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三版)
  • 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三版)
  • 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三版)
  • 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三版)
  • 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三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三版)

5 1.3折 39.9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湘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极峰、杨小兰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60一2

上书时间2024-05-24

阿云旧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极峰、杨小兰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0
  • 版次 1
  • ISBN 9787040526127
  • 定价 39.9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2页
【内容简介】
  《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三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紧跟机器人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对机器人技术按开发应用领域分类进行了调整,编入部分新前沿技术,简要插入编者在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增加若干计算和课程实验示例。
  本次修订继续保持前两版注重系统性、突出应用性、体现可读性、选材新颖性的风格特点。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机器人本体结构、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语言与编程、工业机器人、操纵型机器人、仿生机器人以及附录,各章后均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该书还配套有多媒体课件、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以及各种机器人技术及实例的视频文件等数字化资源,部分资源还以二维码的形式在书中呈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三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或选修课、专题讲座教材,也可作为远程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机器人发展简史
1.1.2 机器人的定义
1.1.3 机器人技术的研究领域与相关学科
1.2 机器人的分类
1.2.1 按机器人的开发应用领域分类
1.2.2 按机器人的发展程度分类
1.2.3 按机器人的性能指标分类
1.2.4 按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分类
1.2.5 按坐标形式分类
1.2.6 按控制方式分类
1.2.7 按驱动方式分类
1.2.8 按机器人工作时的机座可动性分类
1.3 机器人的组成
1.4 机器人的技术参数
1.4.1 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
1.4.2 MOTOMAN UP6型通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参数
1.4.3 MOTOMAN EA1400型弧焊机器人的技术参数
习题

第2章 机器人本体结构
2.1 概述
2.1.1 机器人本体的基本结构形式
2.1.2 机器人本体材料的选择
2.2 机身及臀部结构
2.2.1 机身结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2.2 臂部结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2.3 机器人的平稳性和臂杆平衡方法
2.3 腕部及手部结构
2.3.1 腕部结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3.2 手部结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4 传动及行走机构
2.4.1 传动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4.2 行走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习题

第3章 机器人运动学
3.1 齐次坐标与位姿表示
3.1.1 齐次坐标
3.1.2 位姿表示
3.2 齐次变换
3.2.1 旋转的齐次变换
3.2.2 平移的齐次变换
3.2.3 复合变换
3.3 机器人的位姿分析
3.3.1 杆件坐标系的建立
3.3.2 连杆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
3.4 机器人正向运动学
3.4.1 斯坦福机器人运动方程
3.4.2 PUMA 560型机器人运动学方程
3.5 机器人逆向运动学
3.5.1 逆向运动学的解
3.5.2 逆向运动学求解实例
3.6 苹果采摘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实例
习题

第4章 机器人动力学
4.1 机器人雅可比
4.1.1 机器人雅可比的定义
4.1.2 机器人速度分析
4.1.3 机器人雅可比讨论
4.2 机器人静力分析
4.2.1 操作臂的力和力矩平衡
4.2.2 机器人力雅可比
4.2.3 机器人静力计算
4.3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
第5章 机器人轨迹规划
第6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
第7章 机器人语言与编程
第8章 工业机器人
第9章 操纵型机器人
第10章 仿生机器人
附录 机器人课程实验示例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