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泠艺报合订本(八册)1994—2001

85 八五品

库存5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西泠印社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01-12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纸张胶版纸

上书时间2022-10-23

杭州南山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注:本次销售为库存报纸合订本,出版至今已有20余年,因保存不善(个别有黏连及略有霉点等情况),仅为8品左右,但绝不影响翻阅,如介意请勿拍。
商品描述
沿着白堤一路西行,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一迤粉墙黛瓦,墙内古木参天、藤萝葳蕤,摩崖题刻点缀其间,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印学圣地”——西泠印社。清光绪三十年(1904),丁、王、叶、吴等几位杭郡印人时常会聚于此,有立社之议,人因印集,社以地名,遂曰“西泠印社”。
早在创社之初,集辑、摹拓印谱就是印人乐于从事的雅事。“丁、王出所藏印集拓为谱,叶、吴屡承摹拓之役。每一谱出,辄风行于世,至是乃有组织印社之议起。”约与此同时,创社四英之一的山阴印人吴隐在上海积极响应,开设西泠印社门市部,除经营字画、旧书和书画篆刻用具外,又以“西泠印社”的名义辑刊印谱书籍。
西泠印社出于对金石画家的特别关注,集中编印刊行了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当时金石书画名家的一系列印谱与书画集,特别是较早采用了新兴的珂罗版印刷技术,复制精准、细腻逼真。所刊行的《悲盦賸墨》《缶翁墨戏》《金石家书画集》等八开大型画册,前后达数十集,是民国初年广受瞩目的重要艺术品出版活动,图谱流播海外,及于东瀛,使得晚清金石画派的声势更见扩大,并且影响了美术史的书写。可以说,20世纪早期美术史的话语体系建构,正是受到了出版传播活动的深刻形塑,而西泠印社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978年4月17日,为筹备西泠印社建社75周年大庆,“西泠印社”正式登记成为出版单位,业务范围为金石篆刻、书法、年画、挂历、绘画及相关理论专著、技法图书。在西泠印社出版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除了1979年创刊的《西泠艺丛》社刊就是1985年创刊的《西泠艺报》。《艺丛》与《艺报》,一时成为西泠印社编辑出版和学术交流的双璧,在印学界的影响不断扩大。
《西泠艺报》创刊于1985年,由西泠印社、西泠书画院主办。时任社长沙孟海先生题写报名,遵循“传统、经典、高端、真实”之理念,依托西泠印社资源优势,呼应时代要求,以全新的人文视角,主张传统文化艺术之生存状态、生活品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之精髓,为密切社员之间、社员与印学、书画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发挥起纽带与桥梁的作用,承载起当代书画家、篆刻家的历史期望。
《西泠艺报》是当时那个年代学习书、画、印重要的资料之一。主要介绍西泠印社、西泠书画院的学术研究和创作成果,汇集文化新闻和印社文史资料,及时记载印社社员、书画家们交流活动情况,介绍古今中外书画篆刻名作等栏目。每期都刊登诸多名家吴昌硕,沙孟海,潘天寿,唐云等的文章和书画、篆刻作品等,后因故停刊,当时所刊登的内容,时至今日来看也是有研究金石书画学的资料价值。南山书屋现有《西泠艺报》合订本共八册,从1994年1月到2001年12月为止,八年内容完整收录,可供资料备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注:本次销售为库存报纸合订本,出版至今已有20余年,因保存不善(个别有黏连及略有霉点等情况),仅为8品左右,但绝不影响翻阅,如介意请勿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