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农业团体资料三编( 全二十六册) 978750138115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c
  • 中国近代农业团体资料三编( 全二十六册) 978750138115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c
  • 中国近代农业团体资料三编( 全二十六册) 978750138115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c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代农业团体资料三编( 全二十六册) 978750138115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c

15500 7.5折 20800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瑞 主编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81159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其他

定价20800元

上书时间2024-11-04

中国建筑定额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中国近代农业团体资料三编( 全二十六册) 
作者: 杨瑞 主编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 9787501381159
出版时间: 2024-08
定价¥20800.00 

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农业团体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18ZDA200)的阶段成果,收录各类农业团体图书62种、期刊22种。涉及全国性农业团体、乡村建设团体编辑发行的图书,如中华农学会、新中国农学会、农产促进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研究社的章程、宣言、报告书、计划纲要、会议记录及主要成员相关著作等;各类地方农业团体相关图书,如吴县农民协会、湖南农村建设协进会、桂东县农会等的报告书、会务概况、章程等,集中反映了各地农业团体发展状况和乡村建设实践活动;各类农业团体所办之期刊。这些资料是研究和剖析近代农业社团的发展、实践及其改造方案的重要文献,既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历史和“三农”问题研究,也有助于整体把握百年来中国乡村改造和建设全过程,还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供了历史视野。作者简介杨瑞,历史学博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山东大学三农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华文明传承转型与新形态建构(14—21世纪)”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思想史、政治与乡村史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含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点项目等部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中华农学会研究:农业现代性因素的接引(1916—1937)》等专书,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独立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多项成果获全国高校及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序 言近代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以及建基于此的农村社会组织日渐消解,产生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革命和农村社会运动。农业团体的有关思想及活动,即为其重要的有机构成,且对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一时间,各种农业团体,名目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古来未见;其口号、纲领及活动亦随时势、社会和政治变迁而不断变化。农业团体从破解“三农”问题入手,其核心要义是通过知识性、制度性变革,塑造一个契合现代知识论、价值观的新型农人阶层,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社会组织样式,进而言之,为融会古今中西构造一种新的农业文明形态。诸如此类,既不应简单视作农业教育之补充或其延伸扩展,亦非诉诸社会、经济或文化某一专史可涵括。中国自古为农业社会,以农立国,在整体视界下全面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农业团体,是贯通历史和现实、深化拓展中国近现代史和“三农”问题研究的一把有效锁钥。一 农战、学战与农业团体名实之辨在中国,农业团体古来无有,是近代中西方农业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清季以来,相关各类团体大量涌现,直接冠以“农”字者与无农之名而有农之实者兼而有之。中国“农业团体”之名与实,皆有别于欧美及日本“共益团体”之属性规定,其所指既非严格意义上农民团体、农业者同盟与政治运动团体,亦非纯粹学术团体,其外延大为扩充,实际用以指称一切涉农的团体组织,举凡各种学术社团、乡村建设团体,抑或农会、农协以及政府性组织皆在此列。晚清农业团体,肇始于“兴农抵洋”之“农战”观念,借镜西学架起一座沟通“农”与“学”的桥梁,最终落实于“学战”之上,其表在农,其里却在学。近代开埠以来,“意大利、法兰西、印度、锡兰所种丝、茶,反浸浸乎胜于中国”(夏东元编:《郑观应集·农功》,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第七三七页)之窘状,引发了朝野各方的忧虑,认为重农抑或贱农的价值取向和治国方略关乎国运盛衰,“中国三代以来,重农贵粟,边患不生;周之衰也,列国并争,迄无宁岁;秦乘其弊,遂以商君农战之法并吞诸侯。俟今读商子农战一篇,……(始知)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战论》,《申报》一八九九年二月二十六日第一版)。打通古今中西历史的时空概念,“农战”作为国之利器,施之于古,可养民保民,实现富国强兵;施之于今,则堵塞漏卮、挽回经济利权,并引入域外“农学”以为“战”之根本,以“与泰西各国并驾齐驱,驰骋于地球之上”。揆诸史实,中国人最早接触农业团体的相关语汇,大致可以追溯到一八七三年七月五日英国人在沪出版的《北华捷报和最高法庭与领事公报》(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航运新闻”(Shipping News)报道中提到的“加利福尼亚州农业协会”(California State Agricultural Society)。一八九〇年,孙中山将相关观念和概念进一步引入汉语世界,他在《致郑藻如书》中呼吁振兴农桑,“鼓励农民,如泰西兴农之会,为之先导”。他与同时代的有识之士敏锐意识到,“今东、西各国以商战、工战、农战,而实以学战”(叶昌炽:《缘督庐日记》,广陵书社二〇一四年版,第四一五二页),主张“先立一兴学之会”,逐渐于邑城设“大学馆”。一八九五年,孙中山在广州创立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农学团体——农学会,在《拟创立农学会书》中,称要以“化学详核各处土产物质,阐明相生相克之理,著成专书,以教农民,照法耕植”。翌年,罗振玉、蒋黻、朱祖荣、徐树兰等人相约在上海成立农学会(或“务农会”),以“讲求农学,植国家富强之原”为旨趣,并定期出版中国第一份大型农学专业期刊《农学报》。一八九五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即《公车上书》)中向光绪皇帝建议“遍于城镇,设为农会,督以农官”;此后康有为和张謇相继在《请兴农会奏》《请开农学堂地质局以兴农殖民而富国本折》提请“开农会”,“各省专派一人,主持其事”,并明降谕旨饬令“督抚护持”。中外官民各方合力推动并促成了政府系统农业团体的初创。一八九八年,光绪皇帝明令各省府州县“皆立农务学堂,广开农会,刊农报,购农器,由绅富之有田业者试办,以为之率”(《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六,卷四二三,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版,第五四〇页)。一九〇六年清政府颁布《农务会试办章程》和《农会简明章程》二十三条,为农业团体的开办提供了制度保障。至一九一〇年,各省“总计总会奏准设立者十五处,分会一百三十六处”(刘锦藻编:《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七八,实业一,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六年版,第一一二四七页)。江西抚州知府何刚德曾感叹这种变化:“今天下竞言农战矣,设农会、购农报,莫不以考求新法为急务。”(《抚郡农产考略·序》)清季农学会、农会的语汇、概念以及知识体系皆取自域外,东西各国之“名”与“实”所指本不统一,引介运用过程中有意无意将二者相提并论,甚至相互借用,以致模糊了彼此边际。戊戌年前后,维新志士所言“农学会”,所指多属“农会”一系。降至民国,各方认知及实际运作皆为之一变,农学会与农会开始各为系统,各循其轨。不同历史时期的团体组织或有政治底色、立场和观点上的差别,但客观而言,它们不同程度地架起了中外农业文化交流互通的桥梁,是建构中国现代农学农政体系、推动农业农村改造的中坚力量,并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农村社会运动;它们致力于农业发达、农民解放和“新农村建设”之科学与政治事业等,为农村繁荣进步和现代国家建设提供了诸多方案和路径,并见之于行事,奠定了在中国近代史上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二 近代农业团体类型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演化近代农业团体的创立及发展演进,兼具两面性,既是因应外部竞争时势使然,同时亦为对内解决现实问题需求,二者紧密关联、互为表里。在半个世纪风云变幻之下,这种情形不仅没有随之消解,反而愈显紧迫,由此形成的心理焦虑和巨大张力,促使各种团体此起彼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态势急遽扩增。近代农业团体类型大约可分为四种:其一是民间学术社团。一八九五年孙中山在广州创立中国首个农学会发其端绪,此后的上海农学会、北京农学会为过渡时代产物,正式成立于一九一七年的中华农学会为其集大成者,为近代历史最久、会员最多、组织最为稳固、会务最为活跃的全国性农学团体。中华农学会的成立在近代农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旨在联络全国农学界,推进中国农学研究及农事改进,以扭转近代中国农业外不足以与列强相竞、内不足以自给的颓势,被公认为农学研究之“总枢”。除在海内外设立分会之外,其成员还在各地方、各领域联络同道,协调各方,成立地方农学会、学校社团以及各种专门学会,包括中外各种农业或农产改进会、促进会、改良会、研究会、协进会、协会或社等,其数应有数百之多。其二是农会、农协体系。晚清至民国时期各级各类农会、农协以及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农会,先后累计总数有千余个。中国农会、农协属于政权(或政党)主导型,同时兼具政治与社会双重属性。按照制度设计,从晚清至民国均视其为国家农政要项,配合其他农政机关行使一定的国家权力;同时又以“法人”身份,扮演着连接国家和乡村基层社会的角色。晚清各省“于省城地方设立农务总会,于府厅州县酌设分会,其余乡镇、村落、市集等处,并应次第酌设分所”,其职责不外乎办报、译书,延农师、开学堂,储集佳种并试种,制肥料及防虫药、制农具,以及举办赛会、垦荒等事。进入民国,北京政府一九二三年颁布《修正农会规程》,确立农会“以图农事之改良发达”为主旨,以及“全国农会联合会—省农会—县农会—市乡农会”四级组织体系。南京政府一九三一年颁布《农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省农会—市农会—县农会—市区农会—乡农会”五级制,其组织体系更显细密完善,在国家强化对乡村社会控制力的运作中却沦为一副制度空壳。一九四九年后,农会的历史终结了,农协亦不复存在。在数量上,以上两类团体占了近代农业团体的绝大部分。此外另有两类社团:其一是政府性组织,如南京政府农村复兴委员会及其分会、经济委员会以及地方政府相关组织有近百个;其二是乡村建设团体,如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团体。后两类团体可能在数量上不及前二者之总数,但其组织活动及思想影响则不然,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团体组织是回应现实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变化的直接产物。晚清以迄民初,各团体的思想及活动主要针对解决以“生产”为核心的农业问题,通过对域外农学知识的移植、应用以及农作物新品种、机器的引入和推广,对传统靠天吃饭的“经验农业”进行“科学化”“机械化”改造。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国民革命兴起后,“农民问题”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需要全国的“革命的政权与科学的方法”,通过“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合二为一的“阶级争斗的运动”以求“根本解决”成为时代之音,农民协会发挥动员农民、组织农民作用,推动这一运动进行(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丛刊〉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第三七、四〇页)。缘此影响,以“经济”尤其是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问题”,成为各团体共同肩负的时代课题,并直接左右了对农会的定位:“以发展农民经济,增进农民智识,改善农民生活,而图农业之发达为宗旨。”北伐战争后,国民党政府展开农村复兴运动和乡村建设运动,农村复兴委员会、中华农学会以及各乡建团体充分发挥作用,超越既往单纯的“技术”路径,由探求农业出路等问题转为从社会角度研究农村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从中探求乡村社会整体改造方案,并视其为改造中国社会全体之张本,亦即“解决中国整个社会问题,必先解决中国农村问题”(李景汉:《中国农村问题》,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七年版,第一一八页)。不过,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也无法实现农民的真正解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土地革命和农民运动,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才能最终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三 近代农业团体研究的学术史及其研究路径的拓展王尔敏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感叹,近代农业改良与农村重建运动,无论中外学者,以往从来无人做过探讨。其原因在于“向日的风气,多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国工业化的问题上,却忽略了同时还存在着这样有深广幅度的重大问题” ,加之该论题“表面上看来是太平凡而太不新鲜”(参见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二〇〇三年版,第四四一—四四二页),以致中国近代农业团体以及“三农”问题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且重视不够。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种状况才渐有改观,海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三类:第一类是农业团体个案或综合性研究。关于此的专门研究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有朱英《清末直隶农会述略》(一九八八年)、《清末广东农会述论》(一九九〇年)、《清末全国农务联合会述略》(一九九〇年),以及一九九一年发表于《历史研究》第五期的《辛亥革命前的农会》一文,是为早期农会研究的代表性成果,综合考察了直隶农会、广东农会和全国农务联合会等个案。此后代表性成果有潘君祥、鲁益国等对清末农学会组织和活动的梳理,李永芳《近代中国农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〇〇八年)、魏文享《国民党、农民与农会: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研究(1924—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〇〇九年)、崔军伟《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二〇一一年)、杨瑞《中华农学会研究——农业现代性因素的接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〇一八年)等专书,对各团体发起的历史背景、经过、活动及影响,不同时期组织样式、特点以及与周边党派团体关系等进行了精详考察和论述,其研究进展为学界有目共睹。第二类是团体人物研究。关于乡村建设团体人物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应肇端于海外学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学者艾恺(Guy S. Alitto)The Last Confucian:Liang Shu-ming and the Chinese Dilemma of Modernity(Berkeley Calif.:Univ. of California Pr.,1979.)(《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海福德(Charles W. Hayford)To the People:James Yen and Village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分别对梁漱溟、晏阳初的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思想、活动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考察。几乎同时,台北学者分别从乡村建设通论和专题两条路径进行研究,代表性著述有吴相湘《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台北时报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一书,以及杨懋春领衔的研究团队,如陈重光的博士学位论文《我国乡村建设实验工作之比较研究(1926—1936)》(一九八一年)。我国内地学界相关学术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代表性论著有詹一之、李国音合著《一项为和平与发展奠基工程——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评介》(四川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等。至此,凡是具有一定影响的团体人物的研究几乎均有成果问世,且多以思想评传和人物传记为主,如华恕《高山仰止——邹秉文博士评传》(农业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第三类是农业改良思想、政策、行动和乡村社会研究。该领域成果之多不胜枚举,代表性论著有:台北陈炯彰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农业改良思想》(一九七五年),以知识界与官方思想为论述重心,分别论述近代农业技术改良论、农产品商业化思想、农务改良理论(如“拓土观念”与“护土观念”)以及农政革新的理论等。刘椿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近代农业现代化研究——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业政策为重心》(南京农业大学,二〇〇〇年)等。日本学者饭冢靖《中国国民政府と农村社会:农业金融·合作社政策の展开》(汲古书院,二〇〇五年),阐述南京国民政府与农业专家之间关系以及同时期农业金融与合作政策等情形。围绕二十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乡村与城市社会关系问题的论著大量涌现。区域乡村社会研究代表性成果有:一九八八年,美国“加州学派”代表性学者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完成其博士学位论文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 State,Society,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1853—1937(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