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子云先生《碑帖鉴定浅说》施安昌先生《善本碑帖论稿》(合售)

100 7.5折 134 全新

库存5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子云 施安昌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ISBN9787513408479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印刷时间2016-04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508页

定价134元

上书时间2021-06-22

杭州南山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碑帖鉴定浅说 / 马子云著
出版:故宫出版社2016.4
书号:9787513408479
装帧:平装16开162页
定价:36元

马子云(1903—1986年),男,陕西郃阳县人,汉族。幼入乡学,1919年进北京在琉璃厂碑帖铺庆云堂当店员,学得金石传拓技法。20世纪30年代他曾只身裹粮入关中,至咸阳访查茂陵,半月间风餐露宿,拓得霍去病墓前西汉大石兽11幅(拓本今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和法国远东学院)。先生拓铜器全型,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取透视原理和摄影呈像特点,精益求精,卓尔不群。与此同时,又十分注意石刻和碑帖拓本的鉴别与研究。1947年得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之器重,被招聘入故宫传拓铜器,并从事金石鉴定研究至终身。几十年间经其鉴选入藏的碑帖数以万计,其中不少为珍本和善本。1973年以后,在马子云主持之下对故宫院藏碑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排比、定级、编目工作,每有所得先生必一一记下,并将所积累的经验写成《石刻见闻录》(编入《碑帖鉴定》上篇)、《校帖随录》和《〈善本碑帖录〉补正》。又多次应邀去各省市博物馆、图书馆协助鉴定工作并指导青年。

马子云先生曾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先生去世后,家属遵嘱将其所收集保存的碑帖与手拓金石拓片约一千八百件捐献故宫博物院。

《碑帖鉴定浅说》详细论述了碑帖及墓志的起源、发展以及鉴定方法;从形式、内容书体、镌刻、传拓及装裱等多方面阐述了碑与帖的区别;从拓本的用纸、墨色、书体、藏印、题款等方面论述了鉴定碑志的依据。

目 录


第一章 碑之起源与发展
碑之起始与发展 / 碑碣之分 / 碑额与穿孔 / 碑与碑趺 / 碑额标题之书体 / 碑额标题位置与字数 / 建碑举例 / 碑文之概况 / 君讳与诔曰 / 碑文之撰与书 / 镌刻与摹勒 / 僧吏之镌刻 / 石师石匠之镌刻 / 选石 / 书体演变之概况 / 古碑一刻再刻 / 所谓“升碑” / 碑之“立与刻”
第二章 碑帖之分
碑之装裱 / 帖之产生与其形式 / 名帖简述 / 钩勒上石、刻字与传拓 / 帖之装裱
第三章 墓志之由来与演变
墓志之产生与碑禁 / 邙山出土晋志与小碑 / 墓志初期之形式 / 墓志演变与特殊形式 / 墓志记事之始 / 墓志之书法演变 / 墓志志盖 / 墓志之撰与书
第四章 如何鉴定碑帖
鉴定碑帖人皆可学 / 开始如伺学习 / 碑帖用纸概况 / 碑帖传拓与墨色 / 鉴定之主要依据与辅助依据 / 翻刻与伪造 / 新旧伪造各代石刻 / 新旧翻刻碑志 / 真本涂字与全面涂墨
附 武则天时所造新字
图版
善本碑帖论稿 / 施安昌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6.2
书号:9787547913819
装帧:平装346页
定价:98元

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碑帖鉴定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施安昌先生十余年来撰写的碑帖鉴定方面的学术论文三十六篇,其中包括对乾隆前后所拓《石鼓文》的研究、明拓《张迁碑》诸本的比较、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鉴定,以及对浙江省图书馆新发现《淳化阁帖》刻石的考察,对《汝帖》《绛帖》《星凤楼帖》《淳化阁帖》(清内府藏本)等旧拓善本的审定。对中国古代祆教的考察与研究,对于故宫所藏善本碑帖的梳理,对黄易、朱文钧、马衡、马子云等金石学家的系统研究等等。

施安昌1945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7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精于碑帖研究,在文字史、书法史、美术史方面也有所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