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本草纲目

有粘贴

13 1.7折 78 八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李时珍 著;李智谋 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5-22

中南旧书社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明]李时珍 著;李智谋 译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7
  • 版次 3
  • ISBN 9787536677616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47页
  • 字数 90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手绘彩图白话本)(豪华珍藏版)》收录各类品物1000余种,精选简便行的附方7000余条,写实手绘插图近1000幅,并保留了切于实用的100类200余种常见病症的对症治疗方2000余条。《本草纲目》是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巨典,是世界科技史上最为宏大的记述,所有生民日常实用品物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医库中一部食物养生学及药物学巨著。集几千年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对后世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动物学、种植学及人们对日常食物品味的选择都构成了深远影响,是天下生民最切于实用的一部生活大典。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曾评价该书:“毫无疑部,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那部登峰造极的《本草纲目》。”而明代,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顶峰时期。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目录】
第一卷序例

神农本草经名例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六腑六脏

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

标本用药式

相须相使

相畏相恶诸药

相反诸药

服药忌食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李东垣随证

用药凡例

陈藏器诸虚

用药凡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神农本草经目录

第二卷百病主治

诸风

痉风

项强

癫痫

卒厥

伤寒热病

瘟疫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呃逆

霍乱

……

第三卷水部

第四卷火部

第五卷土部

第六卷金石部

第七卷草部

第八卷谷部

第九章菜部

第十部果部

第十一卷木部

第十二卷虫部

第十三卷鳞部

第十四卷介部

第十五卷禽部

第十六卷兽部

第十七卷人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