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家庭建筑城市
  • 性家庭建筑城市
  • 性家庭建筑城市
  • 性家庭建筑城市
  • 性家庭建筑城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性家庭建筑城市

13 6.5折 20 九品

仅1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宏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43

上书时间2024-05-22

淮阳县静文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宏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1
  • 版次 1
  • ISBN 9787810508308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9页
  • 字数 276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特别是以人自身的再生产为基本理论依据,尝试建立了以中国历史上的家庭组织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的住居学研究体系。探讨了家庭组织的产生与住居形成和发展的互动关系,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家庭制度的特征与住居形态的演变规律,提出了居住的原点以及广义居住和狭义居住的概念。本书还运用住居城市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历史上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制度和等级居住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揭示了城市性质的改变与城市活力再生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上的演变规律。本书还以苏州为研究案例,初步探讨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古城历史风貌的保护和延续的方法与途径。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活类型论

    1.2.2 文化人类学与住居

    1.2.3 住居生活史与住居

    1.2.4 生活文化与住居

    1.2.5 住居的相关概念与住居学

  1.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住居的相关概念与住居学

2 家庭组织的产生与住居的形成

  2.1 住居学为什么要研究人类的性行为

  2.2 住居学中的“性”与“性存在”

  2.3 信居学涉及性行为研究的内容

  2.4 性行为的限定与人类家庭的起源

  2.5 生活分类与住居

  本章注释

3 中国古代家庭制度的特征与住居形态的演变

  3.1 宗族社会的聚族而居

  3.2 家族社会的小家庭住居与大家庭的聚居

  3.3 家族社会封建家长制家庭的社会职能与住居形态特征

  3.4 居住的原点

  3.5 广义居住与狭义居住 

  本章注释

4 家庭与社会、住居与城市

  4.1 家庭结构与社会结构——中、西方国家的产生与城市的形成

  4.2 井田制度与中国古代聚落和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

  4.3 等级居住与城市和聚落空间构成特下

  4.4 中国古代社会城市与农村聚落的关系

  4.5 城市性质的改变与城市活力再生

  4.6 娼妓制度与城市住居

  本章注释

5 苏州古城街坊历史风貌的保护和延续

  5.1 古城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的形成因素分析

  5.2 风貌及风貌的特性

  5.3 居住模式

  5.4 苏州石城街坊住居的现状调查

  5.5 苏州古城风貌的保护与延续及街坊整治更递的途径和方法

  本章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