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
  • 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
  • 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
  • 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
  • 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
  • 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

255 九五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敏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b3-4-3-11

上书时间2023-08-01

屹源书社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有馆藏印章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敏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1740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8页
  • 字数 210千字
【内容简介】
《呐喊: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中国第一本深层次探析女性反家庭暴力的报告,关于我国女性反家庭暴力维权的一部实用手册。
全书从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及类型入手,分析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家庭暴力的常见误区、暴力关系中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家庭暴力与女性犯罪、家庭暴力与孩子、家庭暴力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最终重点放在作为受害者――女性怎么办等一系列内容,结合具体、形象、典型的近百个案例的分析,阐释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本全面系统反映我国女性反家庭暴力和维权的实用手册。
本书为需要了解家庭暴力的读者而写,如果您是即将进入恋爱关系、希望有火眼金睛辩识男友是否存在施暴特征的女性,请您阅读本书;如果您是在同居关系中经历恋人暴力而感到困惑不解的未婚女性,请您阅读本书;如果您是正在家庭暴力婚姻中挣扎而不知如何摆脱的已婚女性,请您阅读本书;如果您是虽已经分手或离异却仍受到前男友或前夫的暴力纠缠不知如何摆脱的女性,请您阅读本书。
此外本书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的专业人员、妇女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以及家庭暴力研究人员,也是相当实用的。
【作者简介】
陈敏,女,浙江省温州市人。中国法学会家暴研究中心受虐妇女支持小组组长、首都女检察官网站特邀社会性别和法律问题专家,中国法学会家庭暴力问题专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预防和控制家庭暴力研究项目专家、2004年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之一。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硕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位。现供职于最高人民法院。专业资格:律师心理咨询师。
长期从事女性反家庭暴力问题理论和实践研究,长期跟踪了解女性在家庭中的受暴经历、忍受或不再忍受家庭暴力的心路历程、求助及抗争情况等。先后在全国举行了女性维权问题和女性反家庭暴力问题讲座几十起,是我国女性反家庭暴力研究的知名专家。
主要代表作品有:“由受害人变为加害人的思考—从杨某杀夫案谈起”、“我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司法保护”、“家庭暴力:法律保护的空白”、“男人为什么打老婆”、“解决家庭暴力纠纷不应适用调解”等数十篇论文;ChineseWomen’sRightstoEqualEmploymentduringtheReformEra,丹麦BenckeogSyede出版社2002年出版。
【目录】
引言一位家庭暴力受害女性的来信
第一章什么是家庭暴力
第一节家庭暴力的概念
第二节家庭暴力的形式
一、身体暴力
二、精神暴力
三、性暴力
四、经济控制
第三节家庭暴力的特点
一、普遍性
二、隐蔽性
三、长期性和反复性
四、形式和后果多重性
五、缺乏救助性

第二章家庭暴力常见误区
第一节总体认识上的误区
一、家庭暴力是妇女问题
二、家庭暴力是家庭琐事,没什么严重后果
三、家庭暴力属于个人隐私
四、精神暴力不能算是家庭暴力,它没有伤害后果
五、知识分子家庭没有家庭暴力
六、“打是亲,骂是爱”
第二节关于家庭暴力施暴人的误区
一、看上去彬彬有礼的男人不会打妻子
二、生来脾气暴躁
三、喝多了,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四、压力过大
五、心理不正常
六、自己从小就是被打大的
第三节关于家庭暴力受暴人的误区
一、挨打是因为素质低
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三、法律不会保护自己
四、太软弱
五、愿意挨打,否则会离开他
第四节关于家庭暴力对孩子影响的误区
一、只要不让孩子看见,就不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二、孩子需要一个完整家庭

第三章施暴人
第一节施暴人类型
一、普通型
二、两副面孔型
三、“疯狗”型
第二节如何辨别施暴人
一、严重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规范
二、极度嫉妒
三、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四、在人前自虐或自杀
五、总是推卸施暴责任
六、自我中心
七、屡悔屡犯
八、心理不平衡
九、出生于暴力家庭
十、人际交往不良
第三节他为什么打她
一、习得
二、认知
三、获益
四、体力优势

第四章受暴人
第一节她受暴后通常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淡化/否认阶段
二、自责阶段
三、求助阶段
四、反复阶段
第二节她为什么不离开
一、客观上的原因
二、心理上的原因
第三节家庭暴力对她的伤害
一、身体上的伤害
二、心理上的伤害
第四节以暴制暴
一、共同的经历
二、不同的刑期

第五章家庭暴力关系中的孩子
一、自卑
二、内疚和焦虑
三、愤怒
四、学会撒谎
五、人际交往不良
六、学业不佳
七、习得暴力

第六章你该怎么办
第一节写给愿意真正改变自己的施暴者
一、测试自己的施暴倾向
二、为自己的施暴行为进行内归因
三、学会建设性沟通方式
四、共情
五、学会爱自己
六、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七、如果她选择离开,感谢她
第二节写给家庭暴力中的受暴者
一、自我救助途径
二、法律救济途径
三、应避免采取的途径
四、开始新生活
第三节写给暴力关系中的孩子
第四节写给助人者
一、绝不责备受害人
二、保密
三、平等
四、信任
五、尊重
六、授人以渔
七、自我保护

第七章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相关理论
第一节心理学理论
一、关于侵犯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三、挫折--攻击理论
四、受虐妇女综合征
五、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第二节女性主义法学理论
一、对父权制的批判
二、公/私二分法
三、排除法则
四、人权视角
五、社会性别视角
第三节犯罪被害人学理论
附录国际上反对家庭暴力的起源和发展
参考资料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