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与在场.Ⅱ : 2022《三联生活周刊》年度精选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场与在场.Ⅱ : 2022《三联生活周刊》年度精选集

16 2.8折 58 全新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小六

上书时间2024-05-17

雨一直下蜷蝾的书摊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3102640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报道内容的精选集。涉及当下最热的“元宇宙”概念的解读;将女性从话语场中挖掘出来,展现女性偶像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可能;记录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探索人物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对中国与世界,年度最为精彩而浓缩的记录。
  《三联生活周刊》坚持新闻长期主义,重返现场的理念,记者在信息喧嚣的时代,感受自己内心安静的强大力量,记录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变化,大众的社会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观察社会的百态,关心人的性情、情感。同时,他们也借用历史学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当下做的每一篇具体稿子的意义,使之成为这个时代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如此,《三联生活周刊》有雄心逐渐构筑一部视角独特的当代史。
  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在于每篇文章后面的“记者手记”及“主编点评”,解读相关文章的成功之处,体现了《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写作的标准。因而这也是广大传媒从业者和写作爱好者值得借鉴的一部写作秘笈。
【作者简介】
 

《三联生活周刊》

由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具有良好的声誉,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杂志,曾荣获中国百强报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最美期刊等荣誉。
【目录】
第一篇 女性的选择

 

第一章 谷爱凌:正常生长/3

谷爱凌曾说,她是在一个充满偶像的环境中长大的,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偶像,激励女性参与运动,突破界限。如果说,偶像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相信人生的某种可能性,并为之付诸行动,那么,谷爱凌的最大弱点,可能就在于她过于“完美”。从无与伦比的个人成就,到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当人们慨叹她的一切,并试图用天赋、热爱、教育、金钱等简单标签来解释这种完美时,对偶像的钦佩容易堕入两条歧路:或是“遥不可及”的虚妄,或是盲目复制的疯狂。

 

“一定能完成” / 4

太浩湖常客 / 8

滑雪队的“异类” / 13

乐土 / 21

优等生 / 24

十年之约 / 29

机遇与梦想 / 35

冲刺 / 41

 

第二章 张伟丽:重回巅峰/54

在重新夺回UFC金腰带那场比赛开赛前,张伟丽站在酒店落地窗旁俯瞰时代广场,大屏幕上正滚动出现自己的大照片。那一刻她已酝酿好了获胜感言:“之前我觉得我是中国的伟丽。现在来到纽约拿到腰带,我觉得我是世界的伟丽了。”

 

再一次见证 / 54

重站巅峰 / 58

“补课” / 61

相识 / 66

从“假小子”到“世界的伟丽” / 72

 

第三章 她们讲述的世界/82

由这七位作家,当然无法概括当今女作家写作的全貌,甚至无法总结出绝对可靠的结论,但是作为阅读文学、了解女性和讲述世界的入口,她们一定都是精彩的。

当我们认为不应该以“女性主义”作为唯一的入口去看待女性书写的作品时,反过来,是否所有女性作家的笔下都可以找到所谓女性独有的叙述经验?

 

女性视角不等同于女性主义 / 83

文学的普遍价值不在于避免“一地鸡毛” / 86

把“女人”从话语场挖掘出来 / 88

 

第二篇 个体的命运

 

第四章 对话网暴者:我是“巨魔”/97

躲在“匿名”的面具之后,网暴者不全是生活不如意的“失败者”。他们大都年龄尚轻,但都有着不小的“网龄”,他们涉世未深,也经历着各不相同的人生处境,有的想通过互联网“主持公道”,实现抱负,有的只是出于发泄、无聊、玩笑或者焦虑。他们是现实中的普通人,但在网络上,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极度的冷酷、漠然和固执。

 

“荡妇”“杀猪盘” / 97

攻城略地 / 100

天降正义 / 104

“我上头了” / 108

“注意安全” / 112

 

第五章 刘学州的想象与死亡/118

想象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它接近实现的时候。

 

一则视频 / 118

北孟村 / 121

死亡教育 / 124

好孩子 / 126

第一次自杀 / 130

父亲 / 133

房子 / 136

大海 / 139

 

 

第六章 高考十三年/149

2009年至今,唐尚珺读了13年高三。拍摄《高十》那年,他27岁,说自己想走出农村的圈子,但这几年,他报考大学的第一专业都是农学。

 

高十六 / 149

清华梦 / 152

怪病 / 155

谎言 / 157

诱惑 / 160

泥潭 / 162

 

 

第七章 “杀马特教主”,荣光与黯淡/171

罗福兴是一个多向度的人。现实中,他早早辍学,混迹于工厂和美发店;网络上,他命名了一个叫“杀马特”的家族,并将其发展壮大成为非主流青年中最著名的一支,以至于现在再去复盘非主流,只能想起“杀马特”这个响亮的名头。最辉煌时,他经历了全网反杀马特行动,杀马特成为“低幼”“脑残”“土嗨”的代名词。在一片群嘲中,他退出网络,回归现实。多年之后,谁承想早已落幕的杀马特被重新定义为青年亚文化,这位昔日的“教主”似乎重新找回了新时代的流量密码。

 

凤舞九天 / 171

杀马特,我爱你 / 175

重入网络江湖 / 179

 

 

第三篇 人间世

 

第八章 “八条一号”:云南老北京/187

扎根在胡同,开的店就是现实版的茶馆。

 

 

第九章 一只鸡蛋的历险记/199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鸡蛋消费国,每年要吃掉超4000亿枚鸡蛋,约等于全球总量的40%。因为其刚需、高频的特性,鸡蛋成了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畜产品。蛋鸡养殖是特别精细的工程,但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绝大部分鸡蛋都是由中小散户生产的,销售要通过层层中间商,价格忽高忽低,质量参差不齐。

这种情况下,规模化养殖或许是不多的出路之一。但在原材料等成本大幅上涨之际,鸡蛋的规模化生产也面临一定挑战。

 

保供 / 199

蛋价的传导 / 202

小规模,大群体 / 206

规模化“不经济”? / 211

 

第十章 安宁的价值:一位沧州医生的尝试/221

当恶性肿瘤进入中晚期,患者也走到了医疗的真空,从大城市的大医院返回家乡,这些被认定“没有治疗价值”的患者不仅要忍受剧烈的疼痛,还要面对被反复驱逐的现实,对于儿童肿瘤患者来说尤其如此。

在河北省沧州市的一家公立医院里,医生郭艳汝想建一个科室,专门接收那些遭遇过无数次拒绝、饱受病痛折磨的癌症终末期患者,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她想尽己所能,让他们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获得尊严与平静。

 

一支舞 / 221

死亡 / 223

疼痛 / 226

治疗 / 229

生者 / 233

告别 / 235

安宁 / 237

 

第四篇 真实与想象

 

第十一章 元宇宙的梦想与现实/247

互联网产业的先行者所要创造的元宇宙不仅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

但是,无论元宇宙发展到何种程度,这些问题都值得被反复探讨:人类的感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替代或欺骗?全面数字化究竟是不是人类前进的方向?如果生活中的一切皆可以被数字化,那么生活本身的意义又在哪里?

 

元宇宙从何而来 / 247

“虚拟现实”的前世今生 / 251

属于谁的元宇宙? / 258

更多的问题而非答案 / 263

 

 

第十二章 “山光满几”:中国书房的空间哲学/273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帝王到文人,但凡读书人都需要自己的书斋,或在宅邸,或在山野,陈设有奢华,有简朴,但阅读与雅趣带给他们的精神满足感是一致的,他们坐在小小的案几前,俯仰宇宙与天地,内观自己,便是倪瓒说的“山光满几”之意。而以今人看来,书房在其内部陈设形成一套秩序和标准的过程中,又被附上了更多对应社会结构衍变的观看方式。

 

故宫大展:物的观想 / 274

理想与束缚 / 278

独处的精神居所 / 281

品位、门槛与愉悦感 / 28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