼藥”等字样招牌、广告。石家庄是平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枢纽,是日军必须占据的战略要地,1937年10月日军在占领石家庄以后,石家庄成为了日军在华北后方的交通据点,战略地位更为重要。)
【石家庄旧影】抗战时期 河北石家庄“日本居留民街”之街景 原版老照片一枚(相纸较厚。可见“日本堂 軍人用百貨店 ここが”、“大學眼藥”等字样招牌、广告。石家庄是平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枢纽,是日军必须占据的战略要地,1937年10月日军在占领石家庄以后,石家庄成为了日军在华北后方的交通据点,战略地位更为重要。) ¥240.00
【石家庄旧影】抗战时期 河北省高邑县京汉铁路高邑站站牌下两名日军步兵第10联队第3大队士兵合影照一枚(1902年,纵贯高邑县境的平汉铁路及高邑火车站建成通车,高邑设二等站,1937年10月13日,日军沿铁路占领高邑。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
【石家庄旧影】抗战时期 河北省高邑县京汉铁路高邑站站牌下两名日军步兵第10联队第3大队士兵合影照一枚(1902年,纵贯高邑县境的平汉铁路及高邑火车站建成通车,高邑设二等站,1937年10月13日,日军沿铁路占领高邑。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 ¥240.00
【邢台史料】1939年4月18日 河北省南宫县驻扎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第3大队举行的“军旗祭运动会”上参加人梯比赛“应援团”士兵和看热闹的南宫县当地小孩 原版老照片一枚(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联队本部驻宁晋县,第3大队本部驻南宫县。)
【邢台史料】1939年4月18日 河北省南宫县驻扎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第3大队举行的“军旗祭运动会”上参加人梯比赛“应援团”士兵和看热闹的南宫县当地小孩 原版老照片一枚(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步兵第10联队调往华北,负责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联队本部驻宁晋县,第3大队本部驻南宫县。) ¥2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王昆林(1899-1946),字轩圃,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生于五常镇。其父王廉,民国时期在五常县公署充当看守员,王昆林在电话局当电话生(接线员),1932年3月(伪满大同元年)日本侵略者进入五常县城时,王昆林随父王廉手持日本旗亲去欢迎日军入城,此举深得日本侵略者赏识,不久王便被选送伪警察学校"深造"。伪满康德2年(1935年)出校后,出任五常县警务科警务股长,伪满康德3年为山河屯警察署长,伪满康德6年调任五常县城厢警察署署长,后又调回县警务科仍任警务股长职,伪满康德12年再次充任山河警察署长职务,直至1945年"九·三"光复。
王昆林在伪满洲国充当警务股长,署长时,仗权势欺压百姓,0钱财,贩卖鸦片,纵赌吃赌,无所不为,士商民等众目昭彰,怒不敢言。
1945年"九·三"光复后,伪满残余在五常县建立维持会时,成立了保卫总队。同年10月王昆林在五常县国民党部的荐举下当上保卫总队长。在他的策动下,将分散在山河屯、向阳山、长山、兰彩桥、五常堡、冲河等地的土匪建军搜罗一起,共1400余人,编成6个大队及1个直属大队。五常县的土匪建军至此形成一体。12月初,王又被国民党东北光复军吉东地区司令部罗大愚、政治部主任安庆涛委任为五常支队司令。
1945年12月31日,五常县城解放前夕,王昆林命第一大队长宋树棠带一中队去孙大骡子屯(今兴盛乡境内)阻击东北人民自卫军进驻五常,交战后宋树棠部溃败,五常县城彻底解放。王昆林见大势已去,便携直属队第三中队(王的嫡系部队)逃往小山子地区。小山子战斗打响前夕,在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小山子守敌即将崩溃之时,经商界代表再三劝说,王昆林在五常县维持会长李存甫(兼县长)的带领下,向解放军缴械投降。王投降后,民主政府按党的政策,以宽大为怀,对其以往罪恶未加追究。为使他有立功赎罪和重新做人的机会,派他去小山子城内做劝降工作,以减轻城内人民伤亡。王昆林入城后,与匪首王明德,陈振东、薛连峰等密谋之后,重回解放军驻地姜秀章屯,对人民解放军进行策反,玩弄-伎俩,密谋拉拢旧部伺机哔变。正在他做复辟梦时,其阴谋被识破,经审问王供认不讳,被就地处决。

日军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长藤野孙平大佐旧藏。
藤野孙平(1895-1943),日本陆军大佐,历任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机关枪队长、第35联队第1大队长、第52师团副官、南海第一守备队长。
生平简历∶
1895年6月23日生,石川县平民出身
1912年7月10日 毕业于 大阪陆军地方幼年学校
1914年5月29日 毕业于 陆军中央幼年学校
1916年5月26日 毕业于 陆军士官学校第28期步兵科,任 士官候补生,分配至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任勤务队附
1916年12月26日 任 陆军步兵少尉,担任小队长职务
1920年4月1日 晋升 陆军步兵中尉
1923年4月1日 任 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机枪关队分队长
1926年3月11日 晋升 陆军步兵大尉
1926年7月22日 定例叙勋 叙 勋六等 授 瑞宝章
1926年8月8日 任 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机关枪队长
1929年3月16日 任 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附(富山县立富山商业学校服务,军事教官职务)
1933年3月23日 定例叙勋 叙 勋五等 授 瑞宝章
1933年8月1日 任 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机关枪队长
1934年4月29日 昭和六至九年战役 战争结算叙勋 叙 勋四等 授 瑞宝章
1934年8月1日 晋升 陆军步兵少佐,任 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副官
1935年8月1日 任 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大队长
1937年4月20日 结束驻扎任务回国
1937年7月7日 昭和六至九年战役 战争结算叙勋(第3回,满洲驻扎部队叙勋)授 旭日小绶章
侵华战争前期负责华北警备,随后参加淞沪战役及南京战役,南京大屠杀后回国。
1938年3月1日 调任 留守第9师团司令部附
1939年8月1日 晋升 陆军步兵中佐
1939年9月23日 定例叙勋 叙 勋三等 授 瑞宝章
1940年4月29日 支那事变 战争结算叙勋 授予 功四级金鵄章
1940年7月10日 任 第52师团副官(即原留守第9师团)
1943年4月15日 调任 南海第一守备队长
1943年5月20日 战死 追晋 陆军大佐
1969年5月31日 战后追赠 勋三等旭日中绶章
1929年开始,时任步兵第35联队附的藤野孙平大尉在富山县立富山商业学校担任军事教官,也负责征兵及后备第9师团的演训工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后方进行征兵及训练,在学校里动员年轻人参军投身中国战场,在富山的后备第9师团内训练新兵后,为前方作战的第9师团主力部队源源不断地提供兵员。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作为步兵第35联队“野战队补充员”身份的藤野孙平大尉于2月29日从富山县火车站出发至上海战场,期间随步兵第35联队参加了大场镇、庙行镇、郭家宅、梁殷宅等地的战役,并在宝山县日军守备队担任中队长。1935年,藤野升任第35联队少佐大队长,1935-1937年间在伪满洲国驻五常县扎负责安保。在五常县驻扎期间,藤野少佐和当地的汉奸关系良好,当地伪政府的高官纷纷向日本主子献媚。由于藤野孙平在伪满洲国“皇民化”教育中的贡献,1937年7月7日进行的昭和六至九年第三回论功行赏中被授予了勋四等旭日小绶章。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了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战争前期,第9师团主要在华北担任预备队的任务,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藤野孙平及其领导的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也被划入了第9师团野战部队战斗序列。8月15日,第9师团被划入上海派遣军序列,随即参与到淞沪战役的前期准备之中。9月28日,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从吴淞口登陆,之后参与到苏州河的渡河作战中。面对国军的顽强抵抗,第9师团伤亡严重,死伤三千余人。11月7日,由第3师团步兵第34联队在苏州河西面阵地打开缺口,中国军队的苏州河防线全线溃败。在强攻渡过苏州河后,国军面临溃败局面,于11月13日,上海沦陷。随后日军顺势沿长江攻入了南京,并且制造了南京大屠杀。藤野孙平少佐率领其麾下的步兵第35联队第1大队参与了屠杀。在南京大屠杀中,藤野孙平砍坏了自己的94式军刀的刀条,握军刀的刀柄也是磨损严重。由于在上海及南京战役中的优秀表现,藤野孙平在1940年4月29日进行的侵华战争论功行赏中被授予功四级金鵄章。由于南京屠杀中的“优异表现”,藤野孙平少佐还被第9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赠送了瓷瓶。1938年3月1日,由于藤野孙平所在部队属于一线部队,自入华作战以来已征战半年,人马困顿需要休整,被调回日本国内。由于侵华期间军功卓著,藤野孙平很快分别晋升了中佐军衔,在国内休整期间,供职于留守第9师团系统。
1940年,日本着手吞并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印度支那,以留守第9师团为主体组成了第32师团和第52师团,其中第32师团前往中国南方作战,而第52师团则前往伪满洲国驻扎。1940年7月起,藤野孙平担任第52师团副官,随后在伪满洲国驻扎,负责安保及警备工作。悠闲的日子持续了近三年,1943年,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局势已然不妙,藤野孙平所在的第52师团被列入了南太平洋守备部队的预备队,藤野孙平中佐被任命为南海第一守备队队长。1943年4月23日,南海第一守备队编成完毕,共5个中队801人。4月27日,陆军下达命令,南海第一守备队乘坐“盤谷丸”号特设巡洋舰前往夸贾林环礁。5月1日,该守备队于广岛县宇品上船,4日从佐伯湾出发,护送任务由特务舰“间宫”与驱逐舰“雷”担任。5月12日,顺利抵达特鲁克基地。5月16日,从特鲁克岛出发,由驱逐舰“雷”护航,前往贾卢伊特环礁。抵达贾卢伊特环礁后,“盤谷丸”和“雷”原地待命,等待潮汐合适的时机让南海第一守备队登岛。5月20日下午,美军潜艇波拉克号(USS Pollack,SS-180)发现了这两艘船,抵近后发射了4枚鱼雷,命中“盤谷丸”3枚,5分钟后沉没。驱逐舰“雷”立即反击,投下了21颗深水炸弹,但是美潜艇只有潜水舵及电池遭受到了轻伤。“盤谷丸”上守备队陆军及船员包括守备队长藤野孙平中佐共496人死亡,474名被救后,重新执行了登岛任务。最终801人的守备队有301人登陆贾卢伊特环礁。死亡后,由于其死亡并没有获得战果,所以并没有追授金鵄章,而是追授了勋三等旭日中绶章,追晋了大佐。可由于日本战局吃紧,赏勋局连1940年侵华战争论功行赏的勋章勋记都没制作完,故藤野孙平的三旭一直等到战后才完成补发。可以确认的是,如果藤野孙平没有殒命太平洋,日本战败后的南京军事法庭一定会有他的死刑宣判。藤野孙平的阵亡也上了当时的报纸,战后于1957年,藤野孙平被招魂移入了靖国神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