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的宗教、身分与司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代的宗教、身分与司法

110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柳立言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柳立言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87291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4页
  • 字数 30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宋代的宗教、身分与司法》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宗教和身分这两个因素与宋代司法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必须一步一步分解为众多的小问题,才能提供较完备的答案。如用今天的法律概念,第一步便是分为刑事和民事案件,第二步是针对两者提出各自专属的问题,有时是互不相通的。众所周知,虽然没有绝对的划分,宋代已具备民刑有别的意识和相应的审判流程,故《宋代的宗教、身分与司法》亦分两种情况处理:一是当人们犯罪时,如杀人放火强盗奸淫,他们的宗教和身分对司法有何影响?二是当人们主张他们的权利时,如承受遗产、监护子女和立嗣,他们的宗教和身分对司法有何影响?这是《宋代的宗教、身分与司法》分为上编和下编的大致标准,当然有不能一刀两断的地方。
【作者简介】
柳立言,1958年生于香港,198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至台北史语所工作,研究宋代家族及社会,发现两者深受法律的影响,乃转攻法律与社会,至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完成《子女可否告母》及《一条律文各自解读》等。近作有《宋代分产法“在室女得男之半”新探》,响应日本及西方学人争论50多年的疑案;《宋代的社会流动与法律文化》,探讨新兴士大夫阶层对法律的影响;《宋代的家庭和法律》,研究法律、社会与家庭的互动。现正撰写宋代僧人的罪与罚。
【目录】
前言
上编宗教:以佛教为例
前言
一、僧人所犯何罪:色戒
(一)僧人为何犯罪?
1.戒律对禁欲的严苛产生反效果
2.密宗以交合为修行方法
3.南宗禅提倡非心非佛的后遗症
4.俗众助长僧人犯罪
(二)僧人如何犯罪?
1.利用“僧”的身分和形象
2.利用职权
3.利用金钱
4.利用共同需要或兴趣
5.假名佛法以惑人
6.以诡计陷人
7.以威力逼人:拐带、掳走、禁锢、强奸、灭口
(三)司法如何审判
1.依法处置
2.逾法处置
3.无法处置
二、僧人为何犯罪:红尘浪里难修行
(一)自律的问题
1.僧团管理的失效
2.佛门戒律的新诠释与修行的新途径
(二)他律的问题
1.佛教文化被士大夫同化
2.僧人迎合和利用大众文化
三、僧人如何犯罪:共业(僧人与其他人共同犯罪)
四、影响审判的因素
(一)士大夫作为治理者
1.政策
2.治安
3.财政
(二)士大夫作为排佛者和信仰者
1.排抑佛教者
2.宗教信仰者

下编身分:以妾为例
前言
一、回顾
二、妾、婢岂难辨
(一)礼之婚娶与丧服
(二)法之株连与奸罪
三、妾与婢混淆的原因
(一)大异之中的小同
(二)名称混用:婢被泛称为妾
(三)妾与婢的中间层:有雇期的“妾婢”
四、妾的司法遭遇
(一)妾对己产的权利
1.随嫁之资
2.夫君的赠与
(二)妾对亡夫遗产的权利
1.庶母的生分权
2.来自“妾”身分的受养权
3.来自“生母”身分的保管权和教令权
(三)妾对亡夫绝户的立嗣权
1.寡妾作为第二顺位的次妻
2.寡妾作为第三顺位的母亲
结论
引用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