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说造像量度经(一函一册)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 c

440 6.5折 68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文物出版社 编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14

中国建筑定额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 容 简 介:《佛说造像量度经》,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确,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历代都以梵本流传,没有汉文译本,清乾隆年间,蒙古族学者工布查布把它翻译成为汉文
作 者 简 介

工布查布,蒙古族学者,精通蒙满藏汉多种文字。清代雍正时期任西番学总理,乾隆七年(1742年),洮州禅定寺崇梵静觉国师来京,与他谈起《造象量度经》一事,并鼓励他将此书翻译成汉文。工布查布也深感《造象量度经》历代仅凭口授,不便记忆,于是他潜心研究,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把它全部翻译出来。这部汉文译本的出现,为造像艺术家从事佛教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佛教艺术的重要工具书。

编 辑 推 荐

高僧做序
序一:佛说造像量度经序(乾隆六年,高僧大德定光界珠,钤印“界珠之印”“定光”)
序二:佛像量度经序(乾隆七年,高僧明鼎,钤印“明鼎之印”)
序三:佛像量度经序(乾隆七年,高僧本诚)
序四:造像量度经引(乾隆七年,番学总管漠北工布查布)
珍贵木刻图幅:10
著名藏书家钤印:卷首,“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卷尾“长乐郑氏藏书之印” 。

"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文物出版社 编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1048373
  • 定价 6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佛说造像量度经》,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历代都以梵本流传,没有汉文译本,清乾隆年间,蒙古族学者工布查布把它翻译成为汉文。该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

【作者简介】

清西番学总理工布查布语言功底深厚,通满、蒙、藏、汉等诸种文字,尤精佛学五明,曾跟随多位藏传佛教的画师学习绘制佛像及梵塔的相关知识。乾隆七年(1742年),洮州禅定寺崇梵静觉国师赴京,与他谈及造像事,鼓励他翻译《造象量度经》。工布查布“悯夫世之造像者离宗失迷,程式靡准,三会成咎,论于极恶,致使如来妙胜来由瞻仰”,故而译经。其译文为诗体韵文,经文部分较略,为了便于理解,译者进行了注疏。至乾隆十三年完成,工布查布汉译本的传入,对汉族地区造像的标准化颇有影响。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