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题材文学系列研究:第四卷:中国当代历史文学的创造与重构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题材文学系列研究:第四卷:中国当代历史文学的创造与重构

36 6.4折 56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淄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童庆炳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童庆炳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3126262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3页
  • 字数 27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丛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重大问题研究成果。包括古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外国卷、理论卷。首席专家:童庆炳
【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50年代初历史剧讨论与历史题材写作规范的初步确立

第一节 “将舞台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第二节 探索中出现的偏差与纠偏

第三节 一意孤行的杨绍萱及其引发的大讨论

第二章 20世纪60年代初历史剧再讨论与历史题材写作规范的进一步强化

第一节 政治挂帅背景下一场特殊的学术争鸣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历史剧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第三节 茅盾的理论整合:《关于历史和历史剧》

第三章 《海瑞罢官》事件:历史叙事政治化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海瑞罢官》的文本生成

第二节 海瑞原型与文本形象

第三节 《海瑞罢官》的启示

第四章 历史小说的创作与发展

第一节 文化转型期的历史小说热

第二节 民族历史“经典图景”的还原

第三节 传统文化现代性的不同探求

第四节 民间记忆的修复与重构

第五章 新历史小说的解构与重构

第一节 新历史小说的源流及文学史意义

第二节 新历史小说的解构及其具体表现

第三节 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独特言说

第六章 革命历史小说的固守与位移

第一节 从20世纪50年代的神性叙述到80年代的理性修复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精神突围与位移

第三节 “红色经典”改编及与当下对话的可能

第七章 历史文学的价值内核与认知境界

第一节 历史文学价值定位所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节 立足精神与审美的价值评判及意义阐释

第三节 历史文学创作主体的精神站位与境界追求

第八章 历史文学的消费主义与世俗化倾向

第一节 消费型叙事与喜剧性英雄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怀旧情绪与欲望化书写

第九章 历史文学的历史化与史诗性特征

第一节 历史化的精神趋向与局限

第二节 史诗性的文化追求与裂变

第十章 《曾国藩》等:王朝衰变期功名文化人格的发掘

第一节 《曾国藩》:文化精神与时代环境错位的悲剧

第二节 《杨度》:用世文人精神迷误的人生悲歌

第三节 《张之洞》:正史之笔与廊庙之音

第四节 唐浩明创作的主体意识及接受效应

第十一章 《白门柳》:富有文化批判意识的精神探索

第一节 文化批判意识的审美表现

……

第十二章 《张居正》:封建时代宰相功业与命运的透视

第十三章 《莽秀才造反记》:基于历史本真的文化反思

第十四章 《风流宰相谢安》立足佛禅的历史诠释与生命叩问

第十五章 《北大之父蔡元培》:现代人文观照下的历史叙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