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导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上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10册)

有外盒

50 9.8折 51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政治思想史》编写组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0

上书时间2024-05-14

中原藏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政治思想史》编写组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5
  • 版次 1
  • ISBN 9787040344684
  • 定价 5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6页
  • 字数 4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内容简介】
中国政治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性升华,它历经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始终没有中断,为人类政治发展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国政治思想所包含的丰富政治经验、政治智慧、政治思维,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不仅是中华文明,而且是全人类政治文明宝库的重要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吸收借鉴其中的积极成分,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自从有了政治活动,就有了人类对政治活动的认识。政治思想是人们认识政治活动的思想成果。
我国政治思想历史悠久,在《周礼·地官·遂人》中已有“掌其政治禁令”之说。一般来讲,中国古代“政治”一词有时指治民,“政以治民”,有时也指对国家政事的治理,“政治然后民劝之”。
【目录】
导论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
四、学习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商代西周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
二、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
三、商代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四、商代西周时期文化发展状况
第二节商代的祖先崇拜与王权观念
一、商代占卜活动及其政治意义
二、甲骨卜辞中的商代神灵观念
三、从祖先崇拜到王权至上观念
第三节西周初期的“敬天保民”思想
一、商周王朝更替对西周政治思想的影响
二、周公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
小结

第二章春秋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王室衰微与社会秩序的动荡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瓦解
三、思想的活跃与私人办学风气的兴起
第二节孔子的仁、礼学说与德治主张
一、“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
二、“仁”与修身
三、“礼”与德政教化·
第三节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一、老子的“道”论
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小结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兼并战争与统一的历史趋势
二、列国变法
三、郡县制的实施
四、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第二节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性善”论
二、“王道”论
三、君权天授论
四、施仁政的政治主张
第三节荀子以性恶论为前提的礼治思想
一、“性恶”论
二、礼治与恢复三代之治
三、尚贤使能与富国富民
第四节墨子以兼爱、尚贤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一、兼爱与非攻
二、尚贤主张
三、尚同主张
……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宋元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九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十章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十二章维新派的政治思想
第十三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十四章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
结语
阅读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