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社会民生信仰研究:以出土简帛文献为中心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秦汉社会民生信仰研究:以出土简帛文献为中心

55 4.7折 118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亚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亚虎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95123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5页
  • 字数 53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秦汉时期是我国汉民族及其民族文化心理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民生信仰文化的重要奠定阶段。受传世文献资料的制约,学术界以往对广泛思想背景层面的一般民众的信仰内涵的关注不够。随着秦汉时期作为实用手册性质的《日书》等数术文献的大批面世,为我们了解早期一般民众的知识、思想和信仰提供了可能。
  《秦汉社会民生信仰研究:以出土简帛文献为中心》从出土秦汉简帛文献资料入手,结合其他出土文字资料(如玺印、封泥、碑刻、玉石等)以及传世文献资料、民俗志史料等,从婚姻嫁娶、祈生孕育、死丧葬埋、裁衣佩饰、出行归往、疾病疗治、梦幻占禳、农事艺植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社会民生信仰的具体内容、信仰原理,以及对后世民俗文化的影响等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以期对一般读者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民生信仰文化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吕亚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近年主要从事出土简帛文献与先秦、秦汉史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各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著1部。先后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西安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各1次。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婚姻嫁娶信仰
第一节 嫁娶与时日宜忌
第二节 嫁娶与时空方位宜忌
第三节 嫁娶与神煞宜忌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祈生孕育信仰
第一节 两性交合时日宜忌
第二节 祈孕及孕期宜忌
第三节 胎儿性别转换与占卜
第四节 时日、方位与生子宜忌
第五节 生子不举
第六节 产后藏胞与妇幼保健信仰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死丧葬埋信仰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死日宜忌
第二节 招魂、铭旌与归煞信仰
第三节 葬埋时日宜忌
第四节 “告地书”中的冥界信仰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裁衣佩饰信仰
第一节 裁衣时日宜忌
第二节 佩饰与辟邪祈福

第五章 秦汉时期的出行归往信仰
第一节 行归择吉
第二节 祠行祖道
第三节 行时除道
第四节 急行厌胜

第六章 秦汉时期的疾病疗治信仰
第一节 致疾观念
第二节 问疾时日与疾病占卜
第三节 疗疾手段
第四节 疗疾时日宜忌

第七章 秦汉时期的梦幻占禳信仰
第一节 梦的认知
第二节 梦的占卜
第三节 梦的禳除

第八章 秦汉时期的农事艺植信仰
第一节 农事生产时日宜忌
第二节 祠先农信仰
第三节 禳除鼠害信仰
第四节 树木植、伐时日宜忌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