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十三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十三版)

6 1.6折 38 九品

仅1件

浙江宁波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学模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18-08-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蒋学模 编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5610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8页
  • 字数 340千字
【内容简介】
  《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3版)》是我社老牌的大学公共课教材,此次第13版是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和近两年来中央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和重要文献精神,并广泛听取授课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作全面修订。
  从第12版到第13版,间隔也是两年。这两年中,对于政治经济学,有两件很重要的大事。第一件事:2004年1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重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要组织编写包括政治经济学在内的多门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被视为只处于非主流地位,处于主流地位的竟是西方经济学。这在共产党为执政党的社会主义中国,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相信在党中央的《意见》发布之后,在党的领导和部署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将努力奋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这个前景,大大增强了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目录】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涵及其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经济规律与经济主体——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性与规范性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源与流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分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与经济分析方法的现代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二重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

第二章 商品经济
第一节 商品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
第二节 货币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形态的变化与纸币
第三节 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和市场调节
第四节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商品外延的扩大
三次产业和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服务产品的价值和价值量——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

资本主义部分
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的买和卖
第二节 资本的增殖运动
资本增殖运动的基本阶段——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流通过程与价值构成——管理过程与价值构成——研发过程与价值构成——剩余价值率
第三节 剩余价值最大化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工资和生产组织形式
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与工资水平——资本主义企业形式的变化

第四章 资本流通与交易费用
第一节 资本循环与周转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和年剩余价值率
第二节 流通与交易费用
马克思的流通费用理论——交易与交易费用
第三节 交易费用与交易治理结构
交易过程的特点——交易的协调方式

第五章 平均利润、利息与地租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
利润与利润率——同一产业内部的竞争与超额利润——竞争手段和竞争类别——寡头竞争与合盟——跨部门竞争与利润平均化——利润平均化和生产价格——对利润率平均化的反趋势:行业壁垒
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
借贷资本与利息——金融中介与金融资本——信息与银企关系
第三节 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地价、地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积累——资本扩大的形式——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要求——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第三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矛盾
再生产矛盾的具体表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矛盾——比例失调的两种类型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危机的实质——危机的形成机制及其阶段性——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第七章 资本积累与企业社会化
第一节 大企业的构成及其形成原因
大企业的规模与构成——企业的横向联合和垂直联合——业主制企业向股份制企业发展——现代企业的新特征
第二节 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容——公司制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处理
第三节 现代企业中的净剩余分配
净剩余分配的形式——净剩余分享模式与企业分类——净剩余分配模式的驱动因素
第四节 现代企业与市场竞争
大企业与市场竞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大企业与创新

第八章 资本积累与国家的经济参与
第一节 国家经济参与的发展和原因
国家经济参与的发展——市场失灵与国家参与——国家参与的思想和政治条件
第二节 国家经济参与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宏观政策调节的目标——政府的财政调节——政府的货币调节——收入政策——经济计划与产业政策
第三节 国家参与的后果与政府管理
经济周期的新特点——菲利浦斯曲线——政府调节与政府失灵

第九章 资本国际化与国际垄断
第一节 生产的国际化
国际分工及战后的新特征——世界市场的新变化——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第二节 资本的国际化
资本输出与借贷资本国际化——产业资本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国际垄断利润的争夺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发达和不发达国家的矛盾
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并存及后者的基本特征——发达和不发达经济关系的起源和本质——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国际剥削——争取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
……
社会主义部分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生产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的调节机制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机制及其市场兼容性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结束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第13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