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生态学(新1版)/21世纪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新编系列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环境生态学(新1版)/21世纪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新编系列教材

2.88 1.0折 30 八五品

库存4件

湖北孝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保华、刘辉、赵美微 编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62946441

上书时间2024-02-04

憨憨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保华、刘辉、赵美微 编
  •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2
  • 版次 1
  • ISBN 9787562946441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9页
  • 字数 3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新编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环境生态学(新1版)/21世纪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新编系列教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阐述了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发展和趋势,系统介绍了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理论、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生态监测与生态治理、生态工程、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建设实践。每章设置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讨论,试验与实训项目建议以方便教学。
  《环境生态学(新1版)/21世纪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新编系列教材》是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环境类专业和生命科学类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师生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0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学
0.1环境
0.1.1环境的概念与定义
0.1.2环境的分类
0.1.3环境要素
0.2环境问题
0.2.1环境问题的概念
0.2.2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
0.2.3全球环境问题现状
0.3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
0.3.1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0.3.2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0.3.3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
0.3.4环境科学的发展展望
0.3.5环境保护
0.4生态学
0.4.1生态学的概念
0.4.2生态学的发展
0.4.3环境生态学及其主要分支

1个体生态学
1.1生态因子
1.1.1生态因子的概念
1.1.2生态因子的类型
1.2主要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2.1温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2.2光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2.3水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2.4土壤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2种群生态学
2.1种群与种群生态学
2.1.1种群的概念
2.1.2种群的特征指标
2.1.3种群生态学的概念
2.2种群的增长模型
2.2.1若干假设
2.2.2世代不重叠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增长
2.2.3世代重叠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增长
2.2.4世代重叠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
2.3种群的调节
2.3.1概述
2.3.2密度调节
2.3.3非密度调节

3群落生态学
3.1群落与群落生态学
3.1.1群落的概念
3.1.2群落的基本特征
3.1.3群落生态学的概念
3.2群落的形成、发育和演替
3.2.1群落的形成
3.2.2群落的发育
3.2.3群落的演替
3.3群落的组成
3.3.1群落物种的种类
3.3.2群落物种的种群
3.3.3群落物种的种间关系
3.3.4群落物种的多样性
3.3.5群落物种的地位
3.4群落的外貌
3.4.1生活型
3.4.2季相
3.5群落内部结构
3.5.1群落的垂直格局
3.5.2群落的水平格局
3.5.3群落的时间格局
3.6群落间结构

4生态系统理论
4.1生态系统的概念
4.1.1什么是生态系统
4.1.2生态系统的范围
4.1.3生态系统概念的发展
4.2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特征
4.2.1生态系统的组成
4.2.2生态系统的结构
4.2.3生态系统的特征
4.3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4.3.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3.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4.4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调控机制
4.4.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控机制
4.4.2生态平衡

5生态规划
5.1生态规划概念、类型、内容
5.1.1生态规划的概念
5.1.2生态规划的判断标准
5.1.3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
5.1.4生态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5.1.5生态规划与传统规划的区别
5.1.6生态规划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
5.1.7生态规划的类型和内容
5.2生态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5.2.1生态规划的原则
5.2.2生态规划的程序

6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6.1概述
6.1.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6.1.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6.1.3自然保护区的结构和功能
6.2自然保护区建设
6.2.1明确建立保护区的必要条件
6.2.2选择建立保护区的具体地点
6.2.3规划设计保护区
6.3自然保护区管理
6.3.1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概念
6.3.2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基本原则
6.3.3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基本内容
6.3.4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和依据
6.3.5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基本方法

7生态监测与生态治理
7.1环境污染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
7.1.1环境污染概述
7.1.2污染物的概念、性质及分类
7.1.3污染的生态过程
7.1.4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7.2生态监测概述
7.2.1生态监测的概念
7.2.2生态监测的对象及类型
7.2.3生态监测的内容
7.2.4生态监测的特点
7.2.5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与优先监测项目
7.3水体污染的生态监测及生态治理
7.3.1水体与水体污染
7.3.2富营养化
7.3.3水体污染的生态治理
7.3.4水体污染的生态监测
7.4大气污染的生态监测及生态治理
7.4.1大气的组成
7.4.2大气污染源
7.4.3大气污染的类型
7.4.4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7.4.5大气污染影响及危害
7.4.6温室效应、臭氧洞问题及酸雨
7.4.7大气污染的生态监测
7.4.8大气污染的生态治理
7.5土壤污染的生态监测及生态治理
7.5.1土壤的组成
7.5.2土壤污染的特点
7.5.3土壤污染物及其来源
7.5.4土壤污染的类型
7.5.5土壤污染的生态治理
7.5.6土壤污染的生态监测

8生态工程
8.1生态工程概述
8.1.1生态工程产生的背景
8.1.2生态工程的概念
8.1.3生态工程的特点
8.1.4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8.1.5生态工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战略地位
8.2生态工程的类型
8.2.1种植业生态工程
8.2.2林业生态工程
8.2.3养殖业生态工程
8.2.4污染生态工程
8.2.5庭院生态工程
8.2.6城市生态工程

9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建设实践
9.1生态文明概述
9.1.1文明及各历史文明形态比较
9.1.2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
9.2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9.2.1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
9.2.2五级生态创建
9.2.3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
9.2.4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9.2.5生态文明的理念提炼与战略谋划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