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声乐学
  • 民族声乐学
  • 民族声乐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族声乐学

18 3.0折 60 九五品

仅1件

山西运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敦广 著;余笃刚 编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2-3-1

上书时间2024-11-19

开心书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敦广 著;余笃刚 编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5
  • 版次 1
  • ISBN 9787552307658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9页
  • 字数 363千字
【内容简介】
  《民族声乐学》力求在学科理论构建的基础上,对民族声乐的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的论述。全书以中国民族声乐发展为主线,并从民族学、社会学、艺术学、人类学、比较学等多学科的视野深入探讨民族声乐的发展特征、表现特征及民族特征。全书共分十三章对民族声乐艺术本体及其本体以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世界民族声乐发展的共性与差异性,为中国民族声乐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徐敦广,1964年生,辽宁本溪人。198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1993年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干部进修班学习;2003年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2012年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2014年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兼任《当代音乐》杂志主编,全国高校音乐联盟副主席、中国声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吉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长春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现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声乐演唱教学与研究、民族声乐理论及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多年来,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音乐教育研究及社会艺术实践,曾多次参加各级电视台大型文艺晚会演出。1998年演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冬运会会歌《拥抱春天》、2001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演唱的《七一的传说》等,相继被拍成音乐电视在中央及省、市电视台播放。所教学生多次在全国声乐比赛中获奖。2005年因创作成果卓著被评为“长春百名文艺新秀”。

  近年来,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各1项、省级项目2项;发表《论高师声乐教材与中国声乐曲目的价值取向》《试论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民族声乐美的文化解读》等40余篇论文,出版《中外艺术歌曲赏析》《音乐教育理念的文化阐释》《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音乐教育研究》《民族声乐学》等教材及专著。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民族声乐学科论

  第一节  民族声乐学的学科定位

    一、民族声乐与民族声乐学

    二、民族声乐学与民族音乐学

    三、民族声乐学的理论构建

  第二节  民族声乐学的研究对象

    一、民族声乐本质属性的研究

    二、民族声乐理论体系的研究

    三、民族声乐历史发展的研究

    四、民族声乐价值意义的研究

  第三节  民族声乐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献与比较研究法

    二、民族文化与实地调查法

    三、学科整合与综合研究法

    四、哲学思辨与辩证研究法

  本章思考题

第二章  民族声乐本质论

  第一节  本体的人声性与民族性本质

    一、本体的人声性

    二、本体的民族性

  第二节  构成的语音性与乐音性本质

    一、语音是乐音的音响基础

    二、乐音是声乐的艺术发挥

  第三节  主体的形象性与抒情性本质

    一、主体的形象性

    二、主体的抒情性

  第四节  总体的审美性与社会性本质

    一、民族声乐的审美性

    二、民族声乐的社会性

  本章思考题

第三章  民族声乐创作论

  第一节  民族声乐的创作主体

    一、创作主体多重的自主性与同一性

    二、创作主体多重的民间性与专业性

    三、创作主体多重的递接性与综合性

  第二节  民族声乐的创作客体

    一、创作客体的丰富性

    二、创作母语的传承性

    三、创作母题的时代性

  第三节  民族声乐创作的主客体融合

    一、生活是创作主体的源泉

    二、主客体的体验与体现

    三、主客体的内容与形式

    四、主客体的融合与意蕴

  本章思考题

第四章  民族声乐语言论

  第一节  词作的文学语言

    一、词作语言的诗化性

    二、词作语言的凝练性

    三、词作的韵律美

  第二节  曲作的音乐语言

    一、曲作语言的旋律性

    二、曲作语言的节奏性

    三、曲作语言的和声性

  第三节  口头的演唱语言

    一、演唱语言的准确性

    二、演唱语言的通俗性

    三、演唱语言的方言性

  本章思考题

第五章  民族声乐表演论

  第一节  “三位一体”的声乐艺术创造

    一、生命乐器的艺术创造

    二、人声乐器的表演工具

    三、扮演角色的形象塑造

  第二节  字正腔圆的行腔规律

    一、字正的行腔方法

    二、腔圆的润饰表达

    三、字正腔圆的辩证规律

  第三节  声情并茂的歌唱准则

    一、声音是情感的依托

    二、情感融化在声音中

    三、以情带声的演唱原则

  第四节  神形兼备的表演魅力

    一、外在体态的形体语言

    二、内在意蕴的精、气、神

    三、神形兼备的艺术魅力

  第五节  民族声乐表演的基本技巧

    一、民族声乐表演的呼吸技巧

    二、民族声乐表演的发声技巧

    三、民族声乐表演的共鸣技巧

    四、民族声乐表演的润腔技巧

  本章思考题

第六章  民族声乐形态论

  第一节  民歌与民间唱法

    一、中国民歌的历史发展

    二、民歌的艺术特征

    三、民歌的分类

    四、民歌的口头传唱与流变

  第二节  民族艺术歌曲

    一、民族艺术歌曲发展简况

    二、民族艺术歌曲的特征

  第三节  民族歌剧艺术

    一、民族歌剧的艺术源流

    二、民族歌剧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民族说唱音乐

    一、民族说唱音乐的历史简述

    二、民族说唱艺术的分类

    三、说唱音乐演唱的艺术特征

    四、民族说唱音乐的保护与发展

  第五节  民族戏曲艺术

    一、民族戏曲艺术源流简述

    二、民族戏曲的艺术特征

  本章思考题

第七章  民族声乐风格论

  第一节  民族声乐的民族风格

    一、民族声乐的民族风格涵义

    二、民族声乐的地域风格与民族风格的关系

    三、民族声乐风格的多样性

  第二节  民族声乐风格的形成

    一、文化对民族声乐风格形成的影响

    二、生活环境对民族声乐风格形成的影响

    三、生活习俗对民族声乐风格形成的影响

    四、审美情趣对民族声乐风格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民族声乐的流派风格

    一、流派与流派风格

    二、中国民族声乐流派的形成

    三、世界民族声乐流派的丰富多彩

  第四节  创建中国声乐学派

    一、创建中国声乐学派的远见卓识

    二、创建中国声乐学派的历史传统

    三、创建中国声乐学派的唱法求索

    四、创建中国声乐学派的人才辈出

  本章思考题

第八章  民族声乐传播论

  第一节  民族声乐的自然传播

    一、原始时期的自然传播及特征

    二、文明时期的自然传播

    三、现代技术条件下的自然传播

  第二节  民族声乐的广播传播

    一、民族声乐广播传播的快捷性和低廉性

    二、民族声乐广播传播的广泛性

    三、民族声乐广播收听的随意性

    四、民族声乐广播受众层次的多样性

  第三节  民族声乐的电视传播

    一、春节联欢晚会传播着民族声乐欢庆和谐的精彩

    二、人才辈出的青年歌手大奖赛

    三、戏曲、曲艺和综艺节目中的声乐传播

    四、风起云涌的电视歌手选秀

  第四节  民族声乐的音像传播

    一、我国民族声乐音像制品的发展和兴旺

    二、音像制品扩大了民族声乐的传播视野

    三、音像制品丰富了民族声乐的教育方式

    四、音像制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第五节  民族声乐的图书传播

    一、民族声乐图书具有文献积累的典籍性

    二、民族声乐图书文献的需求和实用性

    三、民族声乐图书文献具有广泛传播的普及性

    四、民族声乐图书具有国际音乐交流的学术性

  第六节  民族声乐的网络传播

    一、网络音乐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歌曲的传播

    二、流行歌曲占据着网络歌曲传播的绝对优势

    三、编创人才的崛起和兴旺的网络歌手群体

    四、21世纪是网络歌曲繁荣的新纪元

  本章思考题

第九章  民族声乐教育论

  第一节  民族声乐教育的内涵

    一、民族声乐教育的界定

    二、声乐教育民族性的基本内容

    三、民族文化与民族声乐教学

  第二节  民族声乐的教育原则

    一、方向性与适应性原则

    二、情感性与形象性原则

    三、传承性与创新性原则

    四、国际性与民族性原则

  第三节  弘扬民族声乐文化建构声乐教育体系

    一、受教者的本体共性与级进个性

    二、施教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实践

  第四节  促进民族声乐发展展望声乐教育前景

    一、民族声乐美学体系的创建与发展

    二、民族声乐教育的多媒体网络

    三、民族声乐语言教育的国际化载体

  本章思考题

第十章  民族声乐发展论

  第一节  欧洲民族声乐发展概貌

    一、欧洲民族声乐的早期发展

    二、歌剧及美声唱法的诞生

    三、17、18世纪的欧洲民族声乐

    四、19、20世纪的欧洲民族声乐

  第二节  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概述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声乐艺术

    二、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艺术

    三、中国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

    四、中国现当代民族声乐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世界民族声乐的交流

    一、中西声乐艺术的交流与吸收

    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三、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第四节  世界民族声乐发展展望

    一、民族声乐向自然回归

    二、民族声乐“立本求异”的发展原则

    三、民族声乐发展的多元化

    四、和谐与世界的未来——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思考

  本章思考题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