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阅读学

【正版有货可开发票;标题与图片不一致时,请质询】

154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龙协涛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TO壹 11一肆

上书时间2023-11-17

一叶知秋语的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龙协涛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80948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文学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学术前沿,探讨了文学阅读学的基本规律,作者将现代西方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论结合起来,联系中外文学创作及鉴赏的实践,实证阅读分析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以期建构中国化的文学阅读学的理论框架。
  全书11章,从文本对象与接受主体,文学语言密码的破译到阅读想像的超验性,从阅读中的情感导向到心理定势,从艺术符号的解读阅读者的自我确证和再创造。
  作者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努力把中国固有的名词、概念激活、更新,将西方的理论实现有效的嫁接和转换。本书引证丰富翔实,辨析透彻精到,文笔清秀朴实,熔中西文论于一炉,是一部有独到见解的理论著作。
【作者简介】
  龙协涛,1945年1月8日生,湖北省孝感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长、编审。曾任北京大学学报主编十年,任期内该刊蝉联第一、二届国家期刊奖,个人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
  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出版著作《艺苑趣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读者反应理论》(台湾扬智出版公司1997年)、《现代美育教程》(与人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等5本,选编《鉴赏文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担任其中金克木散文精选《华梵灵妙》、汪曾祺散文精选(京华心影)、张中行散文精选《桑榆琐话》三卷分主编等7本,发表学术论文、书评、文艺短论、随笔、散文等百余篇。
【目录】

概论
第一章文本对象与接受主体
第一节文本是召换性的语符结构
第二节文本对象与接受主体的双向交互创造
第三节读者的作品是上帝
第四节文本对象的客观规定性
第二章语言潜能的释放
第一节突破语言的逻辑规则
第二节借文句的阶梯跃入审美的时空
第三节“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
第四节整体的模糊把握
第五节必要的细掂精核、锱铢必较
第三章精神密码的破译
第一节由理解性诠释到深屋信息交换
第二节历史文化的观照
第三节哲学意味的体悟
第四节意象纷呈,触类多通
第四章阅读想像的超验性
第一节眼里所见不及心头供奉
第二节接受主体的非观实相像
第三节“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第五章读解流程中的情感导向
第一节接受主体的角色效应
第二节“热读”与“冷观”
第三节情感导向的两极性
第六章文学阅读的心理定势
第一节“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第二节期待-预设-回味
第三节证同下趋异
第七章雅俗共享:不同阅读层次的交汇
第八章艺术符号的读解
第九章文学接受是人的本质自我确证
第十章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永无止境
第十一章中国传统的文学读解理论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