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于演变
  •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于演变
  •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于演变
  •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于演变
  •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于演变
  •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于演变
  •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于演变
  •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于演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于演变

20 7.1折 2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笠荃 著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62

上书时间2024-06-16

洪威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笠荃 著
  •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2949624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0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解答了四个问题:龙的真实情况,龙文化的结构与内容,龙、文化走向迷乱的原委,龙文化的醒世意义。《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最大亮点是确证了龙是龙卷风的古名。散见于大量占籍中的龙实况记录,是中国古人对龙卷风观察或体验的表述;奇异多样的龙图像是古人以象形与会意结合的思路对龙卷风各种动态的精彩描绘。龙是什么——这个几千年来众说纷纭、令人困惑的问题,终于有了个令人信服的科学答案。《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对文学、艺术、宗教、民俗、政治等领域的龙文化内容,分别作了解说,行文精练、准确、生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其中,对甲骨文、古文都作了白话译解;对龙的神话、龙的造型、甲骨龙卜辞、《周易》龙爻辞、龙的成语、《楚辞》及古诗文中龙的描写等都作出了新的科学解释,令人耳目一新。对兜文化走入迷雾的原因与过程,《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也作了系统考察,对流行的误解都举出实例予以分析反驳。
中华龙文化史昭示: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巨大的潜力,但要将其充分发挥出来,持续发展而不停滞,必须特别重视两个条件科学和民主。这和五四运动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是完全一致的。
【目录】
绪言解千古之谜。靠科学和毅力
一、研究龙文化的动因
二、研究龙文化的方法
三、研究龙文化的过程
四、龙文化的启示
第一章追溯龙文化的起源
一、两类引人瞩目的资料
二、现代龙卷风理论简述

第二章龙气象实况记录
一、龙实况记录在哪里?
二、龙实录是龙文化的中心内容

第三章甲骨文龙字与龙卜辞的本义
一、甲骨文龙字的结构
二、龙卜辞解读
三、龙字形的演变

第四章雄伟、天真、奇幻的龙神话
一、神话的基本特征
二、龙图腾神话
三、女娲杀黑龙抗水灾神话
四、龙大人神话
五、烛龙神话
六、龙战神话
七、骑龙御龙升天神话
八、龙治水神话
九、龙司雨神话
十、龙司乐神话

第五章龙造型的思路与艺术风格
一、古人构图的思路
二、原始社会龙造型及其含义
三、三代龙造型的主要类别及其演变
四、商周凤纹及龙凤纹
五、秦至清代龙造型的特点及其演变

第六章古人对龙的本质、特点、规律的表述
一、《易经》龙爻辞:龙的运动过程规律
二、孔子关于龙的本质的谈话
三、王充对龙的传说的分析批判

第七章龙在中国文学中的角色
一、《楚辞》中龙的丰富内涵
二、彝族史诗《创世纪》中的龙
三、两首极少见的涉龙古诗
四、古诗词以龙喻人、物、事
五、关于龙的成语
六、著名古典小说中龙的几种角色
七、现代民间龙的传说
八、借龙言志或说理的短文

第八章龙的舞蹈、龙的电影、龙的戏曲
一、龙的舞蹈
二、龙的电影
三、龙的戏曲

第九章龙与中国民俗
一、龙的气象谚语
二、龙为雨神的迷信
三、十二属中的辰龙
四、与龙有关的葬俗
五、与龙有关的传统节日
六、古代装饰风俗与龙生九子的戏言

第十章帝王对龙纹、龙迷信的利用
一、龙原是商周诸侯地位的标志
二、皇帝龙种:一种愚民的谎言
三、用龙吉词作年号
四、帝王皇族冠服的龙纹装饰
五、皇帝册封龙王

第十一章龙文化走向迷乱之原委
一、从误解龙(龙卷风)为神异动物到寻找地下龙骨
二、以鼍、鳄、守宫、蝾螈与某种龙图近似滑到将这些动物与龙混为一谈
三、从龙奔腾似马的比喻滑到龙即马的误断
四、从龙长似蛇的形容滑到龙蛇相混
五、以龙图与传说异于任何动物而误认龙为幻想之产物
六、龙即龙卷风的资料被世俗成见曲解
七、龙为雷电、虹等天气现象的猜测
八、龙的外延趋向扩大化、庞杂化
九、从星取龙名滑到龙与星(苍龙七宿)混为一谈

第十二章龙文化的内涵、结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龙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二、龙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