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

170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方 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6

回收旧书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方 著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4114336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4页
  • 字数 43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建设成就是其近百年发展成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稳定有效的建筑控制是贯彻这一历程的首要因素。上海公共租界在拥有先进的建筑控制制度之同时,也具有完备的建筑管理机制和建筑法规体系。《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以建筑控制的制度依据——建筑法规作为切人点,主要研究1845-1943年问在不同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背景下上海公共租界建筑管理制度和建筑法规之形成及发展过程,探讨这些制度法规形成的背景、动因、对当时社会关系和建设行为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上海城市格局和都市建筑空间之形成与演进的重要影响;同时《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还对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源”与“流”,即来源与影响进行了专门研究。
《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为从制度法规的角度理解近代建筑形式和城市空间形态等提供了重要视角和研究依据,可供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历史、建筑管理等专业工作者和研究者阅读,并对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对当今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修复、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政府部门对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依据。
【目录】
0导言
0.1研究对象与时空
0.1.1建筑控制
0.1.2建筑法规
0.1.3建筑规范
0.1.4问题的提出
0.2前人研究
0.2.1上海史与上海城市建筑史研究
0.2.2欧美建筑法规和建筑控制研究
0.3研究方法
0.4全书结构

1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建筑控制
1.1建筑控制制度的确立
1.2建筑控制的主体:公共租界市政机构的发展
1.2.1市政机构的产生
1.2.2道路码头委员会和工部局
1.2.3工务处
1.2.4工程师、建筑测量员与建筑查勘员
1.3建筑法规: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控制的依据
1.3.1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组成
1.3.2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发展历程
1.4本章结语: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控制的先进性及其影响

2酝酿:1900年之前公共租界(英美租界)建筑法规
2.1三次《土地章程》的修订
2.1.1第一次《土地章程》(1845)
2.1.2第二次《土地章程》(1854)
2.1.3第三次《土地章程》(1869)
2.2《华式建筑章程》(1877)
2.2.1制订过程
2.2.2内容分析
2.2.3影响和意义
2.3戏院《消防章程》(1877)
2.3.1制订过程
2.3.2调查报告
2.3.3实施情况及其影响
2.4第四次《土地章程》修订(1898)
2.4.1修订过程
2.4.2关于《土地章程》第30款及其附则第8、8a条
2.4.3影响与意义
2.5本章结语:建筑法规的酝酿和尝试

3雏形:1900-1903年公共租界建筑法规
3.11900年《中式建筑规则》
3.1.1制订过程
3.1.2相关讨论
3.1.3内容分析
3.21903年《西式建筑规则》
3.2.1制订过程
3.2.2相关讨论
3.2.3内容分析
3.3本章结语:建筑控制的近代化和建筑法规的出现

4强化:1916年公共租界建筑法规
4.11911年《中式建筑规则》防鼠条例的修改
4.1.1有关鼠疫的背景
4.1.2修订过程
4.1.3相关讨论
4.1.4最终内容和实施情况及其影响
4.21916年公共租界新建筑规则的形成
4.2.1修订过程
4.2.2关于火政处长和工程师对租界建筑防火问题的报告
4.2.3新建筑规则的组成
4.31916年《新中式建筑规则》
4.3.1规则概要
4.3.2内容分析
4.41916年《新西式建筑规则》
4.4.1规则概要
4.4.2内容分析
4.5其他新增规则
4.5.1戏院等之特别规则
4.5.2旅馆及普通寓所出租房屋之特别规则
4.5.3钢筋混凝土规则
4.5.4钢结构规则
4.6本章结语:建筑控制活动的强化

5完备:20世纪30年代公共租界建筑法规修订
5.11930年之前的建筑规则
5.220世纪30年代的修订工作
5.2.1修订过程
5.2.2内容分析
5.2.3修订特点
5.31937年住宅调查小组委员会报告
5.3.120世纪30年代住宅建筑的背景情况
5.3.2住宅调查小组委员会的调研和建议工作
5.3.3住宅问题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5.420世纪30年代末的《通用建筑规则》
5.4.1条文分析
5.4.2中式建筑规则
5.5本章结语:建筑法规的完备

6案例分析:建筑物高度
6.1影响建筑物高度的因素
6.2相关条款的发展、内容及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6.2.11903年《西式建筑规则》第48条——建筑物高度限制
6.2.21916年《新西式建筑规则》第14条——建筑物高度
6.2.31919年7月17日颁布的第14b条修订条款
6.2.420世纪30年代末《通用建筑规则》第6条第1项——市政道路旁之建筑物高度
6.3实例分析
6.3.1案例1:外滩转角建筑
6.3.2案例2:沿街建筑
6.4执行情况和妥协方式
6.5本章结语

7近代公共租界建立建筑师注册登记制度的尝试
7.1酝酿:背景与呼声渐强(1906-1907-06)
7.2夭折:香港的经验与官方的努力(1907-07-1909-07)
7.2.1对香港经验的借鉴
7.2.2对建筑师注册登记条款的讨论
7.2.3对《土地章程》的修改和与领事团的争论
7.3再试:来自民间的推动(1910-04-1913-04)
7.4尾声阶段(1930-1931)
7.5有关建筑师注册登记制度的几个影响因素
7.6本章结语

8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源与流
8.1英国-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比较
8.1.1英格兰和威尔士近代建筑控制发展简史
8.1.2英国与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比较
8.2纽约-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比较
8.2.1纽约建筑控制发展简史
8.2.2纽约与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比较
8.3香港-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比较
8.4上海华界-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的比较
8.5本章结语

9结语:近代上海公共租界都市建筑控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图片与表格索引
名词汉英对照表

附录1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各时期建筑法规及其他规则
附录2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各时期建筑规则形成过程简表
附录31860-1943年工部局工务处负责人简表
附录41889-1940年公共租界每年新建建筑统计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