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朝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

11.28 4.9折 23 九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渔 原 著;汉宝德 导读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24-15

上书时间2024-05-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品相如图,以免争议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渔 原 著;汉宝德 导读
  •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1008688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19页
  • 字数 120千字
【内容简介】
  《闲情偶寄》是中国清代一部关于艺术生活和审美现象的内容驳杂的著作。刊行于康熙十年(1671)。《闲情偶寄》一书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部,其中相当大篇的幅论述了戏曲、歌舞、园林、建筑、花卉、器玩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审美现象。书中有关戏剧美学的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导读者汉宝德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他是以明末清初的读书人其精神和美学观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怎么样去游戏人间,寻求生活中的情趣,如何过得愉快,活得痛快,寻求的是感官的满足。汉先生的着眼点在于李渔谈居屋的设计,并归纳出三个美学原则:用人情来表达王道。第一是不要儒家的伦理思想与中庸之道,要找到一条新路。如果每个事情还是要回复到中庸之道,那就没有情趣可言,所以求新求变是很重要的原则。第二点是既要风雅,亦谈庄论,实质上是情理兼备,在追求风雅生活时不忘的礼制,而礼制实际上是知性的基本。第三点是李渔认为非常重要、一再强调的观念,就是要节俭。把这些原则运用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经营出富于情致的居住空间。
【作者简介】
  知名建筑师和建筑学者。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1967~1977)、美国加州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74~1975)、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1977~1982)、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处主任(1981~1987)、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1987~1995)、国立台南艺术学院筹备处主任(1993~1996)、国立台南艺术学院校长(1996~2000)、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2001)、总统府国策顾问(2000~2004)、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2002~2008)。

  现职担任总统府资政、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世界宗教博物馆荣誉馆长、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董事长、信义基金会董事、台北市文化局顾问、台北市古物审议委员、台北市文化资产审议委员、台北市文献委员、宜兰县公共艺术审议委员等。

  [绘者简介]

  游峻轩

  第一次会拿笔时,就把眼前的黄色挖土机给画了下来,彷佛那台黄黄的挖土机也为眼前挖出了一条画之路;画之路有了起点,沿路的风景,都要一一画上。插画作品有《夏之绝句》、《小叶的外星兔》等。
【目录】
他们这么说这本书

和作者相关的一些人

这本书的历史背景

这位作者的事情

这本书要你去旅行的地方

导读 汉宝德

图解江南园林 游峻轩

原典选读 李渔原著

这本书的谱系

延伸的书、音乐、影像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如图,以免争议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