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利坚刀锋:首度揭开无人机与世界尽头的战争

36 8.6折 42 九品

仅1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马克·马泽蒂(Mark Mazzetti) 著;王祖宁、王凌凌、美同 译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7

清香溢远

十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马克·马泽蒂(Mark Mazzetti) 著;王祖宁、王凌凌、美同 译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0449529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5页
  • 原版书名 The Way of the Knife
【内容简介】

  世界尽头杀人于无形的利刃尖刀
  后冷战时代美国扩张的转型之路
  20 世纪末以来,美国接连打了三场战争:阿富汗、伊拉克以及无人机秘密战争,而第三场至今仍未被官方承认。大举出兵阿富汗与伊拉克令美国深陷财政、民众反战危机,一个最现实的挑战摆在了白宫面前:如何以最小代价维系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答案是无人机——遥控者可在千里之外精准截杀目标,可谓低成本、零伤亡!
  普利策奖得主马克·马泽蒂研究了大量政府机密文件,采访了美国、巴基斯坦等国数十名军政高层及顶级智库成员,首次披露美国十多年来在全球开展的无人机秘密战争内幕。在他国公然挥舞无人机杀人利器的美国将迎来何种命运?而后冷战时代,美国的新霸权之路又有哪些全新特点?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作者简介】

  马克·马泽蒂(Mark Mazzetti),无人机秘密战争谜题终结者
  ★《纽约时报》首席记者
  ★ 普利策奖得主
  ★ 乔治·波尔卡奖得主(美国新闻界最高殊荣)
  ★ 利文斯顿奖得主(美国新闻界精英奖项)
  马克·马泽蒂在报道国家安全事务方面有着优异表现,获过多项新闻界顶级奖项,同时也是《洛杉矶时报》《经济学人》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撰稿人。
  “美国无人机秘密战争内幕”是他的最新调查成果,本书一上市即引发各界对这场战争的激烈争论,获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的盛赞。

【目录】

第1 章 中情局大蜕变:从情报机构到杀戮机器 1

 

“9·11”血腥袭击之后,美国患上“被迫害妄想症”。白宫高层时刻窥视全球,试图找出“恐怖分子”的蛛丝马迹。这种畸形的关注自然孕育出了畸胎——传统的情报机构,逐渐沦为残忍的杀戮机器。但此时手握无人机的中情局已远非昔日的“不入流杀手”。凡是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人物,无不如坐针毡……

 

反恐中心走出冷宫变新宠 3

 

杀戮机器诞生 6

 

五角大楼要来抢饭碗? 10

 

第2 章 阴影重重的“美巴联姻” 17

 

在大棒和糖果的压力之下,巴基斯坦搭上了美国的反恐贼船,从此展开了一场“政治联姻”。它将“盟友”塔利班出卖给美国,换来大笔援助资金。孰料美国反恐不如意,巴基斯坦也因出卖行为惹来塔利班血腥报复。美巴两国之间相互埋怨,积怨日深。这桩基于金钱与压力的“政治联姻”,保质期到底能有多长?

 

美国的反恐大船,上还是不上? 20

 

给美国入侵阿富汗放行 24

 

美巴联手,连杀数员“基地”大将 28

 

第3 章 “斗篷与匕首”是怎样炼成的? 35

 

英国曾发行过一部颇令人震惊的纪录片——《638 种方法暗杀卡斯特罗》,暗讽中情局热衷暗杀他国领导人。“暗杀”似乎成了中情局的代名词。然而,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机构为何却能一直屹立不倒?

 

谁养成了CIA 的“嗜杀症”? 37

 

“伊朗门”丑闻始末 40

 

打擦边球,取得杀戮许可证 46

 

冷战结束,沦为弃子 49

 

第4 章 五角大楼与中情局,谁才是情报沙皇? 53

 

向来横行的美军因中情局的错误情报,在行动上屡屡吃瘪,愤恨不已的五角大楼萌生了打造“军方间谍”的想法。情报界老大中情局早就不满五角大楼坐拥巨额经费,此时它还要来与自己抢“情报饭碗”!

 

CIA 连累美军屡吃败仗? 55

 

打造军方专属间谍! 59

 

利剑出鞘:“灰狐”与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 64

 

五角大楼要接管秘密战争? 69

 

第5 章 “捕食者”:“遥控杀人”时代的引航者 73

 

优秀屠夫必有一把好屠刀。搭载了“地狱火”导弹的无人机问世,可使操纵者于万里之外以零伤亡代价准确歼灭敌人,美国政治家们无不欢欣鼓舞。与核武器相比,无人机是绝佳的杀人利器,精准打击、毫无风险,但同时,它也意味着战争的门槛被降低,世界从此将不再平静……

 

愤怒的小鸟 75

 

CIA 不敢再搞暗杀 77

 

无人机闪耀问世 80

 

进化成“空天杀手” 83

 

无人机将降低战争门槛? 86

 

第6 章 巴基斯坦正在“塔利班化”? 91

 

眼见同为超级大国“小兄弟”的宿仇印度日益昌盛,巴基斯坦试图通过靠拢阿塔来牵制印度。孰料引狼入室,渗透进来的极端势力以部落地区为基点开始四处扩散……

 

巴山区沦为“基地”庇护所 93

 

绥靖种下“巴塔”祸根 96

 

靠拢“阿塔”,引狼入室 100

 

第7 章 饭碗之争升级:谁来指挥秘密战争? 103

 

海外黑狱的曝光令中情局吃尽苦头,拘禁和审讯恐怖分子明明是得到总统首肯的,如今说翻脸就翻脸,时刻面临着吃官司蹲牢房的危险。而直接猎杀恐怖分子却带来无上荣光与金钱。一时间,猎杀恐怖分子倒成了中情局与五角大楼誓死争夺的香饽饽……

 

谁放走了“基地”老二? 105

 

海外黑狱曝光,CIA 惨成替罪羊 107

 

“黑水”受聘成“暗杀合同工” 110

 

五角大楼越管越宽 116

 

第8 章 索马里乱局:从内战到代理人战争 123

 

1993 年在索马里遭遇“黑鹰坠落”事件一度令美国颜面尽失。如今风闻索马里又成为“基地”大本营,白宫不得不再次出击:从纠集当地的恶棍军阀,到直接指使埃塞俄比亚出兵……这一次,“黑鹰坠落”事件是否再度上演?

 

只要是反恐,与流氓合作也无所谓 125

 

蠢蠢欲动的雇佣军 130

 

“让埃塞俄比亚代我们出兵” 133

 

第9 章 美巴关系为何纠葛不断? 139

 

傍上美国大款应该是件获利不菲的事,但巴基斯坦渐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美国间谍在境内肆意横行, 无人机时常擅自开展猎杀行动,追剿恐怖分子刺激境内外极端势力惹来血腥报复……种种问题的困扰之下,美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部落地区沦为“国中国” 141

 

情报探子的艰难时光 145

 

CIA 借救灾上演“木马计” 149

 

“哈卡尼”是巴基斯坦的战略资产? 154

 

第10 章 网络游戏暗藏“洗脑”阴谋 161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控制人的思想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赢得整场战争。从《伊拉克英雄》到《石油大亨》,这些在中东风行一时的网络游戏背后竟暗藏着五角大楼精心设置的“洗脑”阴谋?通过在游戏里植入美国价值观,五角大楼在中东轻松笼络大批玩家……

 

五角大楼搞起“脑控武器” 163

 

洗脑游戏风行中东 167

 

文化渗透或引发美捷外交危机 173

 

第11 章 王者归来,组建影子中情局 179

 

过分依赖卫星监听,导致中情局的情报收集人才不断萎缩,情报效率直线下降,美军对此怨声载道。与此同时,一些私人情报承包商应运而生,小到提供战争情报,大到暗杀目标人物,大有取代中情局的态势。而这些所谓的“影子中情局”到底是CIA 口中的“流氓间谍团伙”,还是美军的“救命良药”?

 

中情局闹起“特工荒” 181

 

“影子中情局”神秘现身 186

 

私人情报商大发横财 192

 

中情局竟遭“逼宫”! 195

 

第12 章 奥巴马的反恐新法:变“铁锤”为“手术刀” 201

 

7 年反恐耗尽了美国人的热情,也掏空了美国的钱包。穷得叮当响的奥巴马总统发现,同样是消灭恐怖分子,“手术刀”式精准打击便宜多了,既不需要像阿富汗战争那样大举动用武力,也不需要在当地驻军多年,更不需要费时费力去“改造”整个中东……

 

直肠炸弹客来袭 203

 

“手术刀”比“铁锤”更管用? 206

 

帕内塔:中情局的贵人 209

 

也门沦为反恐第三战场 218

 

第13 章 败走非洲 225

 

以“情报收集”起家的中情局,似乎已经丧失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领。前脚刚因情报收集能力差而被“影子中情局”逼宫,后脚又因无法预警“阿拉伯之春”而遭白宫嫌弃。为了挽回颓势,中情局居然开始与一些流氓间谍机构结盟……

 

雇佣军集结索马里 227

 

“黑鹰”重返非洲之角 233

 

海盗代言人的圈钱大计 236

 

“阿拉伯之春”引发谍战灾难 241

 

第14 章 “外交官杀人事件”大白于天下 245

 

大费周章蹲守巴基斯坦7 年,竟然只干掉3 名恐怖分子头目!中情局满腹牢骚,大骂三军情报局泄密!又听闻“虔诚军”要袭击美国,这下中情局捞到了借口,大批间谍打着外交官的旗号,如潮水般涌入巴基斯坦……

 

普通外交官能有如此神枪法? 248

 

外交豁免权不管用? 251

 

大搞单边行动 254

 

神秘信使曝本·拉登行踪 259

 

2 亿“血钱”换来“宽恕” 261

 

第15 章 大仇得报 267

 

本·拉登被杀不过是一次押对了宝的赌博!在攻击之前,中情局根本没有验明其正身, 就本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原则,草率地下达了指令。而他们眼中恐怖分子的定义更是令人震惊:在有军事行动的地点,凡是15 岁以上男子皆是恐怖分子!

 

再世华佗原为CIA 间谍 270

 

猎杀本·拉登幕后全揭秘 274

 

15 岁以上男子皆是恐怖分子? 278

 

抓到巴方间谍“涉恐”铁证 281

 

第16 章 天空中的焰火 285

 

当人们对杀戮习以为常,甚至乐在其中时,才是世间最可悲的场面。本·拉登已死,但CIA 的无人机却仍在也门、巴基斯坦等地肆虐,而这种行为居然还得到69%的美国人同意!到此为止,还有谁能阻止CIA 的残酷杀戮?美国还未停止的战争到底是反恐还是制造悲剧?

 

CIA 变质为缩小版“五角大楼” 287

 

美国人也上“定点清除”名单? 289

 

也门沦为无人机杀戮场 292

 

69% 的美国人支持暗杀 295

 

杀人是CIA 该做的事吗? 302

 

后 记 美国私人情报商及雇佣军一族大揭秘 307

 

结束语 关于信息来源的解释 311

 

nt� iyȣ��)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11”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入侵,借此论证了美国新型的作战方式。然而,关于上述大事件早已有众多的长篇著述,因此马泽蒂独具匠心地选取了鲜有人知的战役,其范围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索马里和也门等地区。通过这本节奏紧凑的深入报告文学,读者可以了解到美国现代化的军事力量,以及在全球树敌的可怕后果。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