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语
  • 反语
  • 反语
  • 反语
  • 反语
  • 反语
  • 反语
  • 反语
  • 反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反语

7 1.9折 36 八品

仅1件

河南开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沛理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5

冰棒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沛理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38534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6页
  • 字数 12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反语》为香港著名评论家林沛理杂文集,分为五部分,谈及香港、政治、经济、民主、教育、80后、媒体、电影、文化名人、明星等。文章风格独特,逻辑严明,持之以据,主旨鲜明,论述简洁有力。
  《反语》收入80多篇评论,有把香港现象当作文本般阅读和分析,也有从人的角度去理解香港现象、张爱玲、龙应台、韩寒、余秋雨、迈克尔?杰克逊和王菲,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权威那般服从,或者偶像那般崇拜。
  文章试图探讨在充满剥削、操纵和奴役的现代社会,个人如何可以活得更清醒和更自由。电影是长期关注的艺术形式及创作媒介,故本书也论及大陆与香港电影作者的得失、两地影业的发展、香港电影的身份危机,以及电影与权力及社会价值的关系。最后一部分思考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涉及文字的力量、话语权及软实力等议题。

【作者简介】

  林沛理,香港资深评论人。《亚洲周刊》、《信报》、《明报》及《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香港电台个人意见节目《讲东讲西》嘉宾主持。著有《影像的逻辑与思维》、《香港,你还剩下多少》、《能说“不”的秘密》、《破谬.思维》、《精彩的偏见》。

【目录】
第一部分香港作为标本

香港大学的尴尬

被打入冷宫的“常识”

通识教育培养批判力

假象与欲望绑架香港书展

香港人不懂得玩英文

英文的无孔不入

香港人的粤语乡愁

香港城市生活的力学和美学

玻璃就是城市的本质

商场在香港人生活中的角色

港人去哪里抽烟?

寂寞不寂寞

中产阶级的永恒困境

对富豪从崇敬到憎恨

贫穷与我们常在

富得只剩下一层豪宅

香港走到拐点了吗?

反高铁究竟反什么

错误口号与错误心态

被驯服的他者

重估香港价值

台湾行,香港不行?

香港社会的精神分裂

香港人主体性失落

港人新主体性的关键

英国核心价值与香港——香港人的“非典型被殖民者心态”二之一

香港为何是殖民特例?——香港人的“非典型被殖民者心态”二之二

第二部分谁又懂得

谁又懂得张爱玲

张爱玲的反讽秘密

张爱玲的警世寓言

张爱玲与伍尔夫

认真审视龙应台

龙应台的感伤主义

一味靠“故”

绝版的韩寒

政治公关师余秋雨

可惜挥霍了白先勇

谁也不可以活两次童年

艺术作品的“改造性的提升”

第三部分娱乐至死

拒绝Facebook的理由

Facebook的代价

维基揭密的壮观幻象

香港观众需揭竿起义

香港电视的另类迷奸

免费背后的巨大成本

香港是一个滔滔不绝的“谈话城市”

沟通与窃听的艺术

文化民粹主义的悲哀

媒体的选择与担当

传媒对名人的病态包装和炒作

第四部分另一种影像敘事

李安是狐狸不是刺

张爱玲不相信眼泪

李安未解放性压抑

她将自己释放出来

女性的罪与罚

早就说过的故事

写给自由的情书

走出悲情的海角七号

中国电影与香港

中国网民是品味判官

“艾滋孤儿”的真相错位

功夫梦里的西方心态

电子游戏化的电影

延伸乐趣与考验智商

香港电影怎么了

香港电影作者已死?

香港电影:春梦了无痕——“寻找香港电影的香港性”二之一

香港电影挥别香港性——“寻找香港电影的香港性”二之二

第五部分所在之处

中国妈妈的软权力

虐人又自虐的婚姻

常识在日常生活中节节败退

中文将会成为世界强势语言吗?

中国可以输出什么文化?

也谈中国受挫之痛

马可波罗式的敬畏

不期而遇的台湾经验

大悲当前,谦卑无语

我失掉的澳门

用庄子修正资本主义

过度自信的代价

马克思主义卷土重来

文字力量不容忽视

当性与政治纠缠

言论自由与冒犯的权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