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中期的净土教:以法照禅师研究为中心 (日)塚本善隆 著

54 7.9折 68 全新

库存10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塚本善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210135

出版时间2024-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4-01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其他

页数448页

定价68元

上书时间2024-06-13

杭州南山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对于法照禅师及唐中期的净土教的研究,以日本学者着手最早且成果最丰富。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著名佛教学者矢吹庆辉氏就在他所发表的《鸣沙余韵》中对英藏敦煌文献中的净土五会念佛赞文予以收录和解说。一九三三年,塚本善隆出版研究法照的巨著《唐中期の净土教——特に法照禅师の研究》,对国际学者影响很大,是一部享誉半个多世纪的巨著。本书所用的资料极为丰富,最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金石文字以外,就是敦煌遗书,主要材料为法照所撰《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中下二卷(缺上卷)。塚本善隆先用大量的篇幅叙述唐中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情况,从社会与佛教两方面说明法照大师的净土教的发展机遇,也为法照的净土思想提供了溯源性的考察。本书赠送唐长安寺观一览图一张。
译者序▕ 宗 柱
法照大师是在中国净土教史上留下深刻足迹之人。据敦煌出土的有关法照大师赞偈的数量来看,至少在唐、五代的敦煌地区,他的影响力尚在善导大师之上。但就是这样一位净土教大师,远在两宋时,对他的五会念佛已经出现了理解错误,甚至将他与善导混淆。虽然近现代以来,他的《五会法事赞》广略二本相继回流中国或被发现,但即便是对净土素有信仰之人,对其人其思想依然知之甚少。近几十年,国内有关法照大师的研究成果出了不少,但专门对法照大师作研究的专著依然阙如。这是我将塚本先生这本著作译介到国内的初衷。

本书原为塚本善隆先生于1929至1931年在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所作的系列研究报告之一,系其中的第四册,出版于1933年。1975年,又交由法藏馆出版了增订版。本书的价值,引用牧田谛亮先生的话说,是当时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划时代著作。作者打破了传统以藏内资料研究中国佛教的条框,广泛搜集运用正史、文集、金石等藏外文献,不仅对中国佛教史,对当时整个佛教学、东洋史学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书是法照大师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法照大师研究的唯一专著。随着新资料的发现,虽然在今天看来,本书的部分内容(特别是法照生年、籍贯方面的考证)稍显陈旧,但作为法照大师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价值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称此书为20世纪法照大师研究的扛鼎之作,毫不过分。

进入21世纪以来,法照大师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齐藤隆信先生尝试从礼赞偈的发展入手,评价定位法照大师及法照大师净土教。2015年出版的《中国净土教仪礼的研究-以善导、法照赞偈的律动为中心》一书,即是以善导与法照大师的赞偈为中心,对中国净土教赞偈全面考察的力作。据齐藤先生的判分,中国净土教赞偈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法照大师的赞偈代表了中国净土教礼赞偈的最高峰。这三个阶段是:

第一期(无韵的赞偈、仪礼)
这个时期,仅有口业的赞叹,不伴随身业的礼拜。属于这个时期的著作,有《往生论》(人藏本系统)、《赞阿弥陀佛偈》(敦煌本系统)等原本版本。这些著作专说赞偈,每个赞偈之间不进行礼拜。

第二期(插入无韵的礼赞偈、定型句,使之保持一定的旋律)
这个时期,礼拜与赞叹结合。处在这一时期的著作,有《般舟赞》及附加上定型句“南无至心归命礼”的《往生论》(《往生礼赞偈》所收本系统)、《赞阿弥陀佛偈》(现行流布本系统)等。可以定位为向第三期过渡的黎明时期的作品。

第三期(有韵的礼赞偈、仪礼)
这个时期的礼赞偈不单纯是宗教仪礼性的作品,还添加了文学性的因素。前半期为文学胚胎期,著述有善导的日中礼赞、《法事赞》。后半期为文学成熟期,代表著述是法照的《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等。

齐藤先生对法照大师赞偈的考察绵密周详,惜乎译者对音律相关的术语生疏,未能掌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敢贸然译之。只能抽取书中不涉及赞偈的一章,作为新世纪日本法照大师研究的代表加以介绍。又,塚本先生的《南岳承远传及其净土教》,作为法照大师研究的姊妹篇,与本书的内容可以互相发明,对了解法照大师的生平履历及思想形成也有帮助,一并作为附篇收录于此。若译者之译稿能为国内中国净土教特别是法照大师研究之一助,则幸甚。

作者简介
塚本善隆(1898-1980),日本佛教学者,爱知县人。1926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1928年,到中国北京大学留学。第二年回国,进人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从事中国佛教研究。曾任京都大学、佛教大学教授、京都国立博物馆馆长、日中友好佛教协会会长。1976年,被选为日本学士院会员。著有《唐中期的净土教》《中国佛教史研究·北魏篇》《日中佛教交涉史研究》《魏书释老志研究》等,有《塚本善隆著作集》7卷行世。

译者简介
宗柱,山东五莲人。现留学于日本佛教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净土教方面的研究。著有《<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在中日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 录
译者序
第一章 序说
第二章 代宗、德宗时代的长安佛教
第三章代宗、德宗时代的佛教诸宗派
第一节 不空的佛教
第二节 天台宗
第三节 华严宗
第四节 禅宗
第五节 大历、贞元长安佛教的一般性质
第四章 净土教的发展普及
第五章 法照传研究资料的检讨
第六章 法照传考论
第一节 乡贯俗姓
第二节 师事承远以前——东吴一庐山—南岳
第三节 关于南岳承远
第四节 法照在南岳——五会念佛的创立
第五节 五台山行——五台山信仰的勃兴
第六节 在五台山的感应启示
第七节 五台山竹林寺的建立
第八节 太原、长安地方的布教
第九节 示寂
第十节 法照的门徒
第十一节 法照传的要点
第七章 法照的著述
第一节 敦煌发现的诸断简
第二节《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广本)
第三节广本卷中概要
第四节 广本卷下梗概
第五节《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略本)
第八章 五会念佛
第九章《五会法事赞》所收的赞诗
第一节 赞诗的数量与作者类别
第二节 琮法师《净土礼赞》(广本十五,略本三十五)
第三节 善导的述作
第四节 慈愍的述作
第五节 其他诸师的赞
第六节 法照自作之赞
第七节 未标作者之名的若干赞
第十章 飞锡及少康的念佛教
第十一章 法照净土教的批判
第十二章 余论320
附录一 南岳承远传及其净土教
序言
第一节 传记资料
第二节 出家及师从唐禅师
第三节 智诜、处寂的教学与当时蜀地的禅风
第四节 游方与剃度
第五节 玉泉寺兰若和尚惠真的教学
第六节 南岳受戒与修学
第七节 慈愍三藏慧日的教导
第八节 承远的教学与南岳弥陀寺
第九节 门下法照和日悟
结语
附录二 法照崇拜及其礼赞仪的凋零

第一节 四个法照
第二节 法照崇拜
第三节 法照净土教行仪的凋零
第四节 五会念佛的展开
结语
附录三 法照略年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