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体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5 1.3折 39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红军 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6

回收旧书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红军 著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2
  • 版次 1
  • ISBN 9787564111526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5页
  • 字数 2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
【内容简介】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题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可供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阅读,也可供城市建设人员和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美国的建筑遗产保护运动发展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建立了完整有效的体系,发展了成熟的理念和技术手段。《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题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选择美国四个主题性事件为研究索引,分析、论述美国建筑遗产“从个案到群体、从局部到整体”的“立法、管理、运作、公众参与”的保护思路、策略和历程。第2章以弗农冈为例,探讨了美国早期建筑遗产保护的社会动因;第3章论述了威廉斯堡修复工程的特点和对20世纪早期美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影响;第4章以查尔斯顿为例,论述了美国地方历史保护的发展;第5章论述了昆西市场的修复和再利用。
【作者简介】
王红军简介: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 业 学 校: 同济大学
职    称: 讲师
学科分类: 建筑历史与理论
团    队: A2-中国传统建筑
简    介: 教学与科研主要方向:
建筑遗产保护设计,建筑遗产保护法规与管理
教育简历:
2001年获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
2006年获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
2007年至2009年于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近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5篇,著作1部,2003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8完成人;2007年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参与的“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修缮工程”获上海市优秀工程项目设计二等奖。
E - mail: redarmy912@163.com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百年残楼的复生——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外观复原与内部整饬设计(建筑学报2005-5)
[出版著作]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题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
【目录】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内容
1.2.1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1.2.220世纪初期到二战前
1.2.3二战后至今
1.3前人研究
1.3.1美国建筑保护历史和理论的研究
1.3.2目录式文献
1.3.3相关期刊
1.3.4国内学者的研究
1.3.5相关网络资源
1.4研究方法
1.5本书结构

2弗农冈——住宅博物馆与早期建筑遗产保护运动
2.1弗农冈:美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开端
2.1.1安坎宁安和弗农冈女士协会
2.1.2对美国早期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影响
2.2弗吉尼亚古迹保护协会,南方建筑遗产的守护者
2.3新英格兰地区的保护运动
2.3.1汉考克住宅的拆毁
2.3.2旧南会堂的保护
2.3.3布芬奇州政厅的保护
2.4建筑遗产与城市景观的保护
2.4.1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2.4.2对于建筑美学价值的关注
2.4.3城市美化运动和景观的保护
2.519世纪美国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社会动因
2.5.1英雄的塑造
2.5.2国家主义与地域主义
2.S.3清教伦理
2.6欧洲历史哲学的影响以及美国本土建筑史研究的兴起
2.7威廉埃伯顿与美国现代保护理念的初步形成
2.7.1多样的视角
2.7.2修复方法和理念
2.7.3保护运作方式
2.7.4专业化的前奏

3威廉斯堡——室外博物馆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专业化
3.1威廉斯堡的修复
3.1.1修复的起因
3.1.2历史的真实与悖论
3.2室外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
3.2.1初始的室外博物馆
3.2.2美国室外博物馆的勃兴
3.3早期的保护理念与方法
3.3.1保护原则的形成
3.3.2多样化的建筑遗产保护方式
3.4大萧条对于美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影响
3.4.1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
3.4.2联邦政府干预建筑遗产保护的开始
3.5相关著述的出版及其对建筑遗产保护的促进
3.5.1早期的历史保护期刊
3.5.2地方建筑调查与研究
3.5.3修复工程研究

4查尔斯顿——地方历史保护的发展与国家体系的建立
4.1查尔斯顿地方历史地段的建立
4.2美国历史保护体系的建立
4.2.1城市更新的失败
4.2.2《国家历史保护法》的颁布
4.2.3历史性场所国家登录制度
4.2.4美国历史保护体系的三层结构
4.2.5各级机构和组织
4.2.6保护的程序
4.3地方历史地段的保护
4.3.1欧洲“整体保护”的发展
4.3.2地方历史地段的建立
4.3.3地方历史保护的规划控制
4.3.4地方历史保护的法律基础
4.4地方历史保护与市民基础
4.4.1美国的市民社会
4.4.2非营利组织

5昆西市场——建筑遗产再利用与都市复兴
5.1对建筑遗产与都市关系的再认识
5.1.1“马唐草边疆(CrabgrassFrontier)”: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发展
5.1.2《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城市规划的反思
5.1.3建筑修复与再利用的环境意识和经济意识
5.2昆西市场的再利用和建筑遗产更新的发展
5.2.1昆西市场的再利用
5.2.2建筑遗产再利用与城市中心区复兴
5.2.3相关标准和导则的建立
5.2.4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市场化发展
5.2.5建筑遗产再利用与大众文化

6结语
6.1两种史学观
6.2历史保护的“文本性
6.3“历史意义”与权力意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