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第四卷):再生产的近代知识
¥
12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黄东兰 编;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主办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东兰 编;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主办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0-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77605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6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新史学(第4卷):再生产的近代知识》是探索史学发展新路的连续出版物,已出版三卷。本卷旨在对“约定俗成”、业已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近代知识进行审视:近代知识如何“约定”?如何“俗成”?这类约定俗成在近代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中是如何发生的?具体而言,本卷涉及三个有关近代知识的问题:第一,“近代知识”是以何种方式被叙述或呈现的?第二,“传统知识”在面对“近代知识”时,作出了何种自我变通?第三,当一种制度、概念、生活方式或改头换面、或原封未动(此种情形仅限于“器物”层次)地被接受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些便成为人们思想观念里、或者是社会生活中的新“传统”。这些新传统是如何形成的?收入本卷的9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考察。
- 【作者简介】
-
黄东兰 日本爱知县立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近代中国の地方自治と明治日本》,汲古书院,2005年。
张寿安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关晓红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晚清学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孙青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晚清之“两政”东渐及本土回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 【目录】
-
变通
引言:再生产的近代知识
张寿安:安门之学:钩沉传统学术分化的一条线索
前言:中国近代知识转型
从龚自珍“天下第一序”谈起
阮元学圈的学术事业
戴震以降的“说经”传统
结语:晚清的另一层转折
关晓红:殊途能否同归:立?科举后的考试与选材
引言
统一抡才与培才
各种学堂考试与规章
选才用人趋向
殊途难以同归
孙青:“以《周官》为之纲”:清末新政前后朝野对传统资源的应用一例
引言
戊戌前后维新派以名周礼》论西政的情况
“某大吏等杂聚败叶之论”一一张之洞《劝学篇》对《周礼》的应用
庚子辛丑之际清廷“诏议变法”与《周礼政要》的推出
清末科举改制与《评点周礼政要》
官方的读经构想:癸卯学制设计的《周礼》课程方案
余论:作为表达方式的喀周礼》
融会
岸本美绪:中国史研究中的“近世”概念
引言
日中两国早期的“近世”论
“近世”和“近代”
多种多样的“近世化”
仓田明子:《资政新篇》的西学知识与基督教之影响
《资政新篇》的修改
从《资政新篇》看洪仁玕在上海租香港的经历
结论
黄东兰:书写中国——明治时崩日本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的中国叙述
引言
“支那史”的创出
“开化”与“进化”
从“支那史”到“东洋史”
时间与空间表象
余论:“日本不在”的隐喻
顾德琳:近代中国和“人种”概念——“全球本土化”问题的历史探讨
引言
我们是否为“黄色”
“我们”是谁
结论
发明
陈蕴茜:山歌如火:《刘三姐》的性别意识与阶级抗争
谁的“刘三姐”
寻找“刘三姐”
再造“刘三姐”
“刘三姐”的阶级抗争
结语
许国惠:样板戏里的革命:领袖、群众、阶级斗争
引言
从沪剧现代戏到京剧现代戏
从京剧现代戏到京剧样板戏
五部京剧样板戏定稿本的主题
结论
作者简介
征稿启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