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 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 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 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干净无笔记

10 2.6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冬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b4-8-5-93

上书时间2024-12-17

屹源书社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冬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1908148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4页
  • 字数 323千字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道路,这是我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重大理论创新。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工业化、现代化的论述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相关思想、理论和经验,在全面透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我们面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化的道路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本书系统阐释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评价体系,并把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分析框架和核心内容,对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及其政策选择进行了探讨。本书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指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或者工业——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本书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统主、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统一、质转化与质优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资源集成的工业化、是产业协同的工业化、是城乡互动的工业化、是区域协调的工业化、是全面发展的工业化。在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还运用研究成果,以福建省为例,对福建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书认为,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工业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是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书的逻辑结构与基本思路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业化思想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中的工业化理论

 第三节 我国工业化理论的演变

 第四节 工业化理论的认识与思考

第三章 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工业化的先行者

 第二节 工业化的赶超者

 第三节 后起国(地区)的工业化

 第四节 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第四章 新型工业化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工业化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化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工业化

第五章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指标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第六章 新型工业化的结构创新

 第一节 结构优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第二节 工业内部结构创新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中的“三农”问题

 第四节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

 第五节 新型工业化的区域结构创新

 第六节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创新

第七章 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方向

 第三节 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

 第四节 完善新技术成长机制

第八章 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制度创新与经济持续增长

 第二节 产权制度创新

 第三节 组织创新

 第四节 文化创新

 第五节 政府制度创新

第九章 福建新型工业化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福建工业化现状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劣势

 第二节 福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与着力点

 第三节 加快推进福建新型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观照下的工业化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