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左三大家文献丛刊(16开精装 全112册)2C02c cwg
  • 江左三大家文献丛刊(16开精装 全112册)2C02c cwg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左三大家文献丛刊(16开精装 全112册)2C02c cwg

79840 8.0折 9980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有富 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5428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其他

定价99800元

上书时间2022-03-02

中国建筑定额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江左三大家文献丛刊(16开精装 全112册)  
作者: 陆有富 编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 9787540255428
定价;99800 

出版説明
康熙六年,吴江顧有孝、趙澐輯刻《江左三大家詩鈔》,首次將錢謙益、吴偉業、龔鼎孳三人鼎足并稱,確立了﹃江左三大家﹄這一詩學稱謂。顧有孝在序中言:﹃迨至今日,風雅大興。虞山、婁東、合肥三先生共魁然者也。虞山詩如掣鼇巨海,决澑洪河,不與翡翠蘭苕爭柔鬥艷;婁東詩如絳雲卷舒,暉燭萬有,又如四瑚八璉,寶光陸離;合肥詩如天女銖衣,仙璈鳳管,新聲綺制,非復人間。雖體要不同,莫不源流六義,含咀三唐,成一家之言,擅千秋之目,江左之風于斯爲盛。﹄不難看出,操選政者一方面由于三家詩名之盛,籍貫皆屬舊江左地區,又都生活在明末清初易代之際,都曾做過明朝臣子後又入仕清廷,生平行誼大致相同;另一方面更是基于他們標舉風雅的詩學觀念。﹃三大家﹄雖非詩派,但作爲一個詩歌群體,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讚賞,對清初及後世文壇影響甚大。朱庭珍説:﹃國初江左三家,錢、吴、龔并稱于世。﹄沈德潛也曾言三家合爲一選,﹃人無異詞﹄。
﹃三大家﹄中,錢氏年齡最長,吴稍後,龔氏則較錢氏晚三十三年。三人歷經了巨大變故,因此故國滄桑、身世榮辱成了他們共同書寫的主題,也代表了明清之際遺民作者的共同取向。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遺老,又稱虞山先生,蘇州常熟人,爲東林巨魁之一。明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歷官至禮部右侍郎,崇禎初革職歸里,明亡後任福王南明禮部尚書,頗與阮大鋮之流交近。順治二年,清兵渡江,錢氏迎降,入清授秘書院學士兼禮部右侍郎,任職六月辭歸,後與抗清人士往來。錢謙益著作極豐,明崇禎間刻有《初學集》一百十卷,入清後刻有《有學集》五十卷、《投筆集》二卷等。牧齋先降清失節而後致仕懺悔,時人及後人對其評價不一,有指摘其﹃穢在骨﹄者(方苞),亦有以之比范蠡入吴、李陵降匈奴,﹃泣血椎心﹄者(金鶴沖),各有偏頗。其爲時勢所迫,失節後悔恨自贖亦人之常情,不必苛求論之。錢氏才情雄贍,筆勢恢張,腹笥宏富,其詩多磅礴雄奇、矯健入神之作;與柳如是定情之作,則又旖旎秾麗、情韻靈動;入清後,詩作往往隱痛沉鬱、百感悽惻。吴偉業字駿公,號梅村,江南太倉人。明崇禎四年殿試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崇禎十二年出爲南京國子監司業,翌年升中允,轉諭德,以請養未赴任。弘光朝起補少詹事,因馬、阮專權,供職二月即辭任歸里。入清後,初不仕;順治十年,由大學士陳名夏、陳之遴策動,經江南總督馬國柱力薦,敦促出仕,授弘文院侍講,轉國子監祭酒;順治十四年,歸里不出。與錢、龔二人迎降不同,吴梅村初欲不仕清廷,然而在清廷出于政治目的的軟威脅下,爲求自保且名心并未真死的梅村最終痛失名节。吴梅村致仕後,悔恨自責更甚他人,以至留遺囑﹃殮以僧裝﹄,墓碑﹃題曰詩人吴梅村之墓﹄(顧湄《吴梅村先生行狀》),其自責自贖之深,使後人多能諒解,憫其﹃天下大苦人﹄之身,其詩中懺悔自贖之情的表達和對生命價值的認識,亦爲詩史罕見。吴梅村的詩集,自順治至清末,版本尤多,除詩集外,又有《綏寇紀略》、《吴梅村詞》等著作。吴詩的最大貢獻在其七言歌行體敘事詩,史稱﹃梅村體﹄。程穆衡稱﹃其詩排比興亡, 搜揚掌故,篇無虛詠,近古罕儷焉﹄,﹃指事傳辭,興亡具備﹄。龔鼎孳字孝升,號芝麓,安徽合肥人。明崇禎七年進士,歷官兵科給事中,得﹃能吏﹄之稱。曾降李自成,後又降清,至康熙間騰達,歷轉刑、兵、禮三部任尚書,卒後謚端毅。乾隆三十四年被削謚號,入《貳臣傳》。著有《定山堂詩集》四十三卷、《定山堂詩餘》四卷等。龔鼎孳詩有捷才,應酬爲多,但不乏真情之作。作爲清朝新貴,面對舊友,龔鼎孳確有愧意,也曾多方襄助。儘管龔詩反映現實的深廣度不夠,我們從中亦可窺見其難以言説的心緒躍動。
江左三大家皆是品節頗受爭議而詩才出众之人,他們的經歷其實并不是個例,而是那個時代遺民詩人的典型代表。三人皆是當時文壇執牛耳者,對清詩風氣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也直接影響到后世文壇。世易時移,他們的著作傳至今日,已不可多得,成爲研究明末清初文史不可忽視的文獻資料。他們在著述中所反應的痛失名節的個人心史,更可展現那個時代士人于無可奈何環境下多維複雜的心態。有鑒于此,本書以詩學稱謂的﹃三大家﹄爲對象,彙編其留存文獻五十餘種,不拘于詩文别集,意在提供較爲豐富翔實的文獻資料,使讀者更加清晰地窺見那一時期一代文人的心史。囿於個人學識,版本選定、編輯工作等難免錯漏疏失,敬祈高明方家不吝賜正,以期再續新編。

編者識
總目録
第一册
江左三大家詩鈔 九卷 清 錢謙益 龔鼎慈 吴偉業 撰 清康熙刻本一
第二册
牧齋初學集(一) 卷一—卷十二 清 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一
第三册
牧齋初學集(二) 卷十三—卷二十七 清 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一
第四册
牧齋初學集(三) 卷二十八—卷三十八 清 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一
第五册
牧齋初學集(四) 卷三十九—卷四十七·上 清 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一
第六册
牧齋初學集(五) 卷四十七·下—卷五十四 清 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一
第七册
牧齋初學集(六) 卷五十五—卷七十一 清 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一
第八册
牧齋初學集(七) 卷七十二—卷八十八 清 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一
第九册
牧齋初學集(八) 卷八十九—卷九十九 清 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一
第十册
牧齋初學集(九) 卷一〇〇—卷一一〇 清 錢謙益 撰 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一
第十一册
牧齋初學集詩注(一) 卷一—卷七 清 錢謙益 撰 清  錢曾 注 清鈔本一
第十二册
牧齋初學集詩注(二) 卷八—卷十四 清 錢謙益 撰 清  錢曾 注 清鈔本一
第十三册
牧齋初學集詩注(三) 卷十五—卷二十 有學集詩注 卷一—卷三 
                                   清 錢謙益 撰 清 錢曾 注 清鈔本一
第十四册
牧齋初學集詩注(四) 有學集詩注 卷四—卷七 清 錢謙益 撰 清  錢曾 注 
                                   清鈔本一
第十五册
牧齋初學集詩注(五) 有學集詩注 卷八—卷十一 清 錢謙益 撰 清  錢曾 注 
                                   清鈔本一
第十六册
牧齋初學集詩注(六) 有學集詩注 卷十二—卷十四 投筆集注一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  錢曾 注 清鈔本一
第十七册
牧齋初學集詩註(一) 卷一—卷十 清 錢謙益 撰 清玉詔堂刻本一

第十八册
牧齋初學集詩註(二) 卷十一—卷十八 清 錢謙益 撰 清玉詔堂刻本一
第十九册
牧齋初學集詩註(三) 卷十九—卷二十 有學集詩註 卷一—五 
                                   清 錢謙益 撰 清玉詔堂刻本一
第二十册
牧齋初學集詩註(四)有學集詩註 卷六—卷十四 清 錢謙益 撰 
                                   清玉詔堂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牧齋有學集(一) 卷一—卷十四 清 錢謙益 撰 清康熙刻本一

第二十二册
牧齋有學集(二) 卷十五—卷二十四 清 錢謙益 撰 清康熙刻本一
第二十三册
牧齋有學集(三) 卷二十五—卷三十五 清 錢謙益 撰 清康熙刻本一
第二十四册
牧齋有學集(四) 卷三十六—卷五十一 清 錢謙益 撰 清康熙刻本一
第二十五册
牧齋有學集(一) 卷一—卷十四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第二十六册
牧齋有學集(二) 卷十五—卷二十四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第二十七册
牧齋有學集(三) 卷二十五—卷三十四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第二十八册
牧齋有學集(四) 卷三十五—卷四十二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第二十九册
牧齋有學集(五) 卷四十三—卷五十 集外詩 一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第三十册
牧齋有學集補遺 不分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投筆集 一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劉履芬鈔校本 三〇三
投筆集箋注 二卷 清 錢謙益 著 清宣統二年風雨樓鉛印本三三七 

第三十一册
錢牧齋先生尺牘 三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康熙顧氏如月樓刻本一
第三十二册
牧齋外集(一) 卷一—卷十二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第三十三册
牧齋外集(二) 卷十三—卷二十五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目録後記 不分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稿本三三七
第三十四册
國初群雄事略(一)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第三十五册
國初群雄事略(二)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一
明史斷畧 一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康熙元年刻本二三九 
第三十六册
海虞錢氏家乘 一卷 清 錢謙益 撰 虞山周氏鴿峯草堂鈔本一
牧齋詩鈔 不分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 沈炘如 輯 清康熙五十年刻本一七七 
第三十七册
牧齋詩集 九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鈔本 一
讀杜小箋 三卷 二箋一卷 私言一卷 明 錢謙益 盧世 撰 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本二七七 

第三十八册
杜工部集(一) 附録一卷 卷一—卷四 唐 杜甫 撰 清 錢謙益 箋註 
                     清康熙六年季氏靜思堂刻本一
第三十九册
杜工部集(二) 卷五—卷十二 唐 杜甫 撰 清 錢謙益 箋註 
                     清康熙六年季氏靜思堂刻本一
第四十册
杜工部集(三) 卷十三—卷二十 唐 杜甫 撰 清 錢謙益 箋註 
                     清康熙六年季氏靜思堂刻本一
第四十一册
錢牧齋全集(一) 初學集 卷一—卷十三  清 錢謙益 撰 清宣統二年邃漢齋鉛印本一
第四十二册
錢牧齋全集(二) 初學集 卷十四—卷三十 清 錢謙益 撰 
                          清宣統二年邃漢齋鉛印本一
第四十三册
錢牧齋全集(三) 初學集 卷三十一—卷五十二 清 錢謙益 撰 
                         清宣統二年邃漢齋鉛印本一
第四十四册
錢牧齋全集(四) 初學集 卷五十三—卷七十七 清 錢謙益 撰 
                          清宣統二年邃漢齋鉛印本一
第四十五册
錢牧齋全集(五) 初學集 卷七十八—卷九十八 清 錢謙益 撰 
                         清宣統二年邃漢齋鉛印本一
第四十六册
錢牧齋全集(六) 初學集 卷九十九—卷一一〇 有學集 卷一—卷六 清 錢謙益 撰 
                          清宣統二年邃漢齋鉛印本一
第四十七册
錢牧齋全集(七) 有學集 卷七—卷十八 清 錢謙益 撰 
                          清宣統二年邃漢齋鉛印本一
第四十八册
錢牧齋全集(八) 有學集 卷十九—卷三十七 清 錢謙益 撰 
                          清宣統二年邃漢齋鉛印本一
第四十九册
錢牧齋全集(九) 有學集 卷三十八—卷五十 補遺兩卷 清 錢謙益 撰 
                清宣統二年邃漢齋鉛印本一
第五十册
重編義勇武安王集 八卷 清 錢謙益 輯 清稿本一
明詩選 殘卷 清 錢謙益 輯 清稿本二〇三
第五十一册
列朝詩集(一) 乾集 二卷 甲集前編 卷一—卷八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五十二册
列朝詩集(二) 甲集前編 卷九—卷十一 甲集 卷一—卷四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五十三册
列朝詩集(三) 甲集 卷五—卷十六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五十四册
列朝詩集(四) 甲集 卷十七—卷二十二 乙集 卷一—卷三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五十五册
列朝詩集(五) 乙集 卷四—卷八 丙集 卷一—卷四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五十六册
列朝詩集(六) 丙集 卷五—卷九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五十七册
列朝詩集(七) 丙集 卷十—卷十六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五十八册
列朝詩集(八) 丁集 卷一—卷五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五十九册
列朝詩集(九) 丁集 卷六—卷九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六十册
列朝詩集(十) 丁集 卷十—卷十二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六十一册
列朝詩集(十一) 丁集 卷十三—卷十五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六十二册
列朝詩集(十二) 丁集 卷十六 閏集 卷一—卷二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六十三册
列朝詩集(十三) 閏集 卷三—卷六 清 錢謙益 輯 
                     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六十四册
石田先生詩鈔 八卷 詩餘一卷 文鈔一卷 事略一卷 明 沈周 撰 明 錢謙益 輯 明 瞿式耜 輯 
                               明崇禎十七年瞿式耜刻本一
吾炙集 二卷 清 錢謙益 輯 清鈔本五五三   
第六十五册
牧齋書目 不分卷 清 錢謙益 藏 清鈔本一
絳雲樓書目 二卷 清 錢謙益 藏 
                   清嘉慶二十五年東武劉氏嘉蔭簃鈔本一六三 
第六十六册
絳雲樓書目 二卷 清 錢謙益 藏 清鈔本一
絳雲樓書目 不分卷 清 錢謙益 藏 清鈔本二四七 
第六十七册
紫栢尊者别集 四卷 附録一卷 明 釋真可 撰 清 錢謙益 纂閲 
                       清康熙間刻本一
綏寇紀略(一) 卷一—卷三 清 吴偉業 撰 清康熙十三年鄒式金刻本二三七 
第六十八册
綏寇紀略(二) 卷四—卷十二 清 吴偉業 撰 清康熙十三年鄒式金刻本一 
第六十九册
綏寇紀略(一) 卷一—卷八 清 吴偉業 撰 清嘉慶九年昭文張氏照曠閣刊本一
第七十册
綏寇紀略(二) 卷九—卷十二 附補遺三卷 清 吴偉業 撰 
                     清嘉慶九年昭文張氏照曠閣刊本一
第七十一册
鹿樵紀聞 三卷 清 吴偉業 撰 一九三六年上海神州國光社鉛印本一
梅村集(一) 卷一—卷六 清 吴偉業 撰 清順治十七年刻本一八七 
第七十二册
梅村集(二) 卷七—卷二十 清 吴偉業 撰 清順治十七年刻本一 
第七十三册
梅村先生詩集(一) 卷一—卷八 目録二卷 清 吴偉業 撰 
                      清乾隆八年刻本一
第七十四册
梅村先生詩集(二) 卷九—卷二十 清 吴偉業 撰 清乾隆八年刻本一

第七十五册
梅村先生詩集(三) 卷二十一—卷三十一 清 吴偉業 撰 清乾隆八年刻本一
第七十六册
梅村先生詩集(四) 卷三十二—卷四十 清 吴偉業 撰 清乾隆八年刻本一
第七十七册
梅村家藏稿(一) 卷一—卷二十四 清 吴偉業 撰 清宣統三年武進董氏誦芬室刻本一
第七十八册
梅村家藏稿(二) 卷二十五—卷四十六 清 吴偉業 撰 
                         清宣統三年武進董氏誦芬室刻本一

第七十九册
梅村家藏稿(三) 卷四十七—卷五十八 補遺一卷 年譜四卷 樂府三種 
                   清 吴偉業 撰 清宣統三年武進董氏誦芬室刻本一
第八十册
梅村詩箋(一) 卷一—卷六 清 吴偉業 撰 清 程穆衡 輯 清鈔本一
第八十一册
梅村詩箋(二) 卷七—卷十二 清 吴偉業 撰 清 程穆衡 輯 清鈔本一
第八十二册
梅村先生詩集箋注(一) 卷一—卷七 清 吴偉業 撰 清 程穆衡 箋 清 楊學沆 補注   
                               清嘉慶十六年黄氏士禮居鈔本一

第八十三册
梅村先生詩集箋注(二) 卷八—卷十二 附録詩餘小令箋注 一卷 詩話一卷 
               清 吴偉業 撰 清 程穆衡 箋 清 楊學沆 補注 清嘉慶十六年黄氏士禮居鈔本一
第八十四册
梅村詩集箋注(一) 卷一—卷五 清 吴偉業 吴翌鳳 撰 清嘉慶十九年刻本一
第八十五册
梅村詩集箋注(二) 卷六—卷十一 清 吴偉業 吴翌鳳 撰 清嘉慶十九年刻本一
第八十六册
梅村詩集箋注(三) 卷十二—卷十八 清 吴偉業 吴翌鳳 撰 清嘉慶十九年刻本一
梅村詩話 一卷 明 吴偉業 撰 清光緒二十年觀自得齋徐氏刻本四五九 

第八十七册
吴詩集覽(一) 卷一—卷四·上 清 吴偉業 撰 清 斫榮藩 輯   
                     清乾隆四十年淩雲亭刻本一
第八十八册
吴詩集覽(二) 卷四·下—卷八·上  清 吴偉業 撰 清 斫榮藩 輯   
                     清乾隆四十年淩雲亭刻本一
第八十九册
吴詩集覽(三) 卷八·下—卷十二 清 吴偉業 撰 清 斫榮藩 輯   
                     清乾隆四十年淩雲亭刻本一
第九十册
吴詩集覽(四) 卷十三—卷十八·上 清 吴偉業 撰 清 斫榮藩 輯   
                     清乾隆四十年淩雲亭刻本一
第九十一册
吴詩集覽(五) 卷十八·下—卷二十 吴詩補註 二十卷 吴詩談藪 二卷 
                     清 吴偉業 撰 清 斫榮藩 輯 清乾隆四十年淩雲亭刻本一
第九十二册
吴梅村詞 一卷 清 吴偉業 撰 清光緒十六年湖北官書處刻本一
秣陵春傳奇 二卷 清 吴偉業 撰 清乾隆五十九年重修刻本四三 
第九十三册
太倉十子詩選 十卷 清 吴偉業 輯 清順治刻本一
通天台 一卷 臨春閣 一卷 清 吴偉業 撰 清初刻本三八五 
第九十四册
吴詩精華錄 清 吴偉業 撰 清 沈德潛 選 清鈔本一
音注吴梅村詩 二卷 清 吴偉業 撰 一九二五年上海文明書局印本二七九 
第九十五册
定山堂詩集(一) 卷一—卷四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十五年吴興祚刻本一
第九十六册
定山堂詩集(二) 卷五—卷十五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十五年吴興祚刻本一
第九十七册
定山堂詩集(三) 卷十六—卷二十二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十五年吴興祚刻本一
第九十八册
定山堂詩集(四) 卷二十三—卷三十二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十五年吴興祚刻本一

第九十九册
定山堂詩集(五) 卷三十三—卷四十三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十五年吴興祚刻本一
定山堂詩餘 四卷 清 龔鼎孳 撰 清光緒龔氏家刻本四一九 
第一〇〇册
定山堂集(一) 清 龔鼎孳 撰 清聽彝書屋刻本一
第一〇一册
定山堂集(二) 清 龔鼎孳 撰 清聽彝書屋刻本一
第一〇二册
定山堂集(三) 清 龔鼎孳 撰 清聽彝書屋刻本一
第一〇三册
定山堂集(四) 清 龔鼎孳 撰 清聽彝書屋刻本一
第一〇四册
定山堂集(五) 清 龔鼎孳 撰 清聽彝書屋刻本一
第一〇五册
定山堂集(六) 清 龔鼎孳 撰 清聽彝書屋刻本一
第一〇六册
定山堂集(七) 清 龔鼎孳 撰 清聽彝書屋刻本一
第一〇七册
定山堂集(八) 清 龔鼎孳 撰 清聽彝書屋刻本一
定山堂古文小品 二卷 存一卷 清 龔鼎孳 龔永孚 撰 
                            清康熙五十三年龔志説刻本四四九 

第一〇八册
龔芝麓先生集(一) 卷一—卷十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刻本一
第一〇九册
龔芝麓先生集(二) 卷十一—卷二十三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刻本一
第一一〇册
龔芝麓先生集(三) 卷二十四—卷三十六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刻本一
第一一一册
香嚴齋詩集 三卷 清 龔鼎孳 著 清康熙五年刻本一
香嚴齋詞 一卷 詞話一卷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十一年徐釚刻本四三九 

第一一二册
過嶺集 一卷 清 龔鼎孳 撰 清 徐泰時 評 清初芙蓉齋刻本一
尊拙齋詩集 四卷 清 龔鼎孳 撰 清康熙刻本一〇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