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 3
  • 问题 3
  • 问题 3
  • 问题 3
  • 问题 3
  • 问题 3
  • 问题 3
  • 问题 3
  • 问题 3
  • 问题 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问题 3

38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虹 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6

回收旧书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余虹 编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65212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0页
  • 字数 377千字
【内容简介】
问题学科化指的是:迄今为止的思想学术主要以学科化的方式来提出问题、确立问题、展开问题、回答问题,形成分门别类的知识与启示,也形成分门别类的问题。学科问题化指的是对问题学科化的质疑,对学科化知识与启示的片面性、遮蔽性、荒谬性和有限性的揭示,对问题之学科化界限的摧毁。
现代性进程一方面加速完成了问题学科化的知识建构,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对学科问题化的反思性怀疑与批判。不过,问题学科化和学科问题化之间的张力冲突从来没有达到平衡,历史总是向一方倾斜。大而言之,20世纪以前的思想学术多偏于问题的学科化,学科的问题化则表现为“异端”;20世纪以来的思想学术多偏于学科的问题化,而问题的学科化则嫌“保守”。
了然的是:今天我们所面临和谈论的一些重大问题,比如全球化、后殖民、现代性、后现代性、生态危机、技术理性、性别、大众媒体、权力话语等等很难说是属于哪一学科的问题,也没有哪一个学科能提供回答这些问题的全部概念和逻辑。此外,过去以学科方式回答过的“自然”、“社会”、“历史”、“现实”、“真理”、“科学”、“进步”、“自我”、“语言”、“人”、“神”等等问题又成了新的问题,并以非学科和跨学科的方式被重新问题化。这是一个新问题不断涌现、旧问题相继复活的时代,又是一个没有先行允诺和预定答案的时代。在今天,学术思想的意义和分量不再取决于它是否可以成为某学科知识的一部分,而在于它是否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或者为解答有意义的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思路。
面对问题本身,并不意味着非历史地置身虚无,已有的问题史及学科化的知识必是我们进入问题的入口,但它并非命定的出口。也许只有当我们学会并真正找到新的出口,人生才别有一番天地。
面对问题本身,也意味着不仅强调问题意识,更强调问题化的尝试,即在既有的问题套路之外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尝试,尤其是对切身的生存经验进行问题化的尝试。
为此,《问题》拟探索一种非学科化的办刊方式,每辑集中讨论3-4个专题,由专题论文、专题译文、专题笔谈、专题访谈、专题书评等组成。入选专题没有学科限制,而首看其问题性价值。此外,《问题》坚持匿名评审制度,以保证学术质量与公正。
【目录】
1身体、文化、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身体叙事及其文化意味
肉身叙事的策略、逻辑及其敌人
“身体”的大写,什么东西正在到来?
——兼谈“身体写作”
时尚与身体:鲍德里亚的时尚后现代
后现代性、消费文化与身体

2传播观念与现代思想
现代性:作为传播观念的命题
媒介理论:关键词·语境·汉译
——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再认识
被迫的蒙太奇——战争、海湾和小屏幕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的政治学
唯物主义者对媒体的分析

3经济伦理与现代社会
政府职能与经济伦理
道德领导力——几点反思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信任问题
追踪与思考:P2P文件共享技术引出的伦理问题
如何解决公司的不道德行为?
后现代文化中文字作为一种依据所占的地位。

4普莱斯纳:政治与社会
社会激进主义批判
——普莱斯纳与汉语世界之间的潜对话
哲学人类学:人性、艺术与社会政治
——H.普莱斯纳思想导引
血缘和理想;共同体的诸种可能性
从共同体走向社会
——《共同体的界限》导言
离心的定位
——普莱斯纳哲学人类学的基本范畴

5书评
《共同体的界限——社会激进主义批判》书评
《笑与哭——人类行为边界研究》书评
《有机物的发展阶段和人》书评

6特稿
《“悲”从何来》的“故事”
——就“李国春事件”而不得不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