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作家的都市体验与文学想象
有轻微变形
¥
20
1.2折
¥
16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李洪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90
上书时间2025-01-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洪华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4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95195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0页
-
字数
336.000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现代文学与都市文化关系密切而复杂。都市一方面是现代文学的物质基础,为现代作家提供生活资源和出版市场;另一方面都市也是现代文学的审美对象,为现代文学提供各类题材内容。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体验各不相同,既有地域性的文化差异,也因个人化的经历使然。本书主要以鲁迅、老舍、张爱玲、茅盾、沈从文、徐訏、新感觉派、象征派、现代诗派、九叶派、王安忆、方方、池莉、方方、池莉、叶兆言、苏童、贾平凹、叶广芩、王朔等的都市体验和都市书写为对象,探讨都市文化与现代文学之间的互动关联。
- 【作者简介】
-
李洪华(1971- ),江西瑞昌人,文学博士、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5人才“赣江特聘教授”、中国现当文学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博士后、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当代文学学会会长。出版专著《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中国左翼文化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嬗变》《古典韵致与现代焦虑的变奏》《文化启蒙与生命意识》等多部,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艺评论》《小说评论》《当代文坛》等发表各类学术文章1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20余项,先后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南昌大学中兴奖、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社会科学奖等。
- 【目录】
-
导言
章都市文化表征与现代文学生成
节都市的历史衍变
第二节都市的文化表征
第三节现代文学的都市成因
第二章鲁迅的都市体验与书写
节“爱恨交织”的北平
第二节“虽烦扰,但也别有生气”的上海
第三节“静悄悄”的厦门与“大热闹”的广州
第三章老舍的北京情结与重庆印象
节融在“血里”的北京
第二节小说里的“京味”
第三节战时的重庆书写
第四章张爱玲的上海身份与沪港“传奇”
节上海身份与都市体验
第二节新旧杂糅的上海想象
第三节殖民统治视域下的“香港传奇”
第五章沈从文、茅盾与徐的都市书写
节沈从文:“乡下人”的都市体验
第二节茅盾:左翼作家的都市书写
第三节徐訏:“自由主义”的都市想象
第六章新感觉派的文化身份与都市想象
节新感觉派的文化身份
第二节新感觉派的都市“新感觉”
第三节半殖民地文化语境中的都市想象
第七章象征派、现代诗派与九叶派的都市审美
节象征派转型后的都市书写
第二节现代诗派的都市审美
第三节九叶派的上海想象
第八章王安忆的上海书写
节女性视域的繁华旧梦
第二节上海精神的历史溯源
第三节都市书写的新视域
第九章冯骥才与池莉的市井书写
节“五方杂处”的津门与“九省通衢”的江城
第二节冯骥才的“津门”传奇
第三节池莉的“生活秀”
第十章陆文夫与范小青的苏州书写
节精巧的“园林”与温婉的“姑苏”
第二节陆文夫的苏州“小巷”
第三节范小青的“闾巷风情”
第十一章叶兆言与苏童的古城怀旧
节“帝王州”与“佳丽地”
第二节叶兆言的“秦淮人家”
第三节苏童的“南方想象”
第十二章贾平凹、叶广芩和王朔的都市书写
节贾平凹的西安书写
第二节叶广芩的北京想象
第三节王朔的京城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