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

正版。书脊上端有打角;内页无笔迹,无破损,无水印。书籍整体八五新,图对应实物

10 1.5折 68 八五品

仅1件

重庆沙坪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卫方、[意]皮特罗·科斯塔、达尼洛·佐洛 编;田飞龙 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J2-4-2

上书时间2024-11-22

渝濛書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贺卫方、[意]皮特罗·科斯塔、达尼洛·佐洛 编;田飞龙 译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5-04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49317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91页
  • 字数 4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是1999年由意大利权威法律学者筹办的一次大型国际法治比较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合集。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国际研讨会,而是在20世纪末举办的几乎囊括世界主要文明区域及其代表性法律学者的“文明对话”法律专场。作为西方现代性核心概念的“法治”尽管获得了理论形式上的完善和国际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但在具体的价值融入与制度实践上,尤其是在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语境中,仍然存在某种严峻的“接受性”障碍。这种异质文化共同体对于“法治”的审慎、排斥甚或有限接受具有复杂深远的民族、宗教、文化、殖民史与全球化背景,《法律的规则:历史、理论及其批评》诸多论文即围绕“法治”发生史与接受史的基本问题展开历史、理念与制度实践的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皮特罗·科斯塔,生于1945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法律史教授,《佛罗伦萨法律思想史杂志》编委会成员,《公法》杂志科学理事会成员。
  
  达尼洛·佐洛,生于1936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法哲学教授,曾在波土顿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作访问研究。1993年曾担任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研究员,曾在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多所大学开设讲座课程。
  
  田飞龙,生于1983年,江苏涟水人。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12),香港大学法学院LeslieWrightFellow(2014-2015),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和政治理论,公众参与和公共治理,代表性译著为《人的权利》(潘恩)、《宪法为何重要》(图什内特)、《卢梭立宪学文选》等。本书中译本的翻译组织者和统稿人。
【目录】
上海三联法学文库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引论
第一章法治:一个批判性的回顾
第二章法治:一个历史性的简介

第二部分欧洲与美国的法治
第三章法治与“英国人的自由”:戴雪的解释
第四章美国的人民主权、法治和“法官统治
第五章论法治国和德国宪法史上的个人权利
第六章法国的法治国与国家主权
第七章奥地利的法治国与宪法司法:汉斯·凯尔森的贡献

第三部分当代的争辩
第八章法治的过去与未来
第九章超越法治:法官的专制还是律师的混乱
第十章法治与性别差异
第十一章马基雅维利、共和传统与法治
第十二章论莱奥尼和哈耶克对欧洲大陆法治的批评

第四部分法治和殖民主义
第十三章法治与北美土著居民的法律待遇
第十四章非洲法治的殖民地模式:以几内亚为例

第五部分道德约束下的法治
第十五章道德约束下的法治:以当代埃及为例

第六部分法治和东方文化
第十六章”亚洲价值“和法治
第十七章法治与印度社会: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
第十八章中国法律传统和欧洲法治精神
第十九章中国的现代宪政
第二十章当代中国的人权与法治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徘徊于西方和非西方之间的”法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