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监测体系研究与实践(2021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系列
¥
99
6.6折
¥
15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刘文艳;张依萌;许礼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文艳;张依萌;许礼林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1067862
-
定价
1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页
-
字数
1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系列
- 【内容简介】
-
长城作为我国现存体量**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复杂,风险影响因素众多,长城监测有着与其他文化遗产地监测的共通之处,更有着其特殊性。本书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文化遗产监测现状进行研究、评估,总结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的经验做法,评估其监测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监测成效;另一方面理清长城遗产特性和管理特点,以及已开展的长城保护工作,并通过实践研究,分析长城监测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及工作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长城监测体系框架及工作建议。
长城监测体系的科学构建不仅是提升长城保护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为我们逐步解决长城体量大、管控难、保存状况复杂等原因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难题提供了思路,也为其他大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 【目录】
-
绪论
一、长城监测体系研究的背景与目标
二、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监测的意义与作用
(一)监测的概念与意义
(二)监测实践
第一章 监测与文化遗产保护
一、监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一)文物调查
(二)评估
(三)确定各级保护单位
(四)制定保护规划
(五)实施保护规划
(六)定期检查规划
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分析与评估
(一)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
(二)遗产地监测工作
(三)监测成效
三、世界遗产地监测
(一)大运河
(二)莫高窟
(三)苏州园林
四、小结
第二章 长城遗产特性与监测需求
一、长城的特性分析
(一)长城的遗产特性
(二)长城风险因素分析
(三)长城重点点段分析
(四)世界遗产监测适应性分析
二、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整体保护、分段管理”与属地管理结合
(二)保护管理工作的“协调”职责
(三)“点、段”特性
(四)县域管理的重要性
(五)管理力量薄弱
(六)社会管理的突出特色
(七)特殊要求多、工作基础差
三、长城监测工作现状
(一)人工巡查
(二)长城监测技术实践
(三)填报世界遗产第二轮定期报告
(四)建立长城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总平台
(五)长城保护规划中的监测需求
(六)小结
第三章 长城监测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建设
一、长城监测信息系统分析
(一)建设要求
(二)建设思路
(三)建设要点
(四)系统构成与用户
二、长城监测信息系统建设
(一)总体框架
(二)运行模式
三、长城监测信息系统配套运行保障
(一)人力资源保障
(二)沟通协调机制
第四章 长城监测专题研究
一、长城破坏风险因素与监测方法研究――以金塔县为例
(一)金塔县长城破坏影响因素
(二)风险源分析
(三)金塔县长城破坏影响因素的影响结果
(四)金塔县长城资源破坏风险评估方法
(五)小结
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比在长城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一)需求与目标
(二)已有技术实践
(三)项目实施
三、雷达干涉专题研究
(一)需求与目标
(二)核心技术介绍
(三)已有技术实践
(四)项目的实施
四、人工巡查专题研究
(一)人工巡查监测综述
(二)长城监测巡检系统
五、监测实践数据与文物部门管理数据对比与相互印证
(一)三种监测数据的相互印证
(二)监测数据与2016-2017年长城执法督察案例的比较
(三)监测数据与2018年汛期险情的比较
六、案例总结
(一)三种监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二)监测实践所反映的管理问题
(三)基于三种监测方法实践结果的工作建议
第五章 长城监测体系建设框架研究
一、长城监测体系建设的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对现有工作进行整合
(二)由粗到精原则-与管理特点、遗产特性结合
(三)动态更新原则-根据评估不断调整、提升
二、框架建议
(一)组织架构
(二)体系架构
三、长城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二)工作内容
(三)实施步骤
附录
附录一 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设备使用情况一览表
附录二 长城沿线地形地类分析表
附录三 长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附录四 长城总平台与世界遗产监测总平台监测数据内容对比表
附录五 长城风险因素分布示意图
附录六 各省长城重点点段分布示意图
彩版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