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棉花杂交种与杂种优势利用
  • 中国棉花杂交种与杂种优势利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棉花杂交种与杂种优势利用

10 2.1折 48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滋康、黄观武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YD2-A

上书时间2023-08-04

昌嘉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滋康、黄观武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10912646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1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农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是一条增产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在许多作物上已广泛采用。我国在杂交水稻方面的突破,为我国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棉花是常异交作物,长期以来被列为低杂种优势作物而被忽视。但我国的农业科学家和广大农业技术工作者,不被传统认识所束缚,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终于为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的广泛应用找到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两位资深研究员及棉花专家主编的这本《中国棉花杂交种与杂种优势利用》,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客观地介绍了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此书的出版、发行,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我敬佩我国老一代农业科学家尽职尽责的奉献精神,希望农业科技战线的专业人员、专家、学者,发挥优势、勇于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做出的更大贡献。
【目录】
序言
前言
编辑说明
棉花杂交种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研究史略
二、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演变
三、棉花生产上种植杂交种比种植常规品种的优点

第二章棉花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第一节棉花杂种优势的遗传
一、显性基因互补——有利显性基因说
二、等位基因互作——超显性说
第二节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研究
一、我国棉花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与利用
二、核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系MB的获得与研究
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的利用
第三节棉花细胞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一、哈克尼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二、哈克尼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可育恢复性研究
三、我国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三系法)研究
第四节棉花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第五节生物技术、外源基因、光能利用与生物学产量
一、生物技术导入异源基因
二、分子标记技术
三、基因工程与组织培养
四、外源基因及异常种质形成的杂种优势
五、提高棉株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学产量
第六节棉属种和野生种杂交
第七节棉花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第三章棉花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第一节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第二节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第三节陆地棉与野生棉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第四章棉花杂交种的选育目标与亲本选配
第一节棉花杂交种的选育目标
一、丰产性
二、优质性
三、抗枯、黄萎病性
四、抗虫性
第二节棉花杂交种的亲本选配
一、棉花杂交亲本的配合力
二、棉花杂种二代优势的利用
三、棉花杂交种的亲本选配
四、我国高产棉花杂交种亲本选配的特点

第五章棉花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
第一节棉花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状
一、皮棉产量的构成因素
二、幼苗势
三、叶冠层
四、株高与早熟性
五、光合面积
六、光合率
第二节棉花杂交种的产量优势
一、高产杂交种与常规高产品种的比较
二、棉花杂交种产量优势类型及适应区域

第六章棉花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
第一节纤维品质的遗传特性
四、外源基因及异常种质形成的杂种优势
五、提高棉株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学产量
第六节棉属种和野生种杂交
第七节棉花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第三章棉花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第一节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第二节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第三节陆地棉与野生棉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第四章棉花杂交种的选育目标与亲本选配
第一节棉花杂交种的选育目标
一、丰产性
二、优质性
三、抗枯、黄萎病性
四、抗虫性
第二节棉花杂交种的亲本选配
一、棉花杂交亲本的配合力
二、棉花杂种二代优势的利用
三、棉花杂交种的亲本选配
四、我国高产棉花杂交种亲本选配的特点

第五章棉花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
第一节棉花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状
一、皮棉产量的构成因素
二、幼苗势
三、叶冠层
四、株高与早熟性
五、光合面积
六、光合率
第二节棉花杂交种的产量优势
一、高产杂交种与常规高产品种的比较
二、棉花杂交种产量优势类型及适应区域

第六章棉花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
第一节纤维品质的遗传特性
一、人工去雄授粉制种
二、人工不去雄授粉制种
三、制种田
第二节不育系制种
一、利用核雄性不育“一系两用法
二、利用核雄性不育的“二级法
三、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法
四、二系法、三系法及与人工制种法的比较
第三节蜜蜂传粉三系制种(网室棉花)
一、蜜蜂授粉对三系生育期的影响
二、蜜蜂授粉制种对棉株性状的影响
三、网室蜜蜂授粉对衣分、铃重与纤维品质的影响
四、网室蜜蜂授粉对产量的影响
五、网室蜜蜂授粉对种子纯度的影响
第四节不同制种方法的杂交种种子生产成本

第十一章人工去雄育成的棉花杂交种
第一节抗病杂交种(其中4/5抗枯萎病,1/2耐抗黄萎病)
第二节优质纤维杂交种(绒长>30mm,比强度>31cN/tex)
第三节抗棉铃虫杂交种
第四节抗棉铃虫优质纤维杂交种
第五节彩絮棉杂交种
第六节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种

第十二章棉花不育系育成的杂交种
第一节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杂交种
一、抗耐病杂交种
二、优质纤维杂交种
三、抗棉铃虫杂交种
四、抗棉铃虫优质纤维杂交种
第二节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种
一、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
二、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交种

第十三章棉花杂种优势的生产利用
第一节人工去雄制种及其杂交种
一、丰产、抗病杂交种(20世纪70~90年代)
二、抗虫杂交种(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
第二节核雄性不育系制种及其杂交种
一、核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种
二、核不育二级法完全不育系杂交种
第三节最大年面积超100万亩棉花品种与杂交种及最大
年面积超10万hm2棉花杂交种
一、最大年面积超100万亩棉花品种与棉花杂交种
二、最大年面积超10万hm2棉花杂交种

第十四章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经验和展望
第一节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经验
一、新品种和新杂交种的同时选育
二、加强陆地棉强优势优质抗虫杂交种的研究和利用
三、品种(杂交种)选育、区域试验、良种繁育三个环节互相结合
四、杂种一、二代同时在生产上利用
五、扩大利用不育系和蜜蜂传粉制种
六、选育种子无棉酚、棉株高棉酚、抗虫、无农药残毒的棉花新杂交种
七、选育耐早及水旱兼用的棉花新杂交种
八、选育适于机械化操作、抗除草剂及麦后直播的超短季棉花新杂交种
九、征集种质资源、加强性状创新
第二节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展望
一、棉花杂种优势测定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二、亲本差异与杂种优势
三、近交衰退与杂种F2代优势的利用
四、陆地棉品种间的遗传差异
五、多种杂种制种方法的应用
六、杂种优势机理与预测
七、杂交种种子体系的完善
八、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
参考文献
编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