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瓷器(上、下)塑封全新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瓷器(上、下)塑封全新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瓷器(上、下)塑封全新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瓷器(上、下)塑封全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瓷器(上、下)塑封全新

150 5.0折 300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建明 编著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墨轩书舍的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建明 编著
  •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3162029
  • 定价 30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770页
  • 字数 774.000千字
【内容简介】
书稿以陶瓷文化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按照历史时期的顺序依次展开。按照历史时期的断代和瓷器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分为27个篇章,历史时代涵盖先秦原始瓷、夏商周、秦汉、隋唐五代、宋金、元、明。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截至隋唐,是中国原始瓷起源、初步初步成熟发展的时期;下卷为宋金、元、明时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大发展和全面辉煌时期并在宋代陶瓷全面辉煌之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在具体内容上,一是介绍了陶瓷的起源及各个历史时期陶瓷发展的情况,包括原始瓷的发现,瓷器的种类、特点、生产、各种用途、地域特征、不同形制等,以及其所反映的精神文化内涵。二是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瓷器发展的特征、成就和影响,这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如夏商周时期主要是陶器的起源和发展;两汉以后瓷器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两晋南北朝时期重点介绍了江南瓷器及其生产;隋唐五代重在瓷器品种、形制、装饰的多彩多样,并结合隋唐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特征介绍了隋唐瓷器的外销;宋金时期将定窑、耀州窑、汝窑等各个地区的瓷器分别介绍,讨论了各地官窑的发展,逐一析明了各窑陶瓷的不同特色;元明以后陶瓷的新发展即彩瓷和白瓷的大发展,以及受外来影响以后瓷器产品的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简介】
郑建明,复旦大学教授、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长期从事野外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过越窑、龙泉窑、婺州窑、瓯窑、德清窑及原始瓷窑址的调查与发掘工作。近几年主要承担国家文物局越窑考古工作规划的实施与指南针计划“瓷之源”课题研究,重点探索中国瓷器起源问题,先后发现多个节点性窑址,将中国瓷器的烧造历史上溯至夏代,同时初步建立从夏商至秦汉时期中国瓷器起源的完整发展过程。已出版多部大型考古发掘报告和专著。

彭晓云,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鉴定部馆员,从事古代瓷器的征集鉴定与研究工作。发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两件元代钧窑双耳连座瓶的再认识》《元代景德镇窑模印瓷器初探》《宋金时期莲花形瓷炉刍议》等文章,独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陶烟五色中国瓷》一书,参与《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系列、《海宇会同——元代瓷器文化展》《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等图录、书籍的编写撰稿。

张米,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研究馆员。从事古代瓷器、玉器、杂项、印章等藏品的保管、研究工作。曾参与“馆藏古代瓷器艺术展”等40余个展览的文物筹备、39万余件古代文物清点移库、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南海出水瓷片文物整理等工作。主要论著:《“大明万历乙卯年”漳窑瓷雕铭文新释》《元代瓷质酒具的创新及其历史根源探究》《元代宫廷用瓷之管见》《繁盛和谐 吉祥有鱼:考古出土的龙泉窑双鱼纹赏析》等,参与多部图录撰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