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典之语
  • 佛典之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典之语

16 6.4折 25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田上太秀 著;杨永良 译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19

士不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田上太秀 著;杨永良 译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3330163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159千字
【内容简介】
  《佛典之语——走向觉悟十二讲》简介

  梁启超说:“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他甚至认为:“舍己救人之大业,唯佛教足以当之。”

  人们对佛教普遍存在误解,其根源极为复杂。概括起来说,可分为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在此暂且搁置不论,而客观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佛教经典的规模太庞大了,庞大到令人生畏的地步。

  基于这种现状,《佛典之语》对佛教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经典做了双重梳理,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本书的十二讲,即佛学的十二个命题,涵盖了佛教的基本思想,代表了佛家的智慧。

  第一讲的命题诸行无常,是说世间的根本是永远的变化。如《大般涅槃经》所说:“一切皆迁动”,“流转无休息”。世间一切永远处在变化之中,有来就有去,有生就有灭。“如同夜晚众鸟儿栖息于树上,清晨又各自散去。如同一叶扁舟抵达彼岸后,乘客纷纷离去。”而这种变化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正法眼藏》所说:“花于爱惜而凋落,草于弃嫌而丛生。”“我们希望鲜花一直盛开,但它总是随风飘落;我们希望杂草不生,但它总是无处不在。”

  第二讲的命题众缘和合,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皆因无数因缘碰撞而成。“事物恰如钟表齿轮间的关系,一个齿轮转动,其他的齿轮也便开始转动。”“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如同网结,提一网结则网结皆起。”《大般涅槃经》以鼓为喻,击鼓发声,既不是鼓槌发声,也不是鼓面发声,而是槌击鼓面才会发声,进一步展开说,是“因鼓、因空、因皮、因人、因桴和合出声”。

  这是对世间本质的深度探索。而《无明即烦恼主》等章节则是剖析烦恼产生的根源,《烦恼即菩提》、《中道》等章节则是教给我们如何面对烦恼的智慧。

  在其他章节中,本书还运用佛典,奉献了许多对佛学概念的思考,如对“空”的独到解读,对“一味”的精彩阐发,无不体现出佛家的智慧。

  本书采用的佛典几十种,从时间上说,可以看出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从空间上说,则包涵了各种宗派的基本思想。而在讲解中,又十分贴近今天的现实生活,让人感觉到,曾经遥不可及的佛家智慧,也可以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每天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的心在哪里?

  《佛典之语》愿意陪伴我们一起踏上追寻之旅。
【作者简介】
田上太秀,生于1935年。历任驹泽大学佛教系教授、禅研究所所长。现为驹泽大学名誉教授。文学博士。著有《佛教与女性》、《道元之心》、《佛陀临终之说法——完译大般涅槃经》等。
【目录】
前言  三法印——存在的三个命题   

第一讲 诸行无常――世间在流转

第二讲 众缘和合——永生不灭之物不存在

第三讲 无明即烦恼主――迷惑的根本是无明

第四讲 诸法皆空——世间如梦

第五讲 不二法门———解脱是一味

第六讲 三界唯一心——世间是妄想的产物

第七讲 身不净观――身体是污物之集合

第八讲 悉有佛性――佛祖也曾是凡人 

第九讲 烦恼即菩提――泥垢亦属身中物  

第十讲 中道――药多亦为毒   

第十一讲 四摄法――同情并非为他人

第十二讲 南无皈依佛――委身于佛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